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研究对象和任务名词解释: 生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机制,因此,研究并揭示心理现象产生过程中有机体的生理活动过程、特别是中枢神经系统和它的高级部位——大脑的活动方式,是生理心理学的主要任务。
3. 研究生理心理学的意义名词解释:第一,生理心理学为科学心理学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它在解释心理的实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新的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这门学科对心理科学的发展必将继续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人类的科学事业正在面临着物质的本质、宇宙的起源、生命的本质和智力的产生四大问题的挑战。这四大问题的最后一个,也是最困难的一个名词解释:智力是如何由物质产生的,正是心理科学研究的主要问题之一。研究智力的产生,生理心理学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第三,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能够为高新技术的发展提供好的思路。第四,研究生理心理学的巨大动力和这门学科的生命力,还在于它是对人类自身的心理活动进行寻根究底的。第五,生理心理学能够为许多实践领域服务,尤其是为人类的医疗卫生事业服务。
4. 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和技术名词解释:
l 脑立体定位技术
l 脑损伤法
l 原理名词解释:大脑皮层机能定位说、大脑皮层机能等势说
l 具体方法名词解释:不可逆损伤: 横断损伤 吸出损伤 电解损伤
l 可逆损伤: 扩布性阻抑 冰冻方法 神经化学损伤
l 刺激法原理名词解释:任何心理和生理活动都是由神经系统的兴奋所引起,电刺激和化学刺激可以代替外部刺激。
l 电记录法名词解释:原理名词解释:神经系统的兴奋是以生物电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l 生物化学分析法原理名词解释:机体活动受化学物质的影响,并且能改变体内化学物质的含量。
l 分子遗传学技术名词解释:原理名词解释:基因控制化学物质的合成。
l 脑成像技术 名词解释:定义名词解释:通过成像技术记录脑活动的部位和功能变化。分为结构成像和功能成像。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核磁共振波谱、脑电图、事件相关电位、CT、PET。
第二章注意:
注意的神经网络:名词解释:警觉网络、定向网络、执行网络
网状结构上行系统:名词解释:1)上行去甲肾上腺素系统的功能名词解释:蓝斑内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的活动能够提高动物的警觉水平——注意周围环境的能力增强。蓝斑—皮层NE耗竭能够导致注意功能的障碍。2)上行多巴胺系统的功能名词解释:中脑边缘DA系统激活行为反应,获得强化物。中脑纹状体DA竭耗会导致反应的正常加速效应被取消,在反应准备过程中的作用。3)上行胆碱能系统的功能名词解释: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功能是影响大脑皮层的唤醒水平,乙酰胆碱拮抗剂能够降低代表皮层唤醒的脑电活动,而其激动剂能够提高皮层的脑电活动。上行胆碱能系统的作用机制名词解释:一种可能性是胆碱能投射通过提高新意刺激的作用,帮助了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另一可能是通过提高信号/噪声比的机制而起作用。4)上行5—HT系统的功能名词解释:5-HT的 *** 作影响到与行为抑制有关的过程。
