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最高寿诗人,丘为这八首诗作,禅理浓厚,山水田园诗堪称一绝

唐朝最高寿诗人,丘为这八首诗作,禅理浓厚,山水田园诗堪称一绝,第1张

唐朝最高寿诗人,丘为这八首诗作,禅理浓厚,山水田园诗堪称一绝

试问:唐朝最长寿的诗人是谁?答案非丘为莫属。他卒年九十六岁,放在当下也绝对是高寿了,更何况是一千年前的时代。丘为是盛唐诗人,但他存世之作较少,在唐朝如浩瀚星际的诗坛中,已被严重淹没。虽然他默默无闻,但山水田园诗具有清幽、和平坦荡的境界,值得后辈人深究。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唐朝最为长寿的诗人丘为笔下八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深刻内涵及意境。

除了以长寿闻名以外,丘为还以孝顺称道。据说,他在为官时期,继母在世,他会拿出一半的俸禄供养继母,直至继母去世,这种大义凛然的做法备受当世称赞,并把他这一举动成为榜样教材,被口口相传数百年。再有,丘为的为人也是被人口口相传的。他为人低调谦逊,据说八十多岁的时候辞官回乡,县令慕名而来,丘为竟然弯腰恭恭敬敬的还礼,更是引县令上座,拖着80岁的身体在旁边站立陪着,县令走后自己才落座,此举被乡里乡亲传颂。

在朝为官,又具有诗人的身份,在丘为朋友之中,王维、刘长卿、祖咏是最为要好的朋友,他们之间会有诗歌往来,而且都是山水田园诗,在立意、风格和写作技巧方面是非常相近的。在丘为辞官回乡的时候,王维更是做了一首《送丘为落第归江东》相送,抒发自己对友人依依不舍的心情。另外,丘为还和禅僧、隐士来往密切,而且将与这些人的友谊写进诗中,在他仅存的十余首诗作中,有部分诗歌中有体现。

丘为的山水田园诗以五言为主,描绘出山水田园的自然之美,表现出诗人闲情逸致和超尘出世的思想,又能体现出佛禅之理。他还善于运用意象,诗文内涵诗人“隐士”的崇尚,在大自然景观的背后,蕴藏着诗人幽雅之趣,并从自然中悟出深刻的佛禅清净之理,思想境界深刻,写作手法另辟蹊径。在诗歌风格和手法方面,丘为遵从陶渊明诗中的精神,还隐约有吴越山水诗的清新风格,运用白描、炼字和独特的视角与田园隐逸生活、自然景观相结合,创作出别有风味的山水田园诗。

我们来欣赏和研究一首丘为的诗,走进这位近百岁老人的诗文世界。《题农庐舍》,这首诗为五言古诗,描绘出恬淡宁静的春日农村生活风貌。首句“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平淡质朴,但“绿”字有漫不经心之感,给读者带来一片春意盎然的唯美画面。第二句“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是概括农人在春季里农忙的概括叙述。第三句“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则是具体描写,展现出农人在田地里使用农具劳作的场景。第四句“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则是描写傍晚时分,结束一天的田间劳作后,农人关上柴门休息的场景。

《题农庐舍》这首诗含蓄的写出春忙,又体现出农人之间的互不干扰、闭门自守的心态,也可以说明当时社会的安定祥和,人们过着“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平稳生活。这是诗人丘为在赞美农家生活,将农人生活诗化、美化,谱写一首可赞颂的“田园牧歌”,也暗含诗人向往这种田园生活的心态。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唐朝最高寿的诗人丘为的八首诗作,体会文字背后的田园意境与诗歌背后的禅理,细品会有所收获。

左掖梨花

[唐] 丘为

冷艳金歇雪,余香乍入衣。

春风且莫定,吹向玉阶飞。

送阎校书之越

[唐] 丘为

南入剡中路,草云应转微。

湖边好花照,山口细泉飞。

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

经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

芸阁应相望,芳时不可违。

省试夏日可畏(一作张籍诗)

[唐] 丘为

赫赫温风扇,炎炎夏日徂。

火威驰迥野,畏景烁遥途。

势矫翔阳翰,功分造化炉。

禁城千品烛,黄道一轮孤。

落照频空簟,馀晖卷夕梧。

如何倦游子,中路独踟蹰。

竹下残雪

[唐] 丘为

一点消未尽,孤月在竹阴。

晴光夜转莹,寒气晓仍深。

还对读书牖,且关乘兴心。

已能依此地,终不傍瑶琴。

登润州城

[唐] 丘为

天末江城晚,登临客望迷。

春潮平岛屿,残雨隔虹蜺。

鸟与孤帆远,烟和独树低。

乡山何处是,目断广陵西。

寻庐山崔征君

[唐] 丘为

日高鸡犬静,门掩向寒塘。

夜竹深茅宇,秋亭冷石床。

住山年已远,服药寿偏长。

虚弃浮生者,相逢益自伤。

题农父庐舍

[唐] 丘为

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

湖上春已早,田家日不闲。

沟塍流水处,耒耜平芜间。

薄暮饭牛罢,归来还闭关。

泛若耶谿

[唐] 丘为

结庐若耶里,左右若耶水。

无日不钓鱼,有时向城市。

溪中水流急,渡口水流宽。

每得樵风便,往来殊不难。

一川草长绿,四时那得辨。

短褐衣妻儿,馀粮及鸡犬。

日暮鸟雀稀,稚子呼牛归。

住处无邻里,柴门独掩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82053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0
下一篇 2022-11-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