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问:“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是什么意思?
前言
诗圣杜甫在唐代宗大历元年(766年)从夔州出三峡到江陵,游历了宋玉宅、庾信古居、昭君村、永安宫、先主庙、武侯祠等古迹,写下了《咏怀古迹五首》以抒情怀。
上面这两句来自于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二》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这首诗里用了宋玉《九辨》、《高唐赋》的典故,古人吟秋的诗词,常常见到宋玉这个人物。为什么古人悲秋总是要提这个人呢?
一、风流才子宋玉其人
我们在古代小说和评书、戏曲中,常常见到作者用美如宋玉、貌若潘安来形容美男子。宋玉是春秋战国时的人,我们当然不知道他的容貌到底怎样,不过从他的一篇赋中,可以脑补一下宋玉的风度:
玉曰:"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口多微辞,所学于师也;至于好色,臣无有也。"王曰:"子不好色,亦有说乎?有说则止,无说则退。"玉曰:".....东家之子,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然此女登墙窥臣三年,至今未许也。 节选自宋玉《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污蔑宋玉是个好色之徒,劝楚王离宋玉远点,不过楚王倒是个明白人,给了宋玉的一个申辩的机会。从宋玉的回答可以看出,他对于自己的容貌还是颇为自负的:“体貌闲丽,所受于天也”。而且能够让貌似天仙的东家女子“登墙窥臣三年” ,可见其自负还有理有据。
关于宋玉的具体身世众说纷纭,有人说他宋国公子,因故出走楚国。晋代习凿齿《襄阳耆旧传》则说他是“楚之鄢人也”:
宋玉者,楚之鄢人也,故宜城有宋玉,始事屈原,原既放逐,求事楚友景差。"
风度翩翩的宋玉还是一个才子,据说他是屈原的学生,与唐勒、景差齐名,同是楚辞大家。其作品有《九辩》《风赋》《高唐赋》《登徒子好色赋》《神女赋》等,很多成语如"下里巴人"、"阳春白雪"、"曲高和寡"、"宋玉东墙"等也来自于宋玉的作品。
二、 古人悲秋为什么总是要提到宋玉?
宋玉悲秋的故事来自与他另一篇文章《九辩》,这篇抒情诗长达250句,老街节选了开头的几句: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憭栗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
泬寥兮天高而气清;寂漻兮收潦而水清。憯凄增欷兮,薄寒之中人。
怆怳懭悢兮,去故而就新。坎廪兮,贫士失职而志不平。
廓落兮羁旅而无友生,惆怅兮而私自怜........
《九辩》的主题是借悲秋而自怜:贫士失职而志不平。在此前的典籍中,秋天多是写收获的喜悦,而宋玉却把秋天万物凋零的自然变化与个人的失意落寞结合起来。这种写法成为后世文人因悲秋而感慨的滥觞。诗人们的吟秋作品常常触景伤怀、用以抒发怀才不遇、感时伤世甚至国破家亡的感慨。
杜甫的这首《咏怀古迹·其二》是在游历了宋玉宅之后的感怀之作,自然会写宋玉的故事。
三、杜甫的悲秋 摇落深知宋玉悲 风流儒雅亦吾师
1、摇落深知宋玉悲
宋玉写九辨的原因,据东汉《楚辞章句》的作者王逸说"悯其师忠而放逐,故作《九辩》以哀其志"。不过无论是代屈原立言,还是宋玉自悯身世(公元前249年,宋玉被免一切职务,这年50岁写《九辩》)。其主旨都是忠臣被逐、怀才不遇。
杜甫写咏怀古迹时已经54岁了,安史之乱虽然已经平定,但是国家遭遇重创后一派萧条,他自己在夔州寄人篱下,人在暮年前途渺茫。 恰好在秋天参观了宋玉古宅后,遂借他人酒杯浇自己胸中块垒。创作前不由得会想起宋玉九辨开头这几句: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因此化用为:摇落深知宋玉悲