总结名词解释:蓝斑皮层:NE:系统有维持紧张或唤醒的情境下辨别能力的保护功能,因而参与了选择性注意的加工;中脑边缘:DA:系统和中脑纹状体:DA:系统有助于不同形式的行为激活,从而在认知或运动的传出中扮演重要角色;皮层胆碱能系统促进刺激在皮层水平的加工,在注意和记忆信息加工中处于基础地位;:5-HT:能系统有助于行为抑制即降低无关信息引起的活动,他与上述三个系统的功能是对立的。这些上行网状激活系统在不同程度上同时活动,以优化加工能力,易化反应传出。网状结构上行激活系统通过维持大脑皮层的激活状态,从而参与了注意过程。
定向网络名词解释::顶叶损伤引起的对侧疏忽症的主要表现是病人不能对出现在脑损伤对侧的空间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原因名词解释:一是对损伤的大脑半球同侧线索的过度注意,而是注意损伤的大脑半球对侧的目标出现了困难。顶叶细胞反应的增强代表着总的注意系统的工作。中脑上丘及其周围区域的损伤破坏了有效线索引导行为定向的作用。丘脑枕核对视觉形状的选择性有作用。
总结名词解释:隐蔽的注意转移的事件顺序的特殊假设名词解释:先是顶叶使注意脱离现在的焦点,然后中脑将注意的指针移向注意目标所在的区域,并且丘脑枕核参与对指向区域的信息输入实施限制。
执行网络:名词解释:前额叶损伤名词解释:病人主义的调控功能低下,对新异刺激和环境的干扰过分敏感。前额叶损伤的病人常常不能根据暗示信号调整自己的行为,注意力很难在不同事物或不同行为之间进行转移。前额叶损伤的病人很难抑制已经建立起来的行为模式,前额叶损伤导致了行动的选择性和组织性受到了破坏。背外侧前额叶和扣带回是参与对许多不同新意刺激或微弱提示活动的注意的脑区。
注意的生理学过程名词解释:
注意的转移机制名词解释::优势兴奋中枢的转移——优势兴奋中心从其他区域转移到这种强烈刺激的皮层代表点。注意产生的中枢过程是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大脑皮层上兴奋和抑制的相互诱导服从于优势原则——当有集体把某种事物作为自己心理活动的对象时,该事物在大脑皮层上引起一个强烈的优势兴奋中心,这个优势兴奋中心对皮层其他区域较弱的兴奋起抑制作用。优势兴奋中心的兴奋程度越高,对其他区域的抑制作用越强,这时注意力越集中。其他事物,有的投射到优势兴奋中心的边缘,即注意的边缘;多数都射到优势兴奋中心之外,即注意的范围之外。皮层上优势兴奋中心的出现与转移,不仅决定于刺激物的强度和新颖性,也决定于刺激物对有机体的意义。
丘脑网状核闸门理论名词解释::丘脑抑制性网状神经核既接受丘脑-额叶系统的特异性兴奋作用,又接受中脑网状结构泛化性的抑制影响,从而使它成为一个抑制性闸门。这个闸门对丘脑的各种感觉接替实施控制,从而对各种感觉冲动进行筛选。只有能够通过闸门的神经冲动才能够传导到大脑皮层,没有通过闸门的神经冲动则不能到达大脑皮层。
第三章: 感觉过程:
感受器:名词解释:指分布在体表或组织内部的一些专门感受集体内外环境变化信息的结构和装置。
适宜刺激:名词解释:用某种能量形式的刺激作用于某种感受器时,只需要极小的强度就能引起相应的感觉。这一能量刺激形式或种类就称为该感受器的适宜刺激。
换能作用:名词解释:吧作用于感受器的各种有效刺激转变为相应的传入神经纤维上的动作电位或锋电位,这种现象……
感受器电位名词解释::第刺激在转变为神经动作电位以前,一般都要在感觉神经末梢或感受细胞上引起一个在性质上类似于局部兴奋的电位变化。这种电位变化称为……生理特性名词解释:没有全或无现象,没有不应期,有总和现象,只能向邻近细胞膜作点紧张性扩,可以使邻近有通透性的膜去极化。
编码作用名词解释::感受器再把外界刺激转变为神经动作电位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发生了能量形式的转换,更重要的是吧外界刺激所包含的环境条件变化的信息也转移到了动作电位的序列和组合之中,这一过程……
感受器的适应:名词解释:刺激作用于感受器时,虽然刺激仍然继续作用,但是神经纤维上的传入冲动频率已经开始下降,这一现象……
视网膜:名词解释:外周脑,1)胚胎发育中视网膜与脑均起于外胚层,形态结构与脑相似----形成了多层细胞与突触连接2)功能上亦处理复杂的视觉信息
