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力配系与障碍物配系
火力配系,是对战役、战斗编成内的各种火器作适当配置和分工所构成的火力系统,是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分为对地(水)面火力配系和防空火力配系。根据作战任务、敌情、地形特点,它通常以炮兵、战役战术导d、防空兵的火力为骨干,结合航空兵、坦克兵、步兵等火力构成。通过各种火器的密切协同,在防御阵地的全纵深、全方位构成多道、多层、立体的火力网并与障碍物配系相结合,以大量杀伤、消耗敌人,挫败敌人的进攻。对地面火力配系,力求构成以打坦克为主的,曲直明暗结合,正射、侧射与反射结合的火网。防空火力配系,通常以防空导d和高射炮为主,结合高射机q和步q、机q火力以及航空兵火力组成 ;力求构成高、中、低、超低空和远、中、近程相结合的防空火网。现代条件下,火力配系将进一步向纵深、立体、灵活机动的方向发展。
障碍物配系,是将多种障碍物有机结合所构成的障碍物系统,是防御体系的组成部分,通常根据作战任务、敌情、地形、人力、器材等情况确定,一般在防御准备阶段构成,并在战斗中不断完善。通常在接近地的敌必经之路、谷地、桥梁和渡口等,设置防坦克陷阱、遥控地雷和计划破坏作业;在防御阵地前沿前,设置以防坦克地雷和筑城障碍物为主,并与其他障碍物相结合的障碍地带;在纵深内预定的反冲击地区、伏击地区和便于敌楔入迂回的阵地翼侧、结合部以及敌可能机降的地域,有重点地预先设置和机动设置防坦克、防步兵、防空降和防直升机障碍物。海岸防御时,重点在近岸水域和滩头设置障碍物。现代条件下,障碍物配系在防御中的作用日益提高,其立体性和攻击性将日趋增强。现代兵器的发展,破坏、超越障碍体系的能力大大提高,手段增多,必须有恢复障碍体系和机动设置障碍体系的多手准备和手段,以发挥障碍体系的作用。
近战与夜战
近战,是敌对双方在直射武器有效射程内的作战,是歼灭敌人的一种有效战法。它能充分发挥人的勇敢精神和近战兵器的威力,减少或避免敌远战火力的杀伤。冷兵器时代,近战主要以刀、q、剑、戟等进行白刃格斗和战船撞击等。火器出现以后,近战则先由远距离火力战开始,而后以冲击和白刃格斗来决定胜负。19世纪末,随着速射武器的出现和发展,近战主要以火炮、机q、步q的抵近射击和以sld为主来杀伤敌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坦克或坦克引导步兵冲击成为近战的主要内容,并出现了飞机冲撞战术。苏联飞行员在卫国战争中对德军飞机进行过六百多次冲撞攻击。现代条件下,近战通常由步兵、炮兵、坦克兵、攻击直升机协同实施,增强了近战的合同性。近战具有短兵相接、行动迅速、紧张激烈、在短时间内解决战斗等特点,多发生在向敌冲击、歼灭防御工事中的残敌,以及抗击敌人冲击、实施阵前出击和反冲击、坚守工事等场合。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双方1800辆坦克进行了会战,出现了坦克冲撞的近战。
夜战,是夜间进行的作战。它能有效地隐蔽行动企图,减少伤亡,出敌不意,近战歼敌,是消灭敌人的有效战法。冷兵器时代,军队常在夜幕的掩护下,实施偷袭,摸营动寨。《孙子兵法》中提出了“夜战”方法。公元前478年,中国吴越笠泽之战,越军主力乘夜暗,出其不意地偷袭吴军,大获全胜。火器时代,线膛q和速射武器运用于战场,夜战以偷袭和强攻相结合的方法近战歼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夜战中开始大量使用坦克、飞机和火炮,规模不断扩大。战后先进的夜视器材极大地增加了夜间的“透明度”,夜战更为广泛。现代条件下,夜战更依赖先进的夜视器和电子侦察器材,昼夜作战的差距日趋缩小,与敌夜视、电子侦察器材的斗争将更趋尖锐复杂。夜战具有武器射击效果降低、观察和指挥受限、协同复杂、保障困难,但易达成战斗突然性、出奇制胜、近战歼敌的特点。
近战和夜战是我军的传统战法。在历次革M战争中,我军发扬近战和夜战的传统,取得了重大胜利。未来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近战和夜战仍将是我军的重要战法。近战、夜战效益,取决于人的觉悟和勇敢精神。
