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难之战胜利之后,朱棣如愿登上了皇位,得到了梦寐以求的一切。但是,此时此刻的他,即使登上了皇位,也会被人扣上一顶“反贼”的帽子,所以他首先要做的,就是尽力“洗白”自己,为自己的子子孙孙铺好路。
朱棣为了让自己登基,显得有那么一些名正言顺,他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他颁布了一道命令,凡是建文帝时期执行的规章制度,与洪武时期的制度相违背的,直接废除,一律沿用朱元璋制定的规章制度;第二件事情,他下令重新修订《太祖实录》,这本书在建文帝时期已经被修订过一次了,但是很显然,这里面有很多朱棣不满意的地方,朱棣命人在这本书中加入大量小说笔法的描写,特意强调了朱元璋对他的宠爱,以及对朱标和朱允炆的不满,不仅如此,还将朱允炆描述成了一个谋权篡位的奸诈小人……
解决完这个问题,朱棣便开始分封功臣,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步!“靖难”功臣张玉、朱能等人,被封为公侯,他们只是战场上的功臣,靖难一战真正的推动者道衍,却没有得到封赏,这是为何呢?
靖难一战能够成功,道衍的功劳的确不可忽视,但是他却是个非常奇怪的人。他费尽心机,终于将朱棣推上了帝王之位,轮到封赏的时候,他却谢绝了所有的赏赐。永乐二年,朱棣授官给道衍,任命他为资善大夫,太子少师(正二品),并且恢复他原本的名字——姚广孝。
可后来,姚广孝的行为却越发怪异,朱棣让他留发还俗,他不干;朱棣赏赐他两个美人,他不要,他甚至依旧住在寺庙里面。也就是说,姚广孝费尽心思煽动朱棣谋反,又为朱棣出谋划策,他所求的,从来都不是功名利禄、金银珠宝。
姚广孝真的是一个看淡名利的人吗?笔者认为:是的。
首先,姚广孝是个聪明人,权谋算计是他最擅长的事情,他自然明白,倘若自己接受封赏,自己的行为有任何行差踏错,带给他的都将是灭顶之灾;其次,姚广孝一生都不得志,他唯一的愿望,就是成为像刘秉忠那样的人,也就是说,道衍撺掇朱棣谋反,仅仅只是为了谋反,无论结局如何。
有人概括姚广孝一生的愿望,其实很简单:一展胸中抱负,不负平生所学,足矣。
大概在不同的年纪,有着不同人生经历的人,他们所看重的东西,也会有所不同。朱棣谋反,往小了说就是为了活命,往大了说,他就是想当皇帝;张玉、朱能等人参与谋反,为的无非就是荣华富贵、金银财宝;而姚广孝撺掇朱棣谋反,为的只不过是满足自己的一个心愿,只是这个心愿,参杂了太多的人命在里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