视网膜进行信息处理的机制名词解释::1:)色素细胞层内侧有三级细胞名词解释:第一级名词解释:光感受细胞名词解释:视杆细胞,是锥细胞;第二级名词解释:双极细胞;第三级名词解释:神经节细胞。这三级细胞构成了视网膜内视觉信息传递的直接通到。一二级之间名词解释:水平细胞层---感受其接受信息,并反馈输回到感受器,同时也输出到双极细胞。二三级之间名词解释:无长突细胞层---他从双极细胞接受信息,有负反馈的书回到双极细胞,同时又输出到神经节细胞。--------内网络层
2:)光敏感性名词解释:视杆细胞对光敏感度较高,在昏暗的环境中能引起视觉,但不能产生色觉,只能区分明暗,精确性差。是锥细胞对光的敏感性较低,只能在强光条件下起作用,能分辨颜色,分辨力也高—能看清细节。3:)分布名词解释:靠近视网膜周边---视杆细胞多,视网膜中心---视杆细胞多;4:)聚合程度名词解释:视锥系统小—有时有单线联系;视杆系统大—多汇一。
感光换能过程:名词解释:视感和三种视锥细胞—不同光感受器的视色素分子之间化学结构上的差异使每种色素具有不同的光谱吸收特性。视杆—视紫红质;视锥—蓝绿红敏感细胞。视色素是光—化学—电转换的物质基础=维生素A+视色素蛋白质名词解释:光照视杆细胞对Na通透性增大,视杆细胞超极化,暗处去极化;视网膜中相当一部分细胞在光刺激下产生兴奋的同时,对其相邻细胞施加相反的作用或侧抑制作用。神经节细胞是视网膜的传出神经元,可通过双击细胞,水平细胞练习感光细胞的输入。丛神经节细胞开始产生动作电位,神经节细胞核双击细胞
感受野---拮抗式同心圆结构,有给光中心细胞和撤光中心细胞之分。-----在视网膜上形成了给光通路和撤光通路----与传递明暗或黑白信息有关。
三原色理论:名词解释:三种基本颜色感受器---三种是锥细胞—个含有一种色素—吸收光的特性不同;当光谱介于红绿蓝三者之间的波长光线作用时,它们可对吸收光波波长与邻近的两种椎体细胞或色素起到一定程度的刺激作用,于是在中枢引起光谱的上介于此两色之间的其他颜色的感觉。
色觉对立机制理论:名词解释:存在红绿蓝黄四种原色。红绿及黄蓝混合得不出其他颜色,只能得到灰和白,绿刺激可以抵消红刺激的作用,黄刺激可以抵消蓝刺激的作用。红绿、蓝黄、黑白三对对立感受器。假定视网膜上有名词解释:黑白、红绿、黄蓝视素,每对视素对光照和黑暗呈现相反的反应。红光使红绿色素破坏,绿光使他建设。光刺激破坏白黑视素,引起神经冲动产生白色感觉。无光刺激时白黑视素重建,此时产生黑色觉。每种颜色都含有白色成分,每一种颜色不仅影响其本身的视素活动,而且也影响白黑视素的活动。
色觉机制的现代观点:名词解释:一阶段名词解释:视网膜上有三种不同的视锥细胞,他们各有独立的视色素能够选择地吸收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同时每一种物质又可以单独的产生黑白反应—在强光下产生白反应,无光刺激下黑反应。二阶段名词解释:在色觉信息由视锥细胞向视觉中枢传递过程中,上述三种反应又重新组合,形成三对拮抗的反应,即红绿、蓝黄、白黑反应。三阶段名词解释:在皮层上产生颜色感觉。
外侧膝状体在视觉信息平行处理中的作用名词解释::
1:、给光中心和撤光中心通道:名词解释:外侧膝状体神经元的感受野与神经元具有相似的结构名词解释:同心圆构型,中心---周围拮抗,可以分为给光中心细胞和撤光中心细胞
2:、:XYW:通道:名词解释:猫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分为XYW三类名词解释:X17通道纤维---传导速度慢、感受野小---其神经节细胞空间分辨能力高,对比敏感度低,反应具有线性特征。Y18通道纤维传导速度快,对比敏感度高,空间分辨能力低,反应非线性—与检测亮度和运动信息有关。W17、18、19通道,传导速度最慢,一些W细胞对目标的运动方向敏感,其反应模式为给光—撤光型,属于方向敏感细胞和边缘检测器。双眼视差是立体视觉的基础。不同的视差信息分别经由XYW通道进行平行处理。
3:、左右眼信息通道:名词解释:外膝体由六层细胞构成。同侧眼—第5、3、2层,对侧眼—第6、4、1层。相互重叠的每一层都与视网膜有点对点。左右眼信息分别投射到视皮层视皮层左右眼优势柱,与其对应的眼优势细胞产生连接。
