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方舆纪要》以前九卷最为重要,所以阅读的重点也在此其他就大致选读,北直隶(北京地区),南直隶(南京地区),以及按明代政制划分的十三司分别介绍分析,城邑建置沿革,关隘险要分布以及历史上相应的战略地位重要战役分析,每一地区卷首的《封域 山川险要》是非常好的军事地理学,地形特点在国内位置的重要性以及在历代军事战略上的地位尤其值得研究。每一州府开篇叙其历史沿革着意于军事地理,所处地理位置对相应地域战略位置的重要性,山川河流关隘城邑形势之险要关键无不介绍分析,综合古今资料比较分析很有见地。卷末做相关总结,每一地区分析军事地理无疑最为细致详尽,再结合前九卷的《历代州域形势》来看宏观视野就越发开阔了.经济地理也有不过只是附属提及内容不多,顾祖禹对于历代河渠水利之事,以及河流源起,流向走势变化颇为重视,沿途风物地理特征形势变化考证研究细致用意颇深,仅次于战略形势和城邑地理变迁.《读史方舆纪要》兼具军事地理学和历史地理学,军事地理学最为重要,对于研究军事史来说尤其重要,对于历代州郡地理变化,河流演变都非常详尽
《读史方舆纪要》前九卷以朝代为经,地理为纬;后面百余卷分省则以地理为纲,朝代为目,如此相互经纬交错,纲举目张,既可以考究历代地理方舆变化,也可以对比上下两千年历代的重要军事战略,军事方略结合州郡地理形势相互融会贯通,古今战守攻取之要,山川都邑之险,边疆形势,关河险要无不纵横考据罗列详尽,顾祖禹此书经世致用之意不言而喻.尤其是前九卷分析历朝开国用兵方略颇有识见,纵横对比可知历代形势变化,治乱兴亡,视野开阔。如书前总序顾祖禹所论,向导与地利相互为用辩证看待,得其人方可尽其地利,不知地利则临机无法用兵,所谓向导用之于临时,地利知之于平日,地利者,行军之本,向导者,地利之助。胸中有才学方能临机识变运用自如,拘于书本不能随机应变也是惘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奇正纵横,断于胸中。
《读史方舆纪要》序后文前的凡例开篇叙述著书次第,顾祖禹依明代政制分疆依次叙述分析,极具战略眼光,首先是北直隶和南直隶,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和南京,因为这两地是南北王畿,其地理位置控扼南北重要性不言而喻。次则山东,山西,北京的夹辅,次则河南,陕西重其形胜,次之以四川,湖广,急上游也,次以江西,浙江,东南财赋所聚也,次以福建,广东,广西,云南,贵州,自北而南,声教所为远暨也。
所谓方舆,地道静而有恒,故曰方,博而职载,故曰舆。司马迁自述"二十而南游江、淮,上会稽,探禹穴,闚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戹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于是迁仕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还报命。"太史公纵横天下,搜奇揽胜,自有非凡胸襟,壮阔气度,如《报任安书》中所言“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所以能成《史记》巨著,顾祖禹足不出户,穷究经史方籍,自述古今舆地之书遍览无余,如其序后凡例所言,辑《方舆书目》两卷,约千余家,论历代地理志如《括地志》《元和郡县志》《太平寰宇记》《舆地纪胜》等方志优缺点可谓言简而意精,不是精研历代地理志不可能有如此识见,《汉书 地理志》不但是《汉书》十志最佳而且作为创始之作足以为后世史书典范,
"史其方舆之向导乎,方舆其史之图籍乎"“书以立图之根柢,图以显书之脉络”左按图,右批史,千秋意,天下势。《读史方舆纪要》与《中国历史地图集》相得益彰,契合无间,研究历史地理学军事地理学的绝妙配合,图文相证无疑了解更深,顾祖禹综合诸史精研历史地理学,对于历代军事变化以及相应地理形势之变可谓研究透彻,许多观点颇具独到见识,《读史方舆纪要》前九卷探讨历代兴衰研究军事地理学以及相应的历史地理形势变化,资料详尽见解不俗,历代州郡形势变化历史沿革了然于胸,州郡名称虽变,但其地理形势千载之下依然变化不大,对比我所熟悉的顾祖禹所论安庆周边地理形势,确实如此。