战术协同
战术协同,是各军兵种和各部队为遂行共同的战斗任务,按照统一的意图和计划协调一致的行动,是形成整体力量,有效地打击敌人,夺取战斗胜利的基本条件之一。古代作战中就有互相配合的行动。公元前 21世纪,在中国夏后启对扈氏的作战中,已经出现徒兵和车兵的配合作战。公元前 6世纪以后,战斗中常将部队区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实施主攻,一部分进行钳制或侧后配合。《孙子兵法•九地篇》中把配合作战比做打常山之蛇,“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惧至。”随着骑兵、水军的出现和数量的增加,形成了水陆协同,车、步、骑配合战斗。火器出现后,出现了使用火器的步兵与使用冷兵器的步兵、骑兵的配合。17世纪后期,欧洲出现了步兵、骑兵、炮兵三个兵种的战术协同。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飞机、坦克、无线电通信开始运用于战场,出现了航空兵之间、航空兵与地面部队之间的战术协同,开始有了无线电协同通信和各兵种、各部队按目标、时间、地点协调一致的行动,形成了现代意义上的战术协同。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陆军、海军、空军之间的战术协同发展到一定的现代化水平。战后,随着核、化学、生物武器的发展和导d兵、陆军航空兵、电子对抗兵等新兵种的出现,以及指挥自动化系统等新技术的采用,战术协同手段多样,方法灵活,内容复杂。战术协同,通常根据预定的战斗进程和划分的阶段,针对敌人可能的行动,按目标、时间、地点在现地组织,有时也可在沙盘、地图上进行。时间紧迫时,则在命令中明确有关协同的主要事项。现代条件下,战术协同将更加复杂,对战术协同的主动性、时效性、准确性的要求更高。战术协同在实施过程中易遭破坏,必须预先准备,制定恢复被破坏的协同计划的应急方案和措施,以保障实施及时、有效的协同动作,发挥整体威力。
强攻与袭击战
强攻,是集中兵力、火力对防御之敌实施的强行攻击,主要用于对坚固阵地防御、野战阵地防御之敌的进攻和城市进攻作战。在中国古代,强攻多为对城池防御之敌的强行攻击。战国时期,主要使用抛车、壕桥、云梯等,强行突入城内进行白刃格斗。宋代的宋金、宋蒙战争中,开始出现劈雳炮等火器,配合步兵、骑兵强攻夺取城寨。太平天国创造了对壕作业的“穴地攻城”战法,用以夺取城市。19世纪初,西方一些国家的军队,采取编组强攻纵队,在炮兵、猎兵的火力掩护下,强攻敌堡垒和要塞。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强攻部队多为诸兵种合成编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强调充分发挥航空兵、坦克兵和炮兵的作用,火力、机动、突击紧密结合,实施连续纵深突破,有时还有战术空降配合。现代高技术条件下,强攻时将更加注重火力、机动与突击紧密结合,力求空中火力突击与地面强攻和空降突击紧密结合。
袭击战,指乘敌不意或不备突然实施攻击的作战,目的是打敌措手不及,快速歼敌,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按敌人态势,分为对驻止之敌的袭击战的对运动之敌袭击战。其主要样式包括伏击、急袭、奔袭、破袭和袭扰等。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燕军抗击郑军的北制之战和郑抗北戎之战,是较早的袭击战。汉代,出现了运用骑兵集团进行大规模机动作战的远程奔袭。火器广泛使用后,出现了火力袭击战。20世纪以来,随着新式武器的出现,诸兵种协同袭击战和从空中、海上实施的袭击及火力袭击,被广泛采用。现代条件下,袭击战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手段增多,火力袭击战的地位将提高,空降袭击战、空中机动奔袭战和电子袭击战将被广泛采用。
反坦克