4:、方位敏感性信息通道:名词解释:外侧膝状体中继细胞具有与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相似的、向心的最优方位分布规律。最优方位相近原则
5:、空间频率通道:名词解释:视觉信息通过空间频率强弱不同的多通道分析处理的,空间频率多通道模型。
6:、运动方向信息通道名词解释::猫--外膝体 XY型细胞均有三分之一对方位敏感
7:、颜色信息通道:名词解释:猴—视网膜A型细胞投射到大细胞层B型细胞投射到小细胞层
小细胞层有色觉信息处理功能:
视皮层分区:名词解释:V1纹状皮层或初级视皮层;视觉联络区名词解释:V2V3V4视觉信息经过上述既平行有分级的各个皮层区域连接的通道加工处理后,分为两大分支通路即所谓的高级知觉通路,分别流向颞叶联合皮层和顶叶联合皮层。联合皮层名词解释:顶叶联合皮层&颞叶联合皮层。在两个高级知觉通路中,what:通路:名词解释:经由V4通向颞叶联合皮层的信息流向where:通路:名词解释:经由V5去通向顶叶联合皮层的信息流向,
What—:腹侧—枕:-:颞叶:V4---:形状颜色立体信息: where—:背侧—枕:-:顶叶:V5---:运动分析和空间关系知觉:
高阶视皮层对较低视皮层的下行调节作用:
低级细胞的同步化放电是由于视皮层反馈的参与所产生的,高级视皮层对低级皮层反馈影响的性质主要是兴奋性调制作用。
知觉对象信息的加工名词解释::
运动知觉:名词解释:V5损伤—运动失认症 V5区细胞对其感受野中的光点运动反应强烈,对固定的光照没有反应。
1)V5区细胞对刺激物的运动方向具有较强的选择性名词解释:专一性------最佳方向;对与其最佳方向相反的的运动刺激产生抑制;对其他方向的运动刺激也能产生反应,但兴奋程度较低。2)V5区中的神经元的反应不依赖于运动物体的形状而对运动信号敏感。移动光点占总光点的比例大---越容易确定光点运动的方向
色觉:名词解释:颞叶V4 1)色觉具有恒常性2)TEO区的损毁与颜色分辨能力下降 V4正常但TEO被损坏的猴子,分辨颜色的能力受到了损害,分辨灰度的能力没有变化
空间位置知觉名词解释::顶叶参与空间位置知觉,顶叶联合皮层在空间知觉及视觉—运动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图像识别理论名词解释::
模板匹配理论:名词解释:识别某个图像,必须在过去的经验中有这个图像的记忆痕迹或基本模型存在,而且当前的刺激必须与大脑中的模板完全符合。
原型匹配理论:名词解释:人们在记忆中贮存的并不是无数个不同形状的模板,而是从各类图像中抽象出来的相似性作为原型,拿它来检验所要识别的图像,如果能找到所要识别图像的相似性原型,这个图像也就被识别了。
精灵识别模型:名词解释:精灵模型分为四个层次名词解释:1:、映像精灵:名词解释:他只记录外界刺激的原始形象2、特征精灵:名词解释:对映像进行分析,并寻找与自己有关的特征,只对图像上的垂直线的数目起反应,不管其长度、强度等。特征察觉精灵。3、认知精灵:名词解释:他接受特征精灵的反应。每个认知精灵只负责一个图形,认知精灵根据每种特征的数量关系来决定信息是否符合自己的图形,如果符合,该认知精灵的叫声最大。4、决策精灵名词解释::根据反应的最强烈的认知精灵的报告选择出适当的图形。
第五章: 学习和记忆神经生物学:
1. 非联合型学习名词解释::习惯化&敏感化
2. 联合型学习名词解释:经典条件反射& *** 作性条件反射
3. 工作记忆/ *** 作记忆&参考记忆
参与记忆的脑结构:
4. 颞下回—视觉记忆名词解释:实验名词解释:恒河猴切除双侧颞叶后,“口识”现象。颞叶在朱洵陈述性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由于颞叶下部神经元接受从相当大的视觉系统传来信息,这些信息构成有关视觉刺激的整体特征。因此将不同的信息组挣了视觉对象的整体性之,因此颞叶损伤必然要造成视觉辨别障碍。捏也可能与记忆印迹得储存有关
