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工作座谈会召开,为奋力书写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作出总体谋划。
今年2月,市政府印发的《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要推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强化在三峡库区生态保护、‘江城’特色城镇化发展、生态产业体系建设上的示范作用。”
在“十四五”期间,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11区县如何“做优做特”,推动渝东北、川东北一体化发展,更好发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功能作用?重庆日报联合市发展改革委带您一一揭晓。
万州区
聚力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
“十四五”期间,万州将着力抓好“生态篇”“流通篇”“城市篇”“产业篇”四个篇章,深入践行“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即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基本建成,区域中心城市功能更加完善,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地位更加凸显。
万州城区
到2025年,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II类,森林覆盖率达到60%;构建形成以“七高八普”铁路骨架网、“二环九射”高速公路网、“二客六货”港口发展格局和4E级干线机场为支撑的铁公水空立体综合交通物流运输体系;力争“十四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以上,建成农业、工业、现代服务业强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围绕2035年高质量建成200平方公里、200万人口的“双两百”大城市目标,持续提升城市影响力、竞争力和综合实力。
开州区
大力发展现代绿色制造业 抒写产城景融合发展新篇章
“十四五”期间,开州将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以实干待时机,以快干育先机,坚持将浦里新区作为承接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创建、“万开云”同城化发展等的重要载体,构建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创业之城。目前,浦里新区已建成12平方公里,正按照“三年塑形、五年突破、十年基本建成”总体目标,提速打造产城景融合发展的新区。
开州浦万大道
开州将依托浦里新区丰富的资源禀赋、坚实的产业基础、优越的用地条件、独特的区位优势,深入实施“工业强区”战略,聚焦“千亿”工业目标,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和“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推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成为绿色发展新动能,加快建设绿色工业集聚区。力争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超过200亿元、规上企业达到250户。实施长沙片区新型城镇化、胡桥片区基础设施及开发建设等PPP项目。按照“4普1城2高铁”铁路网络、“8射1联1环线”高速路网的规划方案,有序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丰富完善“公园+”城市场景,助力打造生态之城、创新之城和创业之城。
云阳县
发挥双城经济圈“节点作用” 实现“五地一支撑”发展目标
云阳月光草坪
“十四五”期间,云阳县将发挥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中的“节点作用”,坚持“四化路径”、实施“双100双1000”战略、实现“五地一支撑”目标。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现代农业为基础,大旅游、大健康、大数据等为重点,围绕2027年工业总产值突破1000亿元、2030年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的“双1000亿”目标,加快建设“千亿工业”引领的现代产业集聚地。以建设万开云科技创新走廊、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小江科创城为核心,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加快建成科技创新承接地。突出“江城”“山城”特质和公园城市理念,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宜业宜居宜乐宜游的“100平方公里100万城市人口”“双100”公园城市,加快建成公园城市标杆地。以缩小城乡区域差距为目标,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关系,绘就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乡村让人们更向往的城乡和谐共美新画卷,加快建成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地。扎实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和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加快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地。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加快构建万开云同城化“六同”发展格局,成为三峡城市核心区重要支撑。
垫江县
推动试验示范 打造郊区新城
“十四五”时期,垫江县将集成国家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县、全市城乡融合发展先行示范区等政策优势,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立足新发展阶段,践行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着力建设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交通便利的郊区新城,加快建成“50平方公里、50万人口”中等城市。