反坦克,是阻滞或摧毁敌坦克的作战行动,是现代战争中地面作战的主要内容。积极组织反坦克,对于夺取攻防作战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反坦克的作战行动,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1917年 l1月,在康布雷战役中,德军首次以车载野战炮并出动飞机用磷d对付英军坦克的攻击。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反坦克成为地面作战的重要内容,普遍采用火力与障碍物相结合和利用航空兵轰炸等多种手段同敌坦克斗争。50年代,出现了反坦克导d,之后又使用攻击直升机和撤布反坦克地雷攻击坦克群,军队的反坦克作战能力明显提高并具有立体特点。现代条件下,由于坦克、步兵战车大量装备军队,反坦克作战的地位日益提高 ;攻击直升机将被大量使用于反坦克作战;使用反坦克制导炮d、炸彈,将成为反坦克的新手段。
地道战与抗道战
地道战,是依托地道工事进行的作战,是平原游击战和城市防御作战的有效战法,利于保存兵力,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坚持长期对敌斗争。中国战国初期的《墨子•备穴》,是世界上最早的关于防敌挖地道攻城的专门论著。K日战争时期,华北平原K日根据地军民,曾创造了地道战的典范,并与地雷战、破袭战等相结合,神出鬼没地主动打击、伏击和袭扰敌人,威震敌胆,取得了以少胜多的重大战果。现代条件下,地道战仍将是一种有效的战法。 坑道战,是坚守坑道抗击敌人进攻的作战,以保存兵力,减少伤亡,杀伤、消耗、钳制敌人,稳定防御态势为目的。中法战争期间,清军于 1884年在镇海要塞金鸡山防御作战中,曾运用坑道战抗击了法军的进攻。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曾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了坑道战,构成了以坑道为骨干,并与野战工事相结合的支撑点式的坚固阵地防御体系,退可守,进可攻,有效地增强了防御稳定性,对粉碎敌人进攻、稳定战线起了重要作用。现代条件下,坑道战仍将是一种有效的战法和防御作战形式。现代条件下的坑道战,仍可采用热兵器与冷兵器相结合的作战手段,以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战术防空
战术防空,是兵团、部队、分队抗击敌空中袭击的战斗行动。其目的是使己方免遭或减少敌空袭的损害,顺利遂行战斗任务。战术防空出现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主要用高射炮打击来袭的敌机,并进行疏散隐蔽。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防空兵器得到很大改进并大量装备部队,战术防空逐步发展为重要的战斗保障。战后,战术防空逐渐以地空导d为主,及成导d与高射炮相结合的防空火力,给战斗行动提供了严密的对空掩护;部队更加注重伪装和疏散隐蔽配置,充分利用地形、工事进行防护。现代条件下,随着空袭兵器的发展,战术防空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抗击敌空中袭击的难度增大,电子对抗更加激烈,积极打击与严密防护的结合格更加紧密。
地雷战
地雷战,是使用地雷打击敌人的作战,是游击战的一种战法;有时也特指中国K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利用地雷巧妙同敌人进行的战斗。其目的是限制敌人行动,毁伤敌人的装甲战斗车辆和直升机,杀伤敌有生力量。中国明代已开始使用地雷进行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随着坦克的使用,防坦克地雷随之运用于战场。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使用地雷作战得到了广泛运用,取得重大战果。中国K日战争时期,根据地军民采取灵活多变的布雷手段,地雷与火力相结合,消灭了大量敌人,并创造和广泛使用地雷进行保卫战、破交战、伏击战等多种战法。