5. 海马在陈述记忆中的作用名词解释:1.:海马在陈述记忆中转化中的作用名词解释::H.M.顺行性遗忘症,其非陈述性记忆仍然一定程度上存在,但是陈述性记忆收到了严重损害。由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海马没有影响长时记忆,因此他不是长时记忆的贮存场所,也不是长时记忆提取的脑结构,而他能和他人对话,说明还骂也不是短时记忆的场所。这说明海马影响了记忆信息的巩固。说明海马在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中具有重要作用。2.:海马在学习记忆和记忆空间关系方面的作用名词解释::空间记忆属于陈述性记忆范畴,海马参与了空间记忆。海马的位置细胞名词解释:海马对建立环境的空间位置的空间位置及以后有特殊作用。3.:海马参与相关记忆名词解释::海马内的位置细胞在对动物所处位置其反映的同时,也对运动的速度和方向起反应。4.:海马神经元在经典条件反射中的反应。 建立条件反射的过程中,海马神经元的活动似乎迅速的反映了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的特殊的时间耦合作用。进一步的,条件反射过程中海马神经元放电的变化是原发性的。因为经穹窿想海马输出信息的内侧隔区在条件反射开始时对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都发生反应。并且,这种反应并不随两种刺激的特殊配合而改变。
6. 杏仁核在学习记忆中的作用名词解释:1.:杏仁核参与记忆转化:名词解释:是把感觉体验转化为记忆的另一个关键部位。,延迟性视觉辨别是严重的学习能力完全丧失,切除双侧杏仁核或双侧海马导致的视觉辨别能力的严重损害。2.:杏仁核影响记忆信息汇合名词解释::行人和复合体与皮质的所有感觉系统有着直接联系,沿着记忆系统的一段通路,它同丘脑联络,杏仁核复合体把感觉输入信号汇聚起来,通过纤维投射到与情绪活动有关的丘脑下部。
7. 间脑作用名词解释:间脑是形成陈述性长时记忆功能系统的组成部分。丘脑参与记忆的机制名词解释:特异性丘脑部位能够激活特异性皮层区域,人得以把自己的注意力引向即时性感觉区或记忆储存库中,同时,丘脑在会议中也可以容易地起到同等重要的作用。在延迟性非匹配样品的记忆实验中,丘脑是记忆环路的重要环节之一。
8. 新纹状体与习惯学习名词解释:习惯学习是一种不依据知识、甚至不依靠记忆而依靠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无疑是联系的学习类型。属于非陈述记忆。新纹状体在习惯学习中有重要作用。
9. 前额皮质与工作记忆名词解释:空间延缓反应任务。前额皮层在延缓期放电增加,这种延缓期内神经元放电:确实代表了对被暗示的空间位置信息的在线记忆。新皮质中的前额皮质和外侧顶下区都与工作记忆有关
10. 陈述性记忆的神经回路名词解释:以视觉学习记忆为例,首先视觉信息从V1穿入V2V3V4等高一级的是皮层进行整合加工,再到颞叶完成复杂的视觉认知功能,接着视觉信息从内侧颞叶边缘结构直接投射到丘脑内侧和图案,在经纤维联系投射到额叶皮层的腹内侧部。最后,内侧颞叶,内侧丘脑和内侧额叶把视觉信息输送到前脑基底部胆碱能系统,胆碱能系统与边缘系统存在着双向的神经纤维联系,能够返回性的投射到大脑皮层的广泛区域,从而把视觉信息贮存在视皮层。形成了一个陈述性记忆的神经回路。内侧颞叶、内侧丘脑、内侧额叶既是陈述性记忆神经回路中的三个关键环节,又是通向前脑基底部胆碱能系统的闸门。而前脑基底部则是在认知记忆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的另一个脑结构。
11. 非陈述性记忆的神经回路名词解释:第二学习系统是独立于边缘环路之外的,对重复刺激作出反应是该系统的关键成分。第二系统的学习被称为“习惯”——不依据知识、甚至不依靠记忆,而依靠刺激和反应之间的无意识联系 。形成习惯的神经基础很可能是纹状体。颞叶通路发出纤维到达尾核尾部和壳核的尾腹部,这些部位又接受来自黑质和新纹状体其他部位的投射。然后尾核发出投射到苍白球和黑质,再经丘脑腹侧核中继而投射至运动前区和辅助运动皮层,再与运动皮层相连。
