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军事情报思想系统性较强且产生深远影响的代表性人物非孙子、克劳塞维茨和毛泽东莫属,对三者军事情报思想进行比较研究是深化军事情报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截至目前,从可查阅到的资料看,对传统军事情报思想的比较研究多数围绕孙子和克劳塞维茨两者进行,比如高金虎在2008年第4期《德国研究》上发表的《试论克劳塞维茨的情报思想———兼与孙子情报思想对比》,孙建民在2009年第1期《滨州学院学报》上发表的《孙子与克劳塞维茨军事情报思想比较》,朱岳闻、彭刚虎、刘冰在2009年第10期《山东文学》(下半月)发表的《?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情报思想比较研究》等等。而综合对孙子、克劳塞维茨和毛泽东三者军事情报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尚属空白。三者的军事情报思想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揭示其异同点和局限性,并分析产生局限的影响因素,对全面、深入理解传统军事情报思想有重要意义。《孙子兵法》作为一部宏观的军事理论著作,①不仅从“知彼知己”的高度论述了情报对军事和战争全局及其各个环节的重要性,而且还总结了获取、收集情报的各种方法与途径,从而最早从军事意义上系统地阐述了情报问题,开创了完整的军事情报观,提出了自成体系的军事情报思想。一、长期军事实践的必然总结人类对情报的认识由来己久。情报源于人类的军事实践,可以说自从有了人类便有了情报及情报交流活动。而中国情报思想最先发韧于军事领域,则是与中国军事实践的早熟和发展密不可分的。据文献记载和考古发现,在大约距今五六千年间,中国先民就进入了军事民主制时代。传说中的炎黄逐鹿、阪泉之战、涿鹿之战和禹伐三苗,无一不显现出战争的频繁和残酷。野蛮的战争促成了人类从蒙昧向文明的过渡。从此以后,连绵不断的大规模厮杀与争战,便成为文明社会的常规课题。进入阶级社会后,以掠夺财富为目的的战争
《孙子》中有着比较系统的军事情报思想,分别论析了《孙子》的军事情报观、军事情报内容、军事情报工作原则和军事情报的识别方法。“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军事原理,实际上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情报学原理。可以说,军事情报思想是《孙子》军事思想的重要内容;《孙子》思想的博大精神也体现在其军事情报思想的丰富精神上。本文略作探讨,以资参考。一、胜利之道,在于“先知”——《孙子》的军事情报意识《孙子》十三篇,以《计篇》始,以《用间》终,几乎每一篇都在强调“知”、“多知”、“先知”的重要;《孙子》中的所有战略思想与战术原则,无不以“知”、“先知”为其前提条件。可以说,《孙子》全书充溢着浓郁的军事情报意识。情报是战略决策的依据,《孙子》认为,战争是国家大事,它关系到军民的死生与国家的存亡,必须慎重对待。
孙子出身军事世家,从小就受到浓厚的军事战争知识的熏陶。孙子所生活的年代正是春秋时期社会动荡加剧、兼并战争激烈而频繁的时代,也是各种学术、思想及流派兴起、发展的时代。孙子在吴国避隐深居,一面浇园种地,一面潜心钻研兵书,写作兵法。《孙子兵法》是作者深思熟虑的智慧结晶。孙子也许是历史上第一个有记载的将自己亲手创立的军事理论应用于战争,并取得显赫战功的将军。司马迁在《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记载“:于是阖闾知孙子能用兵,卒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与有力焉。”《孙子兵法》全书共5000余言,在几千年来中外所有军事思想家们围绕情报、信息所苦苦思索的理论成果中,孙子的“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被奉为圭臬。《孙子兵法•谋攻》中有段至理名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其对情报的表述简明扼要,切中要害。情报收集的内容。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朱德指出侦察的主要任务,是弄清敌情、地形,供指挥员定下适当决心。 到了抗日战争时期,民众的政治情绪,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性突现出来,社情也就成为了情报侦察的一个重要内容。朱德称之为政治侦察。概括起来朱德论述的关于情报侦察的内容主要的三点名词解释:
一是敌情侦察。要查明敌人的部队数量有多少,武器配备多少,处于何方,动作的敏捷性能,战斗力的强弱,警戒的程度,岗哨换班的程序,长官的各方面能力,附近有无其他敌军,兵力多少,可能增援的有多少,是步兵、骑兵,抑或是机械化的部队,距离的远近,电报、电话的联络,最低限度的增援时间,增援的方向,行军道路状况等。
二是地形侦察。要弄清从游击队所在地到敌驻地的道路有几条是大路,几条是小路,那条路最近,道路隐蔽程度及运动条件如何,沿途有无隐蔽的地方,有利的地形地物,尤其是接近敌人处,有无掩护体,有无进攻的地形和地物,敌我进出道路的选定。
三是政治侦察。调查日寇在占领地焚烧惨杀和奸淫掳掠的状况,民众的仇视日寇情绪;日本士兵生活情绪,疲劳状况,政治情绪,官兵与当地中国居民之间的关系,部队的特征;日寇宣抚班的活动情绪如何,有无汉奸伪组织,他们是如何向老百姓进行欺骗宣传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