战后,地雷得到了迅速发展,出现了可撤布地雷、“寻的”地雷、反坦克地雷等新型地雷,使地雷战更注意主动攻击,布雷手段也日益多样化,并向远距离化、快速化和大面积化的方向发展,打击的范围和效果增大,方法更加灵活多样。当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埋设着 1.1亿颗地雷,包括 300多个种类。据联合国估计,按现在的排雷速度,要排除已埋设的地雷,需要l100年的时间。地雷战,在高技术战争中,仍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主攻与钳制
主攻与钳制,是进攻作战中相互配合的作战行动。主攻,是集中兵力兵器在主要方向上对敌人实施的攻击,对作战全局具有决定性作用。主攻通常选择敌防御较薄弱、利于隐蔽接近、便于突破和向纵深发展进攻的地方;有时也可选敌强点。主攻方向通常只能有一个。必须集中优势的兵力、火力,对敌实施突然、迅猛的攻击,一举突破敌防御,并不断向纵深发展进攻,在助攻方向的配合下,歼灭敌人。
钳制,是以部分兵力、火力迷惑、吸引和拖住敌人的作战行动,亦称牵制。钳制分为战略钳制、战役钳制和战术钳制,通常以部分兵力在次要方向实施,还可使用穿插部队、空降部队、特种部队等进行。钳制方向可选定多个,通过积极的攻击、袭击、佯动、阻击和反击等行动,分散敌人力量,保障主力作战和歼敌。
进攻战斗
进攻战斗,是主动进击敌人的战斗,是战斗的基本类型之一,目的是歼灭敌人,攻占重要地区或目标,分为对防御之敌的进攻战斗、对驻止之敌的进攻战斗和对运动之敌的进攻战斗。其中,对防御之敌的进攻战斗,有对野战阵地防御之敌的进攻战斗、对仓促防御之敌的进攻战斗、对坚固阵地防御之敌的进攻战斗;对驻止之敌的进攻战斗,有袭击战斗、破袭战斗;对运动之敌的进攻战斗,有优击战斗、遭遇战斗、追击战斗。根据地形、天候等条件,还有登陆战斗、渡江河进攻战斗、城市进攻战斗、山地进攻战斗、荒漠草原地进攻战斗、水网稻田地进攻战斗、热带山岳丛林地进攻战斗、高寒地进攻战斗以及夜间进攻战斗等。进攻战斗随着武器装备的变革和战术的发展而发展,经过了古代徒兵的进攻战斗到现代的合同进攻战斗的发展过程。最初的进攻战斗是以徒兵用冷兵器格斗。公元前ll世纪,车战成为进攻战斗的主要样式。公元前6世纪后,进攻战斗通常由步兵、骑兵、车兵配合进行,出现了迂回包围、穿插分割、袭击、伏击、钳制等战法。火器用于作战后,进攻战斗中开始注重发挥火器的威力。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出现了诸兵种合同进攻战斗。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进攻战斗逐渐立体化,进攻的正面、纵深加大,火力、机动、突击结合紧密。战后,进攻战斗强调实施高速度、大纵深的连续突击。现代条件下的进攻战斗,将在使用核、化学、生物武器或在其威胁下进行,正面和纵深将进一步扩展,进攻速度提高,并将在地面和空中,前沿和纵深,有时还可包括海上(水下)、空中同时展开,突然性和速决性增强,电子斗争更趋尖锐激烈,兵力、兵器将更趋疏散,机动将更为广泛。
冲击与突破
冲击与突破,是进攻战斗开始阶段最紧张和激烈的关键时节。冲击,是进攻的步兵、坦克兵向近距离的目标迅猛攻击,以火力、格斗、冲撞和碾压等手段消灭敌人的战斗行动,是歼灭敌人、夺取阵地的决定性手段。冲击要坚决、突然、迅速、协调。通常由步兵和坦克兵充分利用航空、炮兵火力准备的效果,突然发起勇猛的冲击,快速通过通路,以火力消灭敌有生力量,击毁敌装甲目标,坚决突入敌阵地。冲击一旦受挫,必须迅速查明情况,重新组织力量,再次发起冲击,坚决突破敌人防御阵地。突破,是在敌防御阵地中打开缺口的作战行动。它可分为战略突破、战役突破和战术突破;其样式有中央突破、翼侧突破,有一点突破、两点突破和多点突破等。通常在地、空火力支援下,由步兵和坦克兵为主实施,迅速突破敌防御阵地,为向纵深发展进攻、分割围歼敌人创造条件。为保证突破,应集中兵力兵器于主攻方向,正确选择突破口,周密组织协同,实施突然、迅猛的突击,坚决打开突破口,迅速向纵深或翼侧机动,分割围歼敌人。
防御战斗
