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被誉为“诗仙”,杜甫被誉为“诗圣”,两人同为盛唐时期的诗人,并称为“李杜”。
两人有同,也有不同。
一、同在哪里?1、家境尚好,自幼读书,少年成才二人家境均尚好,自幼读书,且好学。
杜甫七岁能作诗,李白十五岁已经赋诗多首。
2、青春年少外出游历杜甫十九岁离家出游郇瑕(今山西临猗)。二十岁时,杜甫漫游吴越,历时数年。
李白十八岁始离家出游,江油、剑阁、梓州(州治在今四川省境内)等地;二十四岁至二十七岁再游成都、峨眉山,然后舟行东下至渝州(今重庆市)、扬州、汝州(今河南临汝县)、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县)等。
3、远大抱负杜甫在《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诗中有云:“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说自己辅助君王使他在尧舜之上,要使社会风尚变得敦厚朴淳。
李白自荐时称自己为凉武昭王李暠的后世子孙,与李唐诸王同宗。自荐信中既希望自己能为朝廷建功立业,却又有自己的个性尊严。
4、仕途坎坷杜甫和李白虽然都有远大抱负,但因生不逢时,适逢安史之乱、科举不规范,以及无人举荐等原因,杜甫和李白都只是短期为官,且品级不高,可谓仕途坎坷。
5、诗作很多杜甫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李白有900多首诗作传世,撰有《李太白集》。
二、有何不同?1、科举考试杜甫三次参加科举考试。
李白为未加过科举考试。
2、成名时期不同杜甫在生前或者说在盛唐时期籍籍无名。离世多年,中晚唐时期以后元稹、白居易十分推崇杜甫的诗,才逐渐被人称颂。
原因可能在于杜甫的诗,不符合盛唐时期的审美。
李白在青年时期就备受追捧,甚至有人一路追随李白,类似现在被追星。
3、思想不同杜甫忠君爱国,诗作的思想核心是仁政爱人,现实主义诗人,因此有“诗圣”之称。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人格自由奔放的浪漫主义诗人。能够斗酒诗百篇,能够举杯邀明月的“诗仙”。
4、个性不同从两首他们和友人相聚饮酒的诗里,可见一斑。
杜甫《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今夕复何夕,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乃未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主称会面难,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春天,杜甫作华州司功时自洛阳返回华州途中所作。见了一位姓卫行八的隐士朋友,朋友在雨中剪下春韭做菜,并且做了黄米饭招待他。他与分别时卫八还未婚,一别二十年,现在都儿女成行,鬓发斑白了。
李白《将进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首诗大约于天宝十一载(公元752年),李白与友人岑勋、元丹丘登高饮酒时所作。充分表现了李白豪迈奔放,浪漫夸张,想象丰富,意境奇妙的风格。
杜甫的表达现实,谦和。李白的夸张,豪放。
感叹时光流逝。
杜甫“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李白“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表示多饮。
杜甫“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李白“会须一饮三百杯。”
对主人招待的看法。
杜甫称赞朋友的孩子懂得陪客人聊天,给客人倒酒,春韭和黄粱招待自己,已经很好了。
李白的朋友烹牛宰羊,李白还说主人不要说钱少,尽管买酒来。马和衣服让儿子拿出去换酒,我们一起借酒消愁。
“李杜”有好坏的区分吗?当然没有!他们只是不同的哲学形态,李白老庄,杜甫孔孟而已。
我们摘几句庄子的《逍遥游》:“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不过“其翼若垂天之云。”
“李杜”个性如此不同,他们能做朋友吗?当然能够!李白(701年-762年) ,杜甫(712年-770年),李白年长杜甫11岁。
李白和杜甫在天宝三载(744年)夏天,43岁的李白来到洛阳,32岁的杜甫困守洛阳,二人首次见面。期间两人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相约在梁宋再见。
天宝三载(744年)秋天,两人如约相见,且遇到了诗人高适,三人畅谈诗文,纵论国事,相见甚欢。
天宝四载(745年)秋天,李杜在东鲁相见。期间一年左右的时间里,他们两次相约,三次会见,知交之情不断加深。
两人一起寻访高人隐士,也偕同拜访当时驰名的文章家、书法家李邕。
其后两人在鲁郡石门(今山东兖州)离别后,至此以后再没见过。
临别前几日,李白写诗道别。
《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而后彼此挂念,互写诗词表达。离别一年多,46岁的李白卧病东鲁。怀念杜甫,写下:
《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离别两年左右,杜甫居长安时作:
《春日忆李白》
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
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
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大约离别的第十三年,杜甫听闻李白被下狱、流放。音信不达,不知被赦放。
他十分担心李白的处境,忧思入梦,情真意切的写出《梦李白二首》。
其中一句:“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大约离别后的第十五年,杜甫获悉李白在当涂养病,写了《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寄给李白。
李白被放逐后,杜甫写下《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其中两句:“昔年有狂客,号尔谪仙人。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对李白的赞誉非常高。
意思是狂客贺知章,都称呼你为谪仙人!落笔,风雨感叹;诗歌,鬼神感动。
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久不见李白,思念至极,写下《不见》。
《不见》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唐代宗宝应元年(762年)李白去世,“诗仙”永存。
杜甫应该是这个世界上最懂李白之人,若伯牙之子期。
杜甫在《饮中八仙歌》写道:“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茫茫人海中,芸芸众生里,两位伟大的诗人能够有两年的交集,真是让人欣喜若狂的一件事,他们没有遗憾,我们也没有遗憾。
#文化杂谈##文史知识##诗歌欣赏##李白##杜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