12. 突触可塑性名词解释:神经系统的重要特性之一是可塑性(可变性)。广义地说,凡是不同于通常的神经活动方式和神经结构形式的变化,都属于可塑性的范畴;也有学者认为,可塑性是指各种因素和各种条件经过一定时间的作用后引起的神经变化 。对于高等动物和人类,神经系统的可塑性已成为行为适应性的生理基础 。
13. 突触结构可塑性名词解释:低等动物学习训练过程中突触的解剖学变化、哺乳动物学习过程中树突突触数目变化。使用频率增加引起突触数目增多;使用频率减少,突触废用性退化,数量减少。
14. 突触功能可塑性名词解释:突触功能或称突触传递效能可塑性包括长时程增强和长时程压抑,它们被看作是学习记忆的突触可塑性模式。1.习惯化的学习机制是对已经存在的突触连接强度的调制。突触连接的强度是由递质释放量决定的,而递质释放量又受突触前末梢的动作电位所能激活的Ca2+内流到什么程度来控制的。在研究海兔的缩鳃反射习惯化过程中发现,突触后电位幅度随习惯化的降低是和化学递质量子释放数量的降低相平行的。相反,小突触后电位的大小没有变化,表明突触后成分上的受体敏感性没有改变。以能产生习惯化的速率重复刺激感觉神经元,导致动作电位的钙成分的持续期逐渐缩短。因此,短期习惯化的机制之一,是构成突触前成分的感觉神经末梢向它们的中枢靶细胞释放的递质量的减少,降低了突触连接的有效性。长期习惯化则产生长期、深刻的突触功能的变化,使原先有效的突触连接机能遭受破坏,导致运动细胞对习惯化的刺激不再作出反应 。2.敏感化的机制是因为书房了神经递质作用于突出前成分,导致突触传递效能的增强。
15. 长时程增强名词解释:长时程的突触传递效能改变叫做长时程增强。长时程增强与联合型学习名词解释:A.强直刺激单独作用于弱的输入通路不能在该通路诱发LTP,提示必须有足够数量的轴突激活才能诱发LTP,即协同性。B.强直刺激同时作用于弱的和强的输入通路,则在两个通路上均能产生LTP,即联合性。C.强直刺激单独作用于强的输入通路,则只能在强的通路上诱发LTP,而不能在弱的通路上产生LTP,即特异性。
16. 学习与记忆和LTP的关系名词解释:行为学习中海马突触传递可塑性变化及其分布、LTP的保持或改变同记忆的保持或改变之间的一致性、记忆能力与LTP的相关性、学习障碍与LTP变化的一致性 。
17. 中枢胆碱系统和学习记忆名词解释:记忆的贮存与提取同胆碱系统突触效能的逐渐变化有关名词解释:康乙酰胆碱之只有在促使脑内胆碱能效应达到最佳水平是对记忆才有异化作用,当他把胆碱能效应提高到超过最佳水平,则会损害记忆。倒U
18. 儿茶酚胺类递质与学习记忆名词解释:在情绪兴奋状态下释放的肾上腺素对事件的记忆贮存有增强作用。肾上腺素能够增强记忆的巩固。肾上腺素对记忆的影响是间接发挥作用的,中间的环节是葡萄糖。倒U
第六章: 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
语言区:名词解释:1布洛卡区---损伤左半球额叶,产生语言障碍,布洛卡失语症主要是口头语言加工的困难,只能理解简单语言;2威尔尼克区---损伤左半球位于听皮质和角回之间的颞叶后部皮质,表现为理解语言困难。此区与贮存形成语言的声音记忆有关,还对语言的产 的生起到一定的控制作用。3、岛叶、缘上回、角回:
语言系统名词解释::1、概念系统名词解释:包括左右半球许多区域,其功能是表达人与外界接触时的所做、所见、所思、所感,并对此进行分类。人们通过这种方式把物体、事件及其相互联系组织了起来,成为抽象和隐喻的基础
2、形成语言系统名词解释:分布在左半球的部分区域。功能是表达音素、因素组合以及将词进行组合的句法规则。受到大脑刺激时,能把单词组合起来形成要说或写的句子;受到外部听觉或视觉语言刺激时,就对这些语言信号进行初步处理。3、大部分位于左半球,具体定位在大脑的枕-颞轴线上。功能是接受概念,刺激脑内选择使用词语;接受词语,使大脑形成相应的概念。该结构是概念和语言之间的介导系统名词解释:普通名词调节区在后,具体概念调节区在前,动词调节区位于靠近外侧裂上面的额叶区。
语言信息处理的神经心理模型名词解释::包括ABM分别代表听觉和口头语言处理的3个中心,Geschwind对这一模型进行修改,将概念加工 包含了缘上回和角回这些汇聚感觉信息和对词的特征加工的。