龙溪河(垫江高安段)全国水流域示范试点
充分发挥渝东北联接主城都市区的重要节点优势,主动融入国家及区域骨干交通网络,全面提升与主城都市区、川渝东部互联互通水平。积极融入“两江-长寿-涪陵-垫江”万亿级先进制造业集聚区,做好产业承接配套,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深入实施新型城镇化战略,提升城市山水“颜值”和人文“气质”,争创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打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快补齐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领域短板,增强城市的承载力、吸引力、辐射力。
丰都县
高质量建设300亿级现代畜禽产业高地
“十四五”时期,丰都县立足“国家农产品主产区、全市特色农牧产业基地”定位,秉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地定畜、种养结合”理念,按照“引大龙头带产业促大振兴”思路,高质量建设300亿“现代畜禽产业高地”。规划到2025年,全县肉牛存、出栏稳定在16万头、9万头以上;蛋种鸡、蛋鸡存栏分别达到120万羽、350万羽,肉鸡、土鸡出栏分别达到3000万羽、300万羽;生猪存、出栏量达到80万头、120万头。
丰都县高家镇高档肉牛育肥场
打造中国肉牛之都,提档升级母牛繁育、屠宰加工、科技研发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打造西南地区最大蛋鸡良种繁育中心、现代化家禽孵化中心和鸡肉、鸡蛋供应基地。全力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智能化、生态化生猪养殖场建设,带动小散养殖场户升级改造,促进生猪产业化发展。加快推进畜牧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力争到2025年,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分别达到96%、80%以上。
巫山县
发挥“生态”和“人文”两大优势加快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十四五”时期,巫山将以建成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新范例为统领,按照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要求,围绕“生态优先当示范、绿色发展当标杆”要求,充分发挥生态和人文两大优势,加快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
巫山县城
全域发展生态旅游,深化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建设2个5A和一批4A、3A精品景区集群,打造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核心区和世界旅游目的地。集群发展生态农业,形成以脆李、柑橘、中药材、核桃、烤烟、生态养殖为主的“1+3+2”产业体系,构建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种养大户协同发展的生产体系和经营体系,打造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特色发展生态康养,优化“一带三心三组团”布局,推进全国森林康养基地试点建设,打造高品质国际康养度假区。提速发展商贸物流,立足“水陆空铁”渝东门户综合交通枢纽优势,加快建成集专业市场、仓储物流和电商快递于一体的商贸物流体系,打造渝鄂陕交界地区商贸物流集散中心。突出山城、江城特色,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创新推动高唐组团、宁江组团、早阳组团、南陵片区和工贸园区建设,实现城市与乡村、山水与人文融合发展,打造高峡平湖山水文化名城。
巫溪县
筑牢生态屏障,建设高品质宜居小城
“十四五”时期,巫溪将坚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坚决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注重“留白”“增绿”“添景”,严格控制城市天际线、山脊线、水岸线,突出自然山水特色,传承历史文脉,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县城等创建成果,力争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力争入选“中国天然氧吧”,力争获得中国人居环境奖,让城市更加干净整洁有序、山清水秀城美、宜居宜业宜游,打造精致美丽的高品质宜居小城。
巫溪红池坝
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按照“产城融合、交通便利、职住平衡、生态宜居”的原则和“打造老城、开发南岸、向西进军、环绕东西”的思路,高质量建设巫溪县域中心城区,打造全县政治、经济、科教、文化中心,构建依山傍水、山水相融、品质宜居、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城区。立足红池坝资源优势,打造全国知名的旅游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城乡发展差距小、和谐幸福指数高的中心城镇群。打造一批特色产业乡镇群。推动城乡融合发展,引导各类村庄有序发展,打造“小组团、微田园、生态化、有特色”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
奉节县
用好生态人文资源,打造美丽经济样板
“十四五”期间,奉节县将紧紧围绕渝东北三峡库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总体定位,倾力打造“生态秀美的渝东北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共建示范区、生活优美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大健康产业发展示范区、乡村丰美的渝东北三峡库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示范区、文化和美的长江三峡第一旅游目的地”美丽经济样板,描绘出“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美丽画卷。
奉节城区格局
