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历史上,朝代的更迭充满着血雨腥风
而那些“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谋臣军师
总能让我们感叹他们的大智慧
如诸葛亮、郭嘉、刘伯温等
真是不胜枚举
而把和尚、谋臣身份集于一身的却并不多
“黑衣宰相”姚广孝就是这样一个智者
在风云变幻的洪武末年
一面他身披袈裟,口喧佛号
另一面他又出谋划策,指点江山
为燕王朱棣的成功上位立下首功
他又神龙见首不见尾,充满神秘
让人们感到高深莫测
姚广孝剧照
怪杰出世姚广孝,1334年出生,字斯道
他出家后法名是道衍
明成祖朱棣登基后,才赐名为姚广孝
姚广孝的祖父和父亲都是乡间行医的郎中
生活虽然不富裕
但是祖辈事佛积善,做了不少好事
很受邻居乡里敬重
他父亲曾考虑让他子承父业
可是他拒绝了,说道
“我不学医,我要读书,考取功名,
做得一官半职,光宗耀祖。”
姚广孝此时才是十来岁的少年
父母并未把他的话当真
姚广孝剧照
由于姚家信佛,父母又打算让他入佛门
可是他们心里又不舍得
毕竟姚广孝年龄还小
姚广孝的伯父姚震之劝说道
“为学有成则仕于朝,荣显父母,
不则就学佛,为方外之乐。”
他父母亲听了姚震之的话
把年幼的姚广孝送到了妙智庵,取法名道衍
姚广孝出家以后,对于那些佛经
他的兴趣并不大
反而非常喜欢学习“阴阳术数之学”
并拜师于一位叫席应真的道士
姚广孝经常云游四方,广交名士
姚广孝有四个好友
高启、杨基、张羽、徐贲
其中徐贲号北郭生
与高启、王行、宋克等十人
号称“北郭十友”
都是姚广孝的诗文好友
同时,姚广孝潜心研究了各种典籍
政治思想也逐渐成熟起来
姚广孝剧照
虽然他还是一位僧人
可是他胸怀大志
他希望自己能像元初怪僧刘秉忠一样
辅佐一代明君,成就帝王之业
朱元璋统治期间
需要大量的官员治理国家
只要有一定能力
无论是佛家、道家的人
都可以为朝廷效力
洪武四年(1371 年)
朱元璋诏取天下高僧
姚广孝因一场大病而错失了这次机会
后来姚广孝回到苏州西山海云院
过着“无过客则终日危坐澄想”的生活
正当他感到一生也就如此这般时
一次偶然的机会
他的命运彻底改变了
姚广孝剧照
燕王朱棣的首席谋臣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去世
朱元璋命令选拔天下的高僧来侍奉诸王
为诸王诵经祈福
宗泐是元末明初的高僧
深得皇帝朱元璋的器重
在他的推荐下
燕王朱棣召见了姚广孝
经过一番交谈,两人大有相见恨晚之意
于是朱棣把他带到了北平
姚广孝和朱棣剧照
为了遮住众人的耳目
朱棣仍然让他住持庆寿寺
从此以后,燕王朱棣每天都会来这里
跟姚广孝秘密交谈
至于他们谈了什么
这都不得而知了
朱元璋死后,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做了皇帝
他采取了大臣方孝孺、齐泰等人的建议
开始削藩
随着各其他诸王被削去权利
燕王朱棣的处境也变得危险起来
姚广孝曾劝朱棣起兵夺取政权
可是朱棣的态度非常的犹豫
毕竟自古以来还鲜有成功者
即使西汉时期的“七王之乱”都没有成功
一旦失败,后果很严重
朱棣剧照
燕王的这个态度,周围的人也很着急
于是便请燕王朱棣出去喝酒散散心
燕王朱棣带着几名侍卫去了一家酒肆饮酒
忽然有一位老者进了酒肆
环顾四周以后,直接来到朱棣面前说道
“殿下何自轻如此!”
朱棣当时一怔,毕竟自己穿着侍卫的衣服
他怎么认识自己的
便问道“你是何人?”
