只有5所985进前10,大学毕业生薪酬榜发布,名校生贬值了?

只有5所985进前10,大学毕业生薪酬榜发布,名校生贬值了?,第1张

只有5所985进前10,大学毕业生薪酬榜发布,名校生贬值了?

200多个领域、600多个城市、50万家企业、200万条毕业生数据,某薪酬网站声称,自己发布的《2020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是根据以上数据进行统计的。我查询了一下这家网站的信息,它成立于2010年,位于上海。我认为,这张榜单的数据肯定不是编造的,但也不能说特别精准,用来总结一下大学与薪酬之间的规律,还是可以的。(榜单在文末)

下面我与你分享我的九点看法:五所985进前十、两所双非很超值、工科院校数据好、地域优势很明显、行业院校有优势、师范行业受冷落、医学薪酬不会低、四非院校有黑马、数据的确有遗漏。

一、五所985进前十

前10名当中,985和非985平分秋色,各占五席。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和中国人民大学这5所985高校分别排在第1、第2、第3、第7和第10。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外交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和上海外国语大学这5所非985大学,分别排在第4、第5、第6、第8和第9。

毫无疑问,进名牌大学获得好工作的几率一定要高于上普通大学。但层次高的大学一定能带来好的薪酬吗?倒也未必,除了个人因素和家庭因素之外,大学所在的地域和你的专业也会有决定性的作用。下面要讲到的这两所双非大学就是例子。

二、两所双非很超值

前10名当中唯一既不是985也不是211的院校就是外交学院。它的外交学入选了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所以它是双一流的一员。另一所大学是排在第15的国际关系学院,它既不是985、211,也没入选双一流。

两所大学都是小规模办学的典范,开设的专业不多但是很精,招收的学生很少但是很棒。这两所大学都位于北京,首都给了它们很好的就业平台。这两所大学血脉相连,开设的专业都与外交、国际关系相关,外语特别强,这些特点对应的就业方向非常不错。当然,比起偏文的大学来,工科院校的薪酬数据整体上更好看。

三、工科院校数据好

与文理类院校相比,工科突出的院校,整体薪酬指数要更高一些,我们对比一下坐落在同一座城市、层次相同的大学就能得出这一倾向性的结论。

北京的清华大学(1)高于北京大学(2);上海的上海交通大学(3)高于复旦大学(9);广州的华南理工大学(16)高于中山大学(17);天津的天津大学(41)高于南开大学(45);长沙的中南大学(59)高于湖南大学(81),例外的是南京的南京大学(27)高于东南大学(32),但也相差不远。与学校的属性相比,地域上的差距体现得更加明显。

四、地域优势很明显

薪酬指数排在前20的大学,除了杭州的浙江大学和合肥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之外,其他18所院校,不是在北京,就是在上海和广州。

这一是体现了大学分布的地域不平衡(众所周知,北京和上海是高层次大学分布最为集中的城市)。二是体现了经济发达地区,大学生的就业质量确实要相对高出不少。以首都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经济圈为首的经济发达地区,对于人才的吸引力十分强大。为什么其他地区纷纷出台人才引进措施?由此可见一斑。

五、行业院校有优势

财经、外语和电子科技类院校的薪酬指数,在所有行业类高校中排名相对较高。财经类的两财一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4),中央财经大学(8)上海财经大学(13)。外语类院校的双雄:北京外国语大学(5),上海外国语大学(9)。电子科技类的两电一邮:北京邮电大学(2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49)、电子科技大学(51)。

此外,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排在第20,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排在第25,北京工商大学排在第46,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排在第54,浙江工商大学排在58,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排在60,南京邮电大学排在69,浙江财经大学排在第71,北京语言大学排在第90。

这些院校所擅长的学科是经济类、贸易类、外语类、电子类、通信类、和计算机类。这些专业类所对应的行业,从目前看,发展状况不错,能提供不少高薪就业岗位。实际上,综合类大学的这些专业,毕业生所获得的薪酬也比其他多数专业要高。

艺术类院校的表现也不错,北京电影学院排在第23,中央美术学院排在第30,中央戏剧学院排在第44,北京服装学院排在第62,广州美术学院排在第74,中国美术学院排在第75,上海戏剧学院排在第77,南京艺术学院排在第92。

六、师范行业受冷落

与上述财经、外语和电子科技类院校的红红火火不同,师范类院校虽然学科实力强大,但由于学生就业集中在教育领域,获得的薪酬并不高,所以即便学校的层次比较高,其薪酬指数也相对较低,显得有些凄凄惨惨。

华东师范大学排在第26,北京师范大学排在第55,它们是全国仅有的两所985师范大学。四非师范院校上海师范大学排在第66。7所211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全部榜上无名。

七、医学薪酬不会低

虽然榜单上的医学院校并不多,只有北京大学医学部(排在第35),重庆医科大学(排在61)和上海中医药大学(排在70)排进了前100。但要知道,全国实力突出的医学院校基本都在本世纪之初并入了综合类大学。

很多大学并不像北京大学那样,把医学部单独列出来进行计算。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山大学、中南大学、四川大学、华中科技大学都并入了实力强大的医学院校,也不单独进行计算。医学毕业生(尤其是西医临床方向)的整体薪酬,要比绝大多数专业都高。

八、四非院校有黑马

除了上文中提过的排在第15的国际关系学院,前50名当中还能找到很多四非院校,比如排在第20的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排在第21的上海理工大学、排在第22的华东政法大学、排在第25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排在第36的深圳大学、排在第37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和排在第46的北京工商大学。

从这些四非院校身上你可以看到他们的共同点:所在地域的经济都比较发达,在自己所擅长的学科领域拥有很强的实力。所以在选择院校时千万不要忘了,除了院校所在地,还要考虑目标院校所擅长的专业。

九、数据的确有遗漏

榜单上的漏洞还是不少的,我列出6个,其他的你来补充吧。

第一,排在第37的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在高校众多的北京,属于不起眼的存在,排名与实力不符。

第二,排在第53的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排在第68的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和排在第84的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整体实力都不算强大,在很多省份招本科二批的学生,排名与实力明显不相符。

第三,排在第64的上海电力学院,早在2018年就已经更名为上海电力大学。

第四,排在第79的河北建筑工程学院,2013年才拿到硕士点,排名与实力不符。

第五,武汉大学排在83,同城的华中科技大学却榜上无名?不合理啊。

第六,青岛大学排在第89,山东第一校山东大学却不在前100,连青岛本地的中国海洋大学也找不到。

世界上不存在完美无缺的数据,我们一方面要找数据要答案,一方面也要更重视自己存在的意义。同校同专业,乃至同班的学生有很多,毕业之后为什么有的一飞冲天,有的泯然众人?除了机遇之外,有没有自己的因素?

对名校生来说,你拿名校当名片,这名片不断贬值;你拿名校当经历,这经历越老越香。

对一般人来说,你专注于自己的成长,会逐渐找到最强大的自己;你把自己依附于外在的因素,会很容易对人生失去目标。

对于这张大学生薪酬指数排名,你怎么看?你认为薪酬与外在因素的关联紧密,还是与自我成长的关联紧密呢?来评论区聊聊吧。

历尽十年考察千所大学,我是“大学活地图”缪登峰,期待你的关注、点赞和转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0527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