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语言有几千种,语言不同的人们在一起沟通和了解,存在着很大的障碍。现代社会国际交往繁多,信息量巨大,世界不同语言文字之间的信息交流越来越多,这就迫切需要发展自动翻译,也就是用电脑进行翻译。
80 年代是电脑翻译兴旺发达的时期,并且已发展到第二代。
第一代电脑翻译是半自动翻译,电脑只是起字典的作用。人输入一种语
言和文字,显示器就可以显示出另一种文字的解释,供翻译人员参考。第二代电脑翻译是人助机器翻译系统。一种语言的文章输入到电脑中去,它把句子变成单词,判别词性,查存储在电脑内的语法词典、分析语法,弄清语法结构;最后,电脑把文章翻译成另一种语言的文字,用显示器或打印机输出来。在翻译中,人要帮助解决疑难问题。
近些年来又发展了第三代电脑翻译,它除了有处理文字和语法的部分外,还进行语义内涵分析,弄清文章各句子的相互关系。以达到完全正确地、自动地进行多种语言间的翻译。最近又在发展智能化翻译机器,也就是根据已掌握的知识,能够进行逻辑推理,不但能保证机器翻译完全自动化,而且能够准确地翻译那些修辞色彩浓重,感情丰富的文章。
日本富士通用大型电子计算机组成的自动翻译系统,内装有 5 万条词汇的存贮器,翻译速度每小时 6 万条词,可以翻译英文的科技文献和手册等。美国的怀特公司已研制出英、法、日等 9 种语言的自动翻译系统。其中日英自动翻译系统存储有 5 万条词汇和 2000 多个语法规则,它具有多层次分析功能,译文严谨。
我国 1986 年通过了第一个电脑翻译系统,它可以翻译英语科技情报。过去人工需 20 分钟翻译的资料,这个系统用 1 秒钟就可以翻译出来。
1988 年,中国软件技术公司推出了另一种翻译系统,它是第一个英译汉商品化自动翻译系统,存储词汇 10 万个,词组 6000 多条,英语语法分析规则 3500 条,汉语生成规则 1500 条,译文的准确率达 80%。在 1987 年中国计算机应用展览会上获优秀软件项目一等奖,在新加破、香港等地获得好评。
1992 年 1 月,新型的英汉、日汉机器翻译系统在北京通过了技术鉴定。这一系统的特点是自学能力强,通过人机交互作用,系统可以不断扩充词库,
减少生词量;这一系统还有一个特点,就是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情况,修改和扩充规则及词汇等。
目前,国内外自动翻译正向智能化、小型化方向发展。
日本埃普森公司生产出精巧实用的袖珍电脑翻译机,可将英文读物转译成日文的读物。它的体积与一般的计算器相仿,而且 *** 作简便,只要开动开关,把探头放在报刊和书籍上,以每秒 4 厘米的速度移动,翻译机的显示屏上便显示出翻译成日文的字句,十分直观。
国外也正在发展能说会道的翻译机器。在回 987 年日本筑波国际科技博览会上,日本富士通公司展出了能听会说的翻译机,可译英、法、德 3 种语言,1 小时能译 6 万个单词。
90 年代初期,日本电子公司研究出一种翻译软件,能把原来的语言译成另一种语言。这种电脑翻译机已在东京的戏院、旅馆和机场试用,帮助说英语的人预订机票。
美国新产品与工艺公司研制出一种集听、说、译功能于一体的电脑口译机。当你对着电脑的微型麦克风说一段话之后,它就会自动地译成西班牙文,不但能用扬声器说出来,而且译文也显示在电脑的屏幕上。
翻译机会听就是因为有识别声音的功能。最成熟的早期识别声音的方法是样模匹配法。话筒接收声音信号后,经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变换器变成数字信号,送入电脑中,将它与预先存储的“样板”语音信号进行比较,就可以识别这一输入的声音是什么意思了。输入的语音识别出来后,电脑再进行翻译。口语机翻译是以一组词、一个句子或一段话为单位进行的。目前大型电脑翻译机可以区别出不同声音,识别单词的准确率达 99%。
美国的电报电话公司于 1992 年 3 月宣布将逐步用电脑语音识别装置代替接线员对接长途电话,这种装置已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一个机场试用,于 1994 年关闭了该公司在 21 个州的 31 个接线站。
现在使用新型电脑进行翻译,使其翻译速度大大地提高了。据日本报刊报道,由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研制的翻译系统,由于采用了神经网络技术,实现了迅速翻译,在工作站上 1 小时可翻译 4.5 万个单同。当然,用不了多久,翻译速度会更快。
今天,要在短时间内翻译大量手册和资料,只有选择电脑翻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