2、风流儒雅亦吾师
传说屈原是宋玉的老师,杜甫诗中写宋玉“风流儒雅亦吾师”除了表示自己也和宋玉有点像以外,还有以此为荣的一些自诩(师承屈宋)。
同是诗人,又有着同样悲秋的感慨,同时二人的国家也都经历了不幸开始由盛转衰。因此会心有戚戚焉 :风流儒雅亦吾师。
三、《咏怀古迹·其二》简析
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
江山故宅空文藻,云雨荒台岂梦思。最是楚宫俱泯灭,舟人指点到今疑。
前两句写宋玉生前。我杜甫深深来理解宋玉生前的感受,我们虽然处在不同时代,但是我们的遭遇和心情却几乎相同。
后两句是宋玉身后。楚国早已灭亡,宋玉也早已离世,可惜你留下的作品空有文采,但是内心的志向抱负并不被后人理解。来往渔人关心的只是楚王和神女的八卦故事而已。
这就是我们的悲哀呀,又回到全诗的起句,为什么摇落深知宋玉悲呢?后面就是答案。
四、其他的悲秋诗
宋玉悲秋的典故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诗料之一,古人遇到失意痛苦之时如果恰逢秋天,总喜欢把宋玉拿来用一下做首诗自我开导。因此宋玉先生很不幸地成了悲秋的典型形象。
例如唐朝诗人唐彦谦《秋日感怀》,诗人感慨时光的流逝。
溪上芙蓉映醉颜,悲秋宋玉鬓毛斑。无情最恨东流水,暗逐芳年去不还。
唐·李郢的是一首七律《早秋书怀》,和上一首一样,也用同时用“悲秋“、”宋玉”、“鬓”、“年”这几个词,主旨相同。
高梧一叶坠凉天,宋玉悲秋泪洒然。霜拂楚山频见菊,雨零溪树忽无蝉。
虚村暮角催残日,近寺归僧寄野泉。青鬓已缘多病镊,可堪风景促流年。
还有很多:
马卿兼病老,宋玉对秋悲。 李端 《赠岐山姜明府》
年年羞见菊花开,十度悲秋上楚台。 李群玉《 九日》
垂白冯唐老,清秋宋玉悲。 杜甫 《垂白》
含嚬不语坐持颐,天远楼高宋玉悲。 温庭筠 《寄岳州李外郎远》
诗人悲秋不仅仅是哀叹时光的流逝,秋色的萧条,更是志士怀才不遇的悲哀,其主旨大多和宋玉的《九辨》相同,这就是宋玉悲秋典故被广泛使用的原因。
结束语
唐朝大诗人刘禹锡被贬朗州后,作了有两首吟秋诗,很少见的没有悲秋,而是讴歌了秋天的美好,唱了一曲励志的正能量之歌。
《秋词二首》,不过刘禹锡这两首诗没有用宋玉悲秋的典故。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 数树深红出浅黄。试上高楼清入骨, 岂如春色嗾人狂。
即使用了宋玉典故的也未必都要悲秋。宋朝大书法家米芾有一首《水调歌头》反用宋玉悲秋,写出了诗人的旷逸豪宕,笔力拗折刚健,颇有苏东坡的豪放气度。
砧声送风急,蟋蟀思高秋。我来对景,不学宋玉解悲愁。收拾凄凉兴况,分付樽中醽醁,倍觉不胜幽。自有多情处,明月挂南楼。
怅襟怀,横玉笛,韵悠悠。清时良夜,借我此地倒金瓯。可爱一天风物,遍倚阑干十二,宇宙若萍浮。醉困不知醒,欹枕卧江流。
吟秋诗能够“指出向上一路”不容易,用我们今天的时髦词来说,好的作品要多一点正能量又要避免老干体。诗友们不妨试一试。
老街录入几首自己以前写的吟秋小诗,诗不甚佳,抛砖引玉而已:
孤篷曾作五湖游,叶落花飞几度秋。泛梗归来人老大,黄昏风雨爱登楼。
秋心一棹与云平,浪迹江湖载酒行。今日衔杯说鲈脍,此生无趣是功名。
我家有竹千竿翠,不共秋来万木凋。 欲驻欲行清涧水,金风黄叶过枫桥。
@老街味道
这些咏梅的佳作都读过吗?您以为最好的咏梅诗是哪一首?
55米高的山丘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 辛弃疾为何要在这里北望神州?
唐诗中最常见的10个典故 都能说上来的才是真喜爱诗词
这里有没有你最喜欢的吟雨诗词 你能自己写一首吗?
为唐朝诗人排座次 你会怎么排前十名?这十位你认可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