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去上海是2005年的五一,当时老公带着还没有课业负担马上就要上小学的儿子来扬州看我,我们仨顺道就华东几个城市游了。从那时候起,我就喜欢上了江南,喜欢上了上海
虽然当时是第一次踏上中国最大城市的土地,但对魔都神怡已久的我就像见到一位久违的亲人一样感到特别熟悉亲切,没有丝毫的陌生,就像回到故乡一样非常适应。
我喜欢上海的一切:上海的景色,上海的建筑,上海宽广的马路和四通八达的高架桥,上海的美食街,上海的历史和人文,上海的各种展馆,上海的弄堂,甚至是上海的文学作品、各种话剧音乐会,还有她的小资和咖啡……
魔幻上海
上海的城市建筑做到了历史和现代的完美融合,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低矮阴暗的弄堂小巷错落有致,黄浦江边千万豪宅里的行业精英和石库门旁老上海坐地户也和谐相处,世界各国各种肤色的各种语言和上海方言比起来也是相得益彰,这座城市汇集了地球上差不多所有的存在,想不离开祖国而能领略到世界风土人情,上海是不二选择。
2022疫情时近乎封城的上海
站在上海的土地上,哪哪儿看着都舒服虽然她也有破烂狭仄七扭八歪的道路,也有矮小黑暗的破败小屋,抬头时不时的在空中就会看到从各家各户的窗户里伸出的晾晒衣服的长杆短网,在我看来这些反倒更衬托出了这座城市的烟火气。徜徉在宽敞干净的马路两边高大的梧桐树下,各个时代各个国家各种风格的建筑让人流连。在上海,我想做一个安静的背包客,穿街过巷,慢慢地走,慢慢地逛,静静地欣赏,静静地驻足思考。肚子叫的时候随时都可以走进旁边的小吃店,因为上海的百年老店比比皆是,想吃什么应有尽有;也可以钻进一家临街的咖啡馆歇歇脚,听听慵懒的爵士乐,再来一杯已经成瘾的美式纯咖。上海,可以满足不同消费层次人群的各种喜好。
充满烟火气的上海弄堂
这些年来,我们也走过很多城市了:北京、天津、西安,广州、深圳、杭州、苏州、长沙、武汉、沈阳、太原、三亚……但对上海,我仍然情有独钟,想着念着,心里一直有个愿望,将来退休了就生活在那里,上海才是我以后待的地方
我喜欢上海的大气、格局、见识,喜欢上海人的自信和自爱。人,只有走出去才能看到更广阔的空间,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打开视野,提高自己的层次,以后怎么会斤斤计较于一地鸡毛?怎么会天天只想着一亩三分地、鼠目寸光?生活不仅仅是柴米油盐,走出去,外面的世界才精彩,何必天天拘泥于只想着吃什么省点什么,活着,是为了更好的生活而不仅仅是生存,不是吗?许多人不喜欢上海人的精明和尖酸刻薄、上海人的排外、上海人天生的傲气。但想想为什么他们有资本有底气这么做,因为他们是上海人,是拥有最多城市资源的人。我非常羡慕上海人,他们从小看到的接触到的学习到的都是我们童年时无法企及无法获得的,这种得天独厚的优势都潜移默化的输入了土生土长的上海人的血液里。记得刚进入大学的时候,同班40人,我是以高分名列前茅的,但这份自信在第一堂英语课上被打败了,同班两个高考分数不高但满嘴流利英语发音的同学让我这个英语哑巴如坐针毡,蹩脚的英语自我介绍让同学们哄堂大笑的场景至今让我都耿耿于怀,虽然考卷上我是当仁不让,但闷葫芦再有墨水倒不出来都是废品,这就是差距,这就是井底之蛙
曾经的各国租界建筑
曾经的各国租界建筑
就是现在,上海人和我们这些二线城市人比起来也是不在一个频道。上海人工作之余想的是去哪里玩去哪里听听音乐会去哪里吃点美食,而我们天天只想着柴米油盐只想着回家做饭洗衣,城市周边屁大的地方早已逛遍,就是想逛逛都没有提起兴趣的地方,吃的东西也就是已经习以为常的那几个,话剧音乐会几年也不会有一次,博物馆的展品档次太低,生活太平淡太无趣太低端太狭隘,已经勾不起兴趣来了
其实上海也有我的痛。记得2010年上海世博会,和同事去江西游,回程在上海转机待了半天,冒着小雨去外滩逛逛。人多又下雨,左手拿伞,右手系鞋带的时候,身后的背包被小偷得了手,丢了手机和照相机,好在我出门有不带贵重东西的习惯,手机和照相机都是家里质量最不好的,但冷不丁看到背包大敞四开也着实吓了一跳,好在身份z没有丢,否则上飞机都是个事儿,要是被同事知道也更加成为笑柄了。当时发誓,在上海丢失的东西以后会在上海再挣回来,虽然到现在这个美梦还没有实现,但我想一定会达到我的愿望的
现在2022年春季的上海因为已经泛滥的新冠疫情遭到各方的批评诟病,但我的外甥女虽然是临时驻扎在此,也得到了政府实实在在的关怀和温暖,分到的免费物资都是质量很好的,这就是大城市的格局,就是大地方的魄力。我想,作为上海人,这座城市,值得为他感到骄傲,我喜欢魔都,我会再去的,上海,等着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