顾祖禹论史也同样颇有见识“前代之史易读,近代之史难读,司马光作《资治通鉴》于《史记》《汉书》《三国志》采取最多,晋宋而降,则旁稽博考,参取成书,其正史所存,十或未能三四也。十七史以后,宋,元二史最为芜缪。《通鉴续编》引蔓延流,开卷欲卧。《续纲目》因袭义例,稍成体裁,然而疏漏不少。。。。五代以前可以据史以绳志,五代以后,又当据志以律史,盖志尤凭实,史全蹈虚也”三言两语之间言简意赅,顾祖禹于史地之学研探颇深,自有识见,我读前四史时对比《资治通鉴》相关编年,确如顾祖禹所言前三史直接采取处颇多,《通鉴续编》则庸长拖沓如顾祖禹所讥讽开卷欲卧,根本没有《资治通鉴》那样令人神识大开,读之不倦。后世著史蹈虚不实处很多,不能如司马迁那样汗漫江湖,博览周识,言而有据。
如《读史方舆纪要》所述春秋战国礼崩乐坏四分五裂之势"秦变于戎者也,楚变于蛮者也,燕变于翟者也,赵魏韩齐以篡乱得国者也,周以空名包系其间,危矣哉"东周战国争雄之势也确实如此,秦取天下以远交近攻之策,先灭韩,次灭赵,再灭魏,之后灭楚燕,最后灭齐,秦韩地形,相错如绣,秦之有韩如木之有蠹,韩,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如杜牧所云“秦萃锐三晋,经六世乃得韩,遂折天下脊。复得赵,因拾取诸国。”
秦末时局其实也就是刘邦项羽两雄相争,刘邦以关中为根据地,项羽败则天下大势已定,比起刘项争雄,后来的东汉刘秀,唐代李世民,明代朱元璋所面对的时局都是群雄并起,比较复杂,刘秀以河内洛阳一带为根据地,李世民则以关中为根据地,而朱元璋则以南京为根本,都是逐次剪除群雄实行统一,根据地非常重要如三国时期荀彧劝曹 *** 以兖州为根据地所分析“昔高祖保关中,光武据河内,皆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进足以胜敌,退足以坚守,故虽困败,而终济大业”近代深谙历史的毛泽东先后以井岗山江西和延安为根据地休养生息,徐图进取无疑极具谋略。时势不同所用方略也有所不同,以军事才能而言李世民最为善战,朱元璋次之,光武帝刘秀用兵方略稍嫌迂缓.朱元璋由南而北一统天下在中国历史上最为特异,最关键的还是荡平左右夹峙实力最强的陈友谅和张士诚了,击败陈友谅尤其关键。北伐则先取山东河南一带,剪除北京的羽翼和供给,之后直取北京横扫陕西巴蜀兵锋所及也就势如破竹了,朱元璋用兵方略颇高,明于先后缓急批亢捣虚之理,才具可以说仅次于李世民,就是为人太过酷烈,为了维持政权功臣几乎屠戮殆尽。
三国时关键地带如魏明帝所言,东置合肥,南置襄阳,西则汉中三地为必争之地,合肥为淮南中心,与江南唇齿相依,东吴上游争襄樊不能得而退守南郡,下游欲争淮南合肥不得只能退守沿江的濡须口和安庆皖口,所以只能偏处江东不能窥伺中原,魏人都许昌而固守襄阳,蜀人都成都不恃剑门而守汉中,吴人都南京,不恃大江而守江陵,所谓形势所在有所必争。之后的南北朝时期淝水之战苻坚败绩于淮南则南京稳固,五代时期杨行密以合肥为中心据淮南之地进可窥伺中原,退则稳取江东,遂定南唐基业,等到失去淮南南唐日蹙,江河日下,拓跋焘完颜亮过淮南则直据瓜步,进逼南京,偏安之国因此岌岌可危。南北朝时刘宋失淮南则不能北望,萧梁得合肥淮南则能与北魏抗衡,后来侯景据淮南则能乘势扰乱江东,后继者陈国势更加孱弱,既不能北据合肥淮南又西失荆襄巴蜀只能据江而守国势日蹙不过束手待毙耳,南北朝时南朝偏安江左,大镇也只有荆州,扬州,扬州为京畿,财赋所资,荆州为藩屏,甲兵所聚.六朝所以能保守江左,以强兵巨镇尽在淮南,荆襄.近代淮海战役后,解放军直逼南京,国民党从此大势已去。至于襄阳则独居长江上游之势,南北朝时期襄阳常为江东兵势之重,其势常常压迫下游,蒙古与南宋争夺的一个中心地带就是襄阳,襄阳失守长江沿线顺势而下,南宋同样只能坐以待毙。汉中为四川咽喉,诸葛亮取汉中则进可取关中,退可以为蜀之藩屏。
宋高宗南渡定都临安,张浚以为东南形势,南京为最,临安僻在一隅,内则易生安逸,外则不足以号召远近恢复中原,南宋一开始就意图苟安不思进取,较之国势孱弱的东晋真是毫不逊色,如李纲所谋划“以东南为根本,当先料理淮南,荆襄,以为东南屏蔽.六朝所以保有江左者,以强兵巨镇尽在淮南,荆襄间,以魏武之雄,苻坚,石勒之众,拓跋,宇文之盛,卒不能窥江表。南唐李氏有淮南则可都金陵,淮南失则国以削弱矣”如后来陈亮所论,齐,秦,天下之两臂,西举秦,东举齐,则大河以南,长淮以北,固吾腹中物。。荆襄之地控引京洛,侧睨淮蔡,包括荆楚,襟带吴蜀,沃野千里,可耕可守,地形四通,可左可右,所谓战略要地。