到2025年,奉节境内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水质达Ⅱ类标准,森林覆盖率达到65%,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大于330天。生态产业体系基本建立,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0:36:54,优质品牌农产品产值达100亿元,500亿级生态工业初步形成,1000万千瓦清洁能源基地初具雏形,文化旅游综合收入达到200亿元、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5%,现代服务业占比达到30%以上,建成渝东北消费中心城市、渝陕鄂现代商贸物流基地。建设国家美丽山水园林城市,城镇化率达到61%,基本形成以40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为核心的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圈、以北部生态修复为主的乡村振兴示范片、以南部生态保护为主的生态康养示范片的“一核一圈两片”县域空间发展格局。
忠县
全方位做靓“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品牌
“十四五”期间,忠县将坚定不移保护生态、因地制宜谋发展,坚持特色中等城市、特色产业集群发展思路,加快建设“一地一城三区”,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打造“三峡库心·长江盆景”。
忠县三峡库心·长江盆景
加快打造特色产业基地,提升“三峡库心·长江盆景”产业成色。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突出制造业核心地位,加快打造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特色产业基地。加快打造山水宜居之城,彰显“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城市特色。立足忠县依山傍水、特色鲜明的江城特色,规划建设50万人、50平方公里特色中等城市。加快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厚植“三峡库心·长江盆景”生态底色。始终将生态作为忠县的首要责任和最大优势,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打造城乡融合发展示范区,增添“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城乡亮色。加快打造“两群”绿色协同发展示范区,扮靓“三峡库心·长江盆景”区域角色并以此为载体,推动忠县毗邻区县组团式发展。
梁平区
加强规划引领,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十四五”期间,梁平区坚持以人为本、道法自然、智慧智能,将自然引入城市、让城市融入自然,以生态引领建设、用建设彰显生态,保护好利用好自然山水和美丽田园,致力建设现代田园城市。
梁平双桂湖国家湿地公园
一是积极推动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坚持新理念融入城市规划建设全过程,学习营城理念,统筹“三生”空间,促进产城景融合。突出“北田、中城、南湖”总体空间格局,构建“蓝绿交织、城绿交融、田城相拥、水城相映”城市底色,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区,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达到35平方公里、35万人以上,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2%。二是高品质建设都梁新区。推进路系水系绿系文系融合融通,建成都梁大剧院、数字大厦、青年梦工场、三峡竹博园、赤牛城宋(元)蒙文化遗址公园、城市之眼等6张城市名片,强化双桂湖保护,加快生态修复。三是大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强化规划引领,完善城市生活、生产、生态、人文、安全等功能,实现智慧城市全生命周期管理,提升精致优雅城市品位。四是构建城乡融合发展新机制,加快形成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城乡融合发展格局。
城口县
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
“十四五”时期,城口县将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打好生态牌、走好生态路、算好生态账、依靠生态富,让绿水青山产生巨大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奋力谱写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篇章,真正实现错位、互补发展。
城口县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后的村庄
强化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森林公园、巴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管护,实施大巴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森林覆盖率达到72.8%,建成国家森林城市。城区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保持在350天以上,纳入国家考核的出境地表水断面水质始终保持在Ⅱ类以上。探索建立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GEP)体系。
完成亢家寨国家5A级旅游景区创建,加快九重山国家5A级旅游景区建设,打造土城老街等特色文旅街区,新建或提档升级13个大巴山森林人家集群片区,培育漆器漆艺、鸡鸣禅茶和“两种两养”(中药材、食用菌、生猪、山地鸡)6个农文旅全产业链工程,发展集“药、医、食、养、游、动”六位一体的大健康产业,年游客接待量达到700万人次。联合开州、宣汉、万源共同打造大巴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巩固提升“山上中药材、林下山地鸡、坡上核桃树、百花中蜂蜜、香菌巴掌田、杂粮鸡窝地、火炕老腊肉、冷水生态鱼”现代山地特色效益农业格局,有效期内“两品一标”保持在95个以上。推动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开发与利用,建成大巴山新能源基地。加快创新力量培育,科技型企业达到100家,市级以上创新平台或新型研发机构达到10家。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