复述名词解释::声音—耳朵—通听觉系统加工成神经信号---初级听皮层—高级听皮层---角回;角回是顶颞枕联合皮层的一个特定区域,经过整合后由角回再传到威尔尼克区。文字的声音在威尔尼克区加工后被理解,与文字有关的信号从威尔尼克区经弓状束传到布洛卡区,变成与语言运动有关的密码,再传到指挥器官运动的相应皮质运动区。
朗读名词解释::文字的形象通过视觉信号到达纹状皮质和高度分化的视皮层,信号加工后传到顶枕颞叶交界处的教诲,经过威尔尼克区再由弓状束传到布洛卡区及皮质运动区。
思维互补学说名词解释::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左脑和右脑具有互补优势,二者缺一不可,正是由于各自优势的相互补充,才使大脑的思维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大脑回路学说:名词解释:人的思维之所以是无限的,就是因为脑内数以千亿计的神经元通过突出形成了数目极为庞大的神经回路;每个回路可能与某一思维内容相对应,这样,由于神经回路的数目是巨大的,因而思维的容量也是巨大的。各种思维方式可能与神经回路的构成方式有关名词解释:有的回路是收敛的—神经元按集中原则排列连接,他能不断的摒弃一些次要的信息、集中最主要的信息----与抽象思维有关;有的回路是发散的---神经元按辐散原则排列连接---与联想思维有关、灵感思维有关。
演绎推理的心理模型理论:名词解释:演绎推理是一种类似搜寻反例语义的过程,而不是一种纯粹的语义加工。他与大脑右半球的活动有关。演绎推理的心理模型理论并不反对命题表征,但把命题表征看作某种加工的输入。人们根据这种加工建立起与语言所表述的与情景相符的心理模型----人们在理解语言时就会产生一种与清醒有关的模型,这种模型类似人们所感知或想象的某种事件。演绎推理加工,正像归纳推理和创造性思维一样,是以根据对命题表征的加工而建立并与语言表述的情景相符合的心理模型为基础的。
第七章情绪生理学:
恐惧:名词解释:杏仁核 各种感觉信息汇聚到基底外侧核 中央核发出两条主要的传出纤维名词解释:终纹通路---投射到下丘脑、终纹的床核、伏隔核&腹侧杏仁离心通路----脑干、丘脑背内侧核、扣带回的嘴部。 损毁杏仁核名词解释:过度注意,认知盲,口识倾向,性欲亢奋,情绪改变—恐惧情绪丧失。 杏仁核内的神经元对恐惧性情绪的学习有重要作用。基本原理是经典条件反射。 双通路模型名词解释:丘脑—皮层—杏仁核---高级通路;丘脑—杏仁核---低级通路。意义名词解释::1)能够是杏仁核快速而相对模糊的察觉到环境中的威胁性刺激,并做好准备以便在高级中枢传入与情绪认知有关的复杂神经信息到来时,在其支配下做出适当的反应。2)使杏仁核在新皮层下达的神经信息到来之前,抢先做出反应。
杏仁核作为大脑报警中枢的作用。
愤怒:名词解释:下丘脑、杏仁核、前额皮层/5-羟色胺、雄激素 下丘脑名词解释:防御反应区 杏仁核和部分网状结构通过下丘脑对自主神经系统产生影响,影响情绪。 切断内侧前脑束后部,刺激下丘脑就不再引起攻击性行为。
杏仁核和下丘脑功能高度一致。扣带回与Papez:情绪环路:扣带回和丘脑互相影响。
快乐奖赏机制名词解释::1)内侧前脑束候补的阳性自我刺激反应率最高,原因名词解释:多巴胺神经通路和去甲肾上腺神经通路在此处汇合。2)中脑多巴胺回路是一个奖赏系统。
情绪的生理反应名词解释::按生理系统划分名词解释:躯体运动功能的变化和表情肌的活动名词解释:额肌/三角肌/笑肌、内分泌功能的变化名词解释: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胰岛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加压素、内脏功能变化名词解释:出汗,口干,呼吸加快。副交感神经亢进作用。
测谎:名词解释:心率,血压,血容量,肌电,脑电,皮肤电
心理疾病:名词解释:Mahl名词解释:强调焦虑和恐惧的重要性。恐惧经常地阻止着有机体的行为表现从而引起疾病。
Lader名词解释:强调唤醒和反应特征。心理与生理在机能上同时发生而不是呈现出因果关系名词解释:内向紧张型,交互紧张型,情景型 唤醒程度太高——无反应能力,延续足够长——身心疾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