老者说道“小人袁珙,精于易理,知天命”
于是朱棣把老者带回燕王府
袁珙仔细端详燕王后,说道
“殿下有真龙之相,日后必为太平天子”
燕王朱棣这才下定决心起兵
朱棣剧照
原来这都是姚广孝一手导演的戏码
当燕王去酒肆饮酒后
姚广孝就让袁珙跟着去了
于是才出现上面的故事
目的就是为了给朱棣吃个定心丸
姚广孝什么都不劝,只劝人谋反
这真是一个怪杰
如果没有姚广孝
也许明朝的历史就要改写了
靖难之役取天下朱棣起兵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可是建文帝朱允炆已派了许多人秘密监视着他
怎样才能练兵和打造兵器呢?
姚广孝给朱棣出了一个主意
他让人买来大批鸡、鸭、鹅
在郊区的一块空旷地里养着
并且派人让这些鸡、鸭、鹅整天地叫唤
而在这个饲养基地的地下面,建造了地下室
这样,练兵和打造兵器发出的声音
就被淹没在鸡、鸭、鹅的叫声里
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后
建文帝朱允炆派大将耿炳文征讨朱棣
朱棣在姚广孝的谋划帮助下
采取两面夹击的战术,大破耿柄文的大军
建文帝朱允炆又派了李景隆取代了耿炳文
十月,当燕王朱棣进攻大宁的时候
李景隆率领的南军包围了北平
此时,北平的守卫兵力并不多
面对强敌,姚广孝临危不惧
他跟世子朱高炽亲自登上城头,鼓舞士气
多次打退了李景隆的进攻
一直坚持到燕王朱棣回归支援
将包围北平的李景隆大军打得大败而逃
取得了北平保卫战的胜利
朱棣和姚广孝剧照
燕王起兵三年时间里
朱棣的北军和建文帝的南军互有胜负
可是建文帝朱允炆毕竟代表正统
时间长了,变数就多,生死难料
于是姚广孝提出
“毋下城邑,疾趋京师。
京师单弱,势必举。”
于是燕王朱棣率领大军绕过山东
直接南下,远袭南京
建文帝朱允炆万万没有想到朱棣会兵临城下
朝廷的主力大军还在山东,无法支援
叛徒李景隆又偷偷的打开城门
燕王朱棣终于攻占了金陵
宫中一把火,建文帝不知所终
最终历经四年的靖难之役
以燕王朱棣登基做了皇帝而结束
清人赵翼评论《明史》编纂时说
“姚广孝非武臣,而以其为永乐功臣之首,
则与张玉、朱能等同卷。”
这是对姚广孝功劳的最好肯定
朱棣和姚广孝剧照剧照
穿着袈裟的政治家姚广孝为朱棣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他不要任何的赏赐
即不要官,也不要钱
仍然跟以前一样
住在寺院里,过着简朴的生活
明成祖朱棣和姚广孝谈话
也从来不直接叫他的名字
而是称他为少师
可见明成祖朱棣对他是非常的尊重
姚广孝晚年还主持了《永乐大典》的编修
本来主持编修的是大才子解缙
可是后来因种种原因有,解缙早逝
由姚广孝主持编修,最终完成这部巨作
这部书包罗经、史、子、集、百家、
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等
共有 22937 卷,11095 册
字数达三亿七千万
非常遗憾的是
这部珍贵的文献巨著后来大部遗失
现存的仅有 714 卷
还大部分存在国外的博物馆里
姚广孝八十四岁时身体病重
明成祖朱棣多次前来探视
问他需要什么,有什么请求
姚广孝说道
“我要一个人,溥洽”
姚广孝说的溥洽这个人
此时还在狱中
他是建文帝朱允炆的主录僧
所以朱棣已经把他囚禁了十余年
传说是溥洽藏匿了朱允炆
明成祖朱棣听了姚广孝这唯一的请求后
立刻下令释放了溥洽
姚广孝的请求
不是因为他与溥洽同是出家人的缘故
而是希望通过释放溥洽这件事
使成祖在处理与建文帝旧臣的关系上
作出一个暗示,不让明成祖朱棣滥杀无辜
姚广孝剧照
小结:
永乐十六年(1418 年)三月二十八日
姚广孝死于寺中
他希望能够按照僧人的方式来安葬
明成祖朱棣同意了
并停朝二日以示哀悼
明成祖朱棣亲自撰写了祭文
在姚广孝下葬时
镇远侯顾兴祖奉旨祭灵并宣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