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居民天然气11月涨价?近日,重庆燃气集团工作人员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证实,今年将对居民天然气实行旺季价格,11月开始执行旺季价格,价格确实有所调整。
随后记者发现,重庆并不是唯一一个上调居民用气价格的城市。今年1月以来,30多个城市相继上调居民天然气价格。国家经济战略研究院副研究员冯永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相关机构和企业已经从供应保障入手,居民冬季用气将得到充分保障。
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等省份提高了居民天然气价格。
11月1日,多地陆续开始供暖季,不少居民发现居民用天然气开始执行新价格。家住重庆的姜女士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前几天燃气公司抄表时,告知11月份执行旺季价格。
家住贵阳的顾女士也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贵阳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上调了。
此外,山西省介休市也从11月1日起执行居民天然气上调价格。
记者不完全统计发现,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已有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内蒙古、重庆等省(区、市)上调了居民天然气价格。
从时间跨度上看,天然气调整的时间多集中在4-5月和9-10月。其中,重庆、青岛、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廊坊、驻马店、安阳、鹤壁、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运城、太原、大同、晋中、忻州、梧州、汕头等城市4月至5月提高了居民天然气价格。
贵阳、聊城、威海、衡水、秦皇岛、汕头(汕头今年两次上调)等城市9月至10月上调居民天然气价格。
此外,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盟等地于3月15日发布调价通知,4月1日起执行。
从地域上看,河北11个地级市中,石家庄、唐山、保定、邯郸、廊坊、衡水、秦皇岛等7个地级市今年上调了居民天然气价格。
河南17个地级市中,驻马店、安阳、鹤壁、焦作、濮阳、漯河、三门峡等7个地级市今年也上调了居民天然气价格。
山东16个地级市中,聊城、威海、青岛、枣庄是今年上调居民用气价格的4个城市。
山西11个地级市中,今年有5个城市上调了居民天然气价格,分别是运城、太原、大同、晋中、忻州。
内蒙古自治区9个地级市中的3个盟,呼和浩特、鄂尔多斯、包头、巴彦淖尔、乌海、阿拉善盟今年提高了居民天然气价格。
除上述城市外,西部的重庆、贵阳,东部的汕头、梧州等4个城市今年上调了天然气价格。算下来,今年1月以来,至少有33个城市上调了居民天然气价格。
基准站涨价导致上涨,但涨幅不大。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梳理发现,河北、河南、山东、山西等省份在调价文件中均提到“自今年4月1日起,上游企业管道天然气基准门站价格上浮5%”。
目前国内居民用气价格涨幅并不高。除汕头今年两次调整略高外,其他城市此轮居民天然气价格涨幅均在0.1元/m3左右。
山东省上调居民天然气价格的城市中,青岛、聊城上调0.1元/立方米,威海、枣庄开始使用阶梯气价;河北各市上调0.1元/立方米左右;在河南和山西的城市,居民天然气价格的上调幅度更小,仅约为0.09元/立方米。
冯永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记者,目前我国天然气零售价格与国际市场相比确实偏低,有必要调整价格。但由于居民用天然气价格与民生保障相衔接,会考虑调价,幅度不会太大。
目前由于国际天然气价格波动,是否影响国内居民天然气涨价?冯永盛说,由于中国仍然是天然气进口大国,中国使用的天然气需要大量进口。“国际天然气价格的大幅波动会对国内天然气价格产生一定影响。此外,随着近年来‘煤改气’的推广,天然气的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也是今年天然气价格上涨的原因之一。”
与石油相比,天然气在减少碳排放方面优势明显,这也是天然气消费量逐年增加的原因之一。
国家发改委2021年8月天然气和成品油运行情况通报显示,8月份,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94.7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5%;2021年1-8月,天然气表观消费量2406.2亿立方米,同比增长16.8%。
未来国内天然气价格稳定,但能源安全不容小觑。
可以预计,随着供暖季的到来,天然气的使用将进一步扩大。居民天然气价格会进一步调整吗?
“上涨压力将持续,但短期内价格调整后的地区不太可能再次上调。”冯永珍说。
目前中国各个层面都在保障供给侧。
9月底,中国中海油与卡塔尔石油公司签署了为期15年、350万吨/年的液化天然气长期购销协议。
10月18日,中国石化宣布,华北地区最大的地下天然气储气库群——中原储气库群建成投产,储气库容量100亿立方米。
10月26日,中国石化宣布计划在供暖季向市场供应270亿立方米天然气。
在今年10月生态环境部举行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吴先锋表示,将采取措施保障居民“煤改气”,确保天然气价格基本稳定,不随市场价格波动大幅波动。
有分析认为,中国天然气大规模进口的现状短期内可能难以改变。如果天然气国际交易价格持续上涨,在保持国内零售价格不变的前提下保证供应,可能会对上游天然气进口企业造成压力;如果为了减少损失而贸然提价,可能会给民生保障带来问题。
冯永盛告诉《中国经济周刊》,中国的天然气产量并不占优势。由于国际天然气订单中的“现收现付”(即在市场变化的情况下不能改变支付方式,如果用户用气量没有达到这个金额,仍要按照这个金额支付;当供气方未能供应此量时,用户应得到相应补偿),天然气进口国在国际交易中容易处于劣势。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一直说能源安全必须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还是要在中国自身资源禀赋的基础上,稳步推进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的发展。”冯永珍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