汉武帝为了拱卫长安抵抗匈奴的威胁,北置朔方之郡,列障戌于河南,又开河西四郡打通西域三十六国以断匈奴右臂.东伐朝鲜,起玄菟,乐浪以断匈奴左臂。外围藩屏牢固政治中心关中方才安宁,后来唐代因其策略,在汉代受降城基础上又在河套筑三受降城,抵抗突厥同样捍卫关中,扼守河北,又置安西,北庭都护府,西域皆为臣属国势益张,关中因此无患,等到唐肃宗安史之乱后国势大衰,黄河陇西之地没于吐蕃,朔方不守,河西不固,关中作为首都地带也就自然动荡不安了。北宋澶渊之盟时有远见的寇准欲用策略使契丹献幽蓟之地,这样凭借幽燕之险隔绝契丹欲保百年无事,不然数十年后一旦契丹图谋南下,没有天险隔绝必危.宋真宗不从其策,等到女真取幽燕险要,长驱直入遂成靖康之祸.顾祖禹认为明代"都燕京而弃大宁,开平,委东胜诸卫于榛莽,视辽左如秦越,是自剪其羽翼而披其股肱,欲求安全无患,其可得哉,。。。明代之都燕京,当法汉唐之成算,以开平,大宁,东胜辽阳为河西朔方之地,乃坐而自削,有日蹙百里之讥,无乃与都燕之初意相刺谬乎?"顾祖禹分析汉唐开拓西域,列城河套都是御敌于外围地带以拱卫京城的政治中心地带。也就是国家必须得有充分的战略纵深缓冲地带,否则就容易直插心腹。日本就是个明显的例子,冲绳列岛一失,日本国土没有战略纵深的劣势暴露无遗从此大势已去。顾祖禹以明代为范本探讨得失,北京位置“雄峙东北,关山险阻,所以隔阂奚戎,藩屏华夏,沧海环其东,太行拥其右,漳,卫襟带于南,居庸锁匙于北,幽燕形胜,实甲天下。”三面环山地形险固,面对中原及南方确实有高屋建瓴形势之盛,但是资源有限漕运财赋倚仗富裕的东南一带,顾祖禹言北京地位劣势“居庸当陵寝之旁,古北在肘腋之下,渝关(山海关一带)一线为辽海咽喉,紫荆(河北易县)片垒系燕云之保障,近在百里之间,远不过二三百里之外,藩篱疏薄,肩背单寒,。。九原,云中制我上游之命,三齐为我南屏,而挽输漕运皆假道于此”今天看来顾祖禹明显忽视了北京离渤海过近的弊端,清末西方列强舰队以此为突破口多次攻入北京,也可以说藩篱疏薄,肩背单寒,所谓形势常变不可过于拘泥,应当因时制变。现代霸权国家的兴起和海权论关系极大,像西班牙英国美国莫不如此,而中国直到顾祖禹所处的清初乃至于整个清代,两千多年来一直都是个半封闭式的陆权国,人都是时代的产物,所以顾祖禹不注重海防也可以理解,至于顾祖禹结论建都应该法成周而绍汉唐回到关中一带就是一种无可奈何的论断了,从安史之乱以后,国家财赋基本都仰仗东南一带,近代关中更是早已没落,南方已是经济中心,明代就有湖广熟天下足之誉,南京比西安更合适,虽然从攻守战略上不如西安那样险要。所谓凡事不能两全.
对比《大清一统志》,《读史方舆纪要》毫不逊色,《大清一统志》很多关于人物传记之类的拖沓,对于城邑地理沿革《读史方舆纪要》要更好一些,尤其是历代军事,还有相应军事地理作用,历代战事更加详尽,这方面《大清一统志》根本没得比。比较1918年朱之英主编的《怀宁县志》主干内容大都抄袭自《大清一统志》,具体细节有所补充,不过《怀宁县志》所附民国地图非常精确比早于它百年的《大清一统志》要好得多,方志读过很多编者抄袭前书很普遍,"...安庆,金陵之门户也,。。淮服之屏蔽,江介之要冲,。。其地上控淮,肥,山深水衍,战守之资也』“顾祖禹眼力极高,断定安庆为金陵门户,安庆失则南京西门洞开无险可守,最著名的案例就是他的《读史方舆纪要》成书160年后的太平天国时期的安庆保卫战了,一开始曾国藩未认识到安庆对于南京的重要性,而石达开则敏锐地觉察到安庆地理位置对于南京的重要,所以坐镇安庆屡败湘军使其无法威胁南京,等到石达开出走,曾国藩意识到安庆的战略重要性,死攻安庆两年多,等到安庆失落,南京门户洞开太平天国大势已去,从此由攻转守,日趋没落。宋末范文虎以兵精粮足城守坚固的安庆不战而降,藩屏不再,沿江从此顺风而下。明代朱宸濠谋反意图夺南京称帝,攻安庆多日不下,兵机全失,王阳明趁机袭其腹心南昌,使其疲兵回援终于大败朱宸濠迅速平叛,从而名垂千古。后人云左宗棠胸中一部《读史方舆纪要》而已,此书对左季高影响极大,毛泽东年轻时精研《读史方舆纪要》,日本入侵中国,精心研究的一部军事地理学著作也就是这部书,《读史方舆纪要》可以说是中国封建社会军事地理学的总结性著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