防御战斗,是抗击敌人进攻的战斗,是战斗基本类型之一,目的是大量杀伤、消耗敌人,扼守阵地,争取时间,为转入进攻或反攻创造条件。按目的、任务,分为阵地防御战斗(包括野战阵地防御战斗、坚固阵地防御战斗)和运动防御战斗;按准备时间,分为预有准备的防御战斗和仓促防御战斗;按地形、天候等条件,还有山地防御战斗、荒漠草原地防御战斗、热带山岳丛林地防御战斗、高寒地防御战斗、城市防御战斗、海岸防御战斗、岛屿防御战斗、江河防御战斗和水网稻田地防御战斗以及夜间防御战斗等。冷兵器时代,防御战斗多在城邑、要塞进行。19世纪后,随着线膛火器的出现和火炮射程的增大,野战阵地防御战斗的地位提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防御战斗发展为诸兵种协同实施的合同战斗,防御体系逐渐完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防御战斗的合同程度进一步提高,纵深增大,工事构筑更加完善,出现了防坦克支撑点,障碍物种类增多、密度增大,并加强了防坦克障碍物的设置;打坦克火力和防空火力成为火力配系的重要内容,形成了炮兵火力为骨干、以防坦克为主的火力配系。战后,防御战斗加大了掩护地带的纵深,更强调以广泛的机动挫败敌人的进攻,反坦克成为防御战斗的主要内容,并注重对核、化学、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反空降成为防御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条件下的防御战斗,防御纵深将进一步扩大;机动在防御战斗中的作用不断提高,样式更加灵活多样;火力突击的连续性将增强,打击手段越来越多,将从不同高度、不同距离和不同方向对进攻之敌实施全纵深打击。
战斗保障
战斗保障,是保障部队安全顺利遂行战斗任务所采取的措施,是构成战斗力量的重要因素。它主要包括名词解释:侦察、警戒、通信联络、电子对抗、工程、伪装、气象、水文等保障和对核、化学、生物、燃烧武器袭击的防护等。海军和空军还分别有引导、航海、防险救生、编队防御、雷达领航、飞行管制、港口与机场防御等特有的战斗保障。周密组织战斗保障,对夺取战斗的胜利具有重要作用。部队在战斗、行军、输送和宿营时,需全面、及时地组织战斗保障,以必要的兵力和技术器材,防止敌人的袭击、侦察、电子干扰,保障自身的行动自由。现代条件下,战斗保障的内容和手段将不断增多,对技术的依赖性增大,对时效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大规模杀伤武器的防护与电子对抗将更加突出和重要,战斗保障与战斗行动之间的界线将会缩小。
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战斗
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战斗,是在山地、沙漠戈壁草原、热带山岳丛林、海拔高而寒冷、江河、水网稻田等地区所进行的战斗的总称,包括山地战斗、荒漠草原地战斗、热带山岳丛林地战斗、高寒地战斗、江河和水网稻田地战斗等样式。公元前 204年,汉军巧借潍水歼灭楚齐联军的潍水之战,是较早的江河战斗。公元 228年,三国时期的街亭之战,以及三国后期的魏灭蜀的战斗,都是较早的山地战斗。公元 635年,唐将领李靖为保障唐朝边境的安全,在青海湖附近及以西地区,歼灭吐谷浑的战斗,属于高寒地战斗。1877年,清军将领左宗棠率军收复新疆的战斗,都属荒漠草原地战斗。1885年,冯子材率清军在镇南关大败法军的战斗,属于热带山岳丛林地战斗。中国人民JF军进行过多次特殊地形条件下的战斗,如 1941年 l1月的黄崖洞保卫战,利用山地有利地形,据隘固守,粉碎了日军“扫荡”;1949年 4月的渡江战役中,在鸭儿沟口地区实施辅助攻击的部队,采用声东击西的战术,出敌不意,顺利地强渡长江,并向纵深发展进攻;1962年的中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中,许多战斗就属于典型的高寒地战斗;1979年的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中的战斗,都属热带山岳丛林地进行的战斗。