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建设迎来新风口,并成为中国数字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3月5日上午,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2022年,要促进数字经济发展和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智慧城市、数字乡村。
事实上,素以家电闻名的海信,在智慧城市领域已悄然布局多年,近期更是率先提出了“城市云脑群”技术架构,可以实现不同行政层级市区的智慧打通与融合。
海信网络科技总裁张四海表示,听了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他感觉中国智慧城市的建设将迎来新一波热潮,这其实也是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的必然,海信最初从智能交通切入这个领域,如今在智能交通、轨道交通、智慧建筑和公共安全等领域不断开拓。根据高德地图发布的2017-2021年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海信技术方案不仅帮助19座城市登上“缓堵”榜单,更是连续5年占据’城市缓解拥堵TOP10榜单的半壁江山,放眼整个行业,这一成绩也只有海信做到了。
近年来,海信通过服务北京2008夏季奥运会、青岛上合峰会、西安全运会以及北京2022年冬奥会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在智慧城市建设方面,海信以技术过硬和强大的交付执行能力,在行业内独树一帜,构建起了技术和硬件的双重优势。
目前,海信已经服务全国169个城市,并先后在贵阳建设了全国首个5G技术赋能的智慧街区,在青岛上流佳苑、天悦小区等打造了智慧社区样板,海信“智慧新生活之城”解决方案今年1月也正式在青岛落地。经过多年技术攻关和产业拓展,海信在中国家电企业中已经率先实现了ToC和ToB产业的均衡发展,完成了黑电、白电和厨电业务的布局,打通了从家庭到社区、从社区到城市的全场景。
制造业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另一个高频词汇。从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人才政策等全方位的制造业支持,体现的是政府对于制造业在经济发展中重要性的判断。报告中明确,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多年来,全国人大代表、海信集团董事长周厚健参加两会时,持续呼吁重视“先进制造业”,而围绕制造业向中高端转型海信也已探索出了一条切实可行的发展路径。
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回归制造业成为共识。海信历来把制造业看得很重,除研发外,投资最大的就是制造。2021年,海信将“引领以智能化为核心的先进制造”写入企业使命,并重申制造业是海信的重要定位,也是海信得以持续稳健发展的根基,今后很长时间,海信仍然会以制造业为重心,做到“引领”世界。
此前,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周厚健在两会期间已多次为“先进制造”发声。2015年,互联网经济甚嚣尘上,一些企业脱实向虚,但海信始终坚守实业。周厚健在两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制造业是固国之本,一个国家经济的“根”,做好制造考验一个企业坚守核心竞争力的定力。“无论风往哪儿吹,我都会强调制造。这么多年,海信一直雷打不动地把制造作为支撑海信发展的‘本’,作为海信的核心竞争力”。
2016年,周厚健在参加两会时再谈制造业:“必须通过自主创新把中国制造业从低附加值向高附加值转变。”2017年,周厚健在两会期间表示,“中国制造业还有20年的好日子过。不过,前提是要提高产品档次,走向高端”。2018年两会期间,周厚健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智能制造最关键的核心是大家要有信心,要有到位的认识、准确的判断,要坚定地去追求,如果没有持续的积累,很难做好制造业。
海信多次强调,无论是对于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还是一家企业,制造业都非常重要。中国拥有全球最全面的产业体系,从全世界抢占制造业的实践规律看,中国制造业达到一定水平后,只要坚守好高端产品,只要把制造业的高端产业做出来,至少还有数十年的“好饭”吃,海信也会坚持做好制造业。
近年来,海信持续将产品向高端转型,产业链向高技术延伸,产业架构向高科技转移,主动、自觉地在行业内开率先启了一次从家电产业转型升级的实践。如今,海信在光通信、医疗设备、智慧交通、智慧城市等先进制造和ICT技术领域形成了核心竞争优势。(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记者 肖芳 报道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