1973年的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军队在沙丘中隐蔽设伏,全歼以色列王牌一九○坦克旅的战斗,是一次现代条件下的荒漠草原地战斗。特殊地形及气象条件,对战斗具有重大的影响。如山地和江河,易守难攻,部队机动受限,指挥、协同和保障困难;荒漠草原地易攻难守,便于部队机动,便于指挥、协同,但不便隐蔽和防护,给水等保障困难;高寒地,人员体力消耗大,武器、车辆等效能降低,机动、指挥、协同不便,各种保障困难;热带山岳丛林地,便于部队实施穿插分割、迂回包围,利于隐蔽行动和达成进攻的突然性,便于部队凭险扼守和进行伏击和袭击,但指挥、协同不便,运输和补给困难;水网稻田地,利于部队凭借江河、湖泊、居民地等组织防御,但不便指挥、协同,部队机动受限。现代条件下,随着军队机动力、突击力和火力的增强,特别是高技术武器装备的广泛使用,特殊地形条件下战斗的突然性、纵深性、立体性和速决性将进一步增强,各种保障更加复杂,要求更高。
行军与宿营
行军与宿营,是部队有组织的移动和驻止。行军,是部队沿指定路线有组织地移动,是机动的基本方法,目的是转移兵力,争取主动,形成有利态势。按方式,分为徒步行军和摩托化行军;按强度,分为常行军、急行军和强行军。行军目标暴露,隐蔽困难,对道路依赖性大。必须查明情况,确定行军部署,并按前卫、本队(通常编组若干梯队)、后卫顺序编成行军序列。通常徒步行军平均时速 4千米--5千米;日行程 25千米----35千米;摩托化行军平均时速 20千米,日行程150千米----250千米。行军中,必须保持充分的战斗准备,严密组织对空防御等各种保障,适时组织休息和宿营。
宿营,是部队行军或战斗后的临时住宿,分为舍营、露营以及两者结合的宿营。宿营前,要预先组织侦察,派出设营队勘察,选择便于隐蔽和防护、便于抗击敌突然袭击、便于行军和随时投入战斗、有充足的水源和良好进出道路的宿营地域。宿营时,必须充分利用地域隐蔽疏散配置兵力兵器,加强侦察、警戒、防空、工程、伪装等措施。宿营部署力求与战斗部署一致,以便紧急情况下可随时投入战斗。
战斗编成
战斗编成,是对参加战斗的兵力进行的临时组合,通常由建制和配属的兵力兵器组成,目的是正确使用兵力,建立统一的指挥,发挥诸兵种整体威力,以便顺利遂行战斗任务。战斗编成通常根据任务、敌情、地形、兵力兵器的数量等因素确定。应遵循的原则有名词解释:集中兵力,以战斗兵种为主,构成诸兵种合成的战斗整体;便于统一指挥和各兵种间的密切协同 ;根据战场情况,合理使用兵力兵器;提高突击力和防护力,并具有立体作战能力;根据战斗情况,适时进行调整。主要方向上进行战斗的部队,通常应有较大的战斗编成;遂行独立战斗任务的部队,编成应具有独立战斗的能力。
坦克兵战术
坦克兵战术,是坦克兵进行战斗的方法,亦称装甲兵战术。其主要内容包括名词解释:基本原则以及兵力部署、协同动作、战斗指挥、战斗行动的方法和各种保障的措施。坦克兵战术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期。1916年的索姆河战役中,英军首次使用坦克,分散配属步兵,用以摧毁敌机q火力点、破坏铁丝网、引导步兵冲击、向敌防御阵地突破。1917年的康布雷战役中,英军在主要进攻方向上,大量集中使用坦克,并采取各种手段隐蔽坦克的行动,达成了进攻的突然性,并出现了与炮兵、步兵的协同动作。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坦克兵战术得到很大发展。进攻时,将坦克兵集中编为突击队,使用在具有决定意义的方向上,并作纵深梯次部署,从行进间展开,在航空兵和炮兵火力支援下,突破对方防御,迅速向纵深推进,扩张战果,围歼敌人。现代条件下的坦克兵战术,其基本原则主要有名词解释:疏散隐蔽配置;快速灵活机动 ;集中突然攻击;密切协同动作;实施纵深攻击;组织可靠保障等。进攻战斗时,坦克兵通常集中使用于主攻方向,从行进间展开成战斗队形,在地面和空中火力支援下,猛烈突击,突破敌人防御,而后高速度向敌翼侧和后方实施穿插迂回,围歼敌人。防御时,通常用于向敌实施反冲击、反击,或制止敌向纵深扩张,或攻歼空降着陆之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