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弭兵之会?

什么是弭兵之会?,第1张

什么是弭兵之会?

春秋时期为了消弭战争所举行的会议。春秋时期先后召开过两次弭兵会议。第一次是在公元前579年由宋国执政华元发起的。邲之战以后晋楚有意停战,恰巧华元与楚国的令尹子重、晋国的执政栾武子都有良好的私人关系,他便约合晋楚在宋相会。双方代表在宋都的西门以外签订盟约:“凡晋楚无相加戎”(《左传》成公十二年),双方不再交战。但是盟约订后仅三年楚就背信弃义,挑起鄢陵之战、湛阪之战,结果都败于晋。在春秋中期,广大民众和中小国家都反对争霸战争。晋国大权逐渐为韩、赵、魏、范、中行、智等几家大夫 *** 纵。楚国的王权也日益衰微。因此在湛阪之战以后举行了第二次弭兵会议,史称“向戌弭兵”。向戌是宋国大夫,他代表了中原各中小国家息兵休战的愿望,奔走于晋、楚这两个当时主要争霸国家之间。公元前546年七月,向戌约会晋、楚、齐、秦、宋、鲁、郑、卫、曹、许、陈、蔡、邾、滕等14国,在宋都召开了规模盛大的弭兵会议。会议商定:以晋楚为首,各国共订盟约,不再相互攻伐。晋、楚共为盟主,中小国家对晋楚同时朝贡,齐、秦属于大国,与晋楚只是联盟关系,并不朝贡。在这次弭兵会议上晋楚争当盟主。后经叔向劝告,晋国赵文子决定让步,才让楚国主盟。这次弭兵会议是成功的。在以后的40多年中,中原诸国间的战争减少了,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比较和平安定的社会环境,减轻了战争的灾祸。但是弭兵会议的结果,实际上是晋楚平分霸权,是晋楚两个大国以牺牲中小国家利益的办法谋求暂时妥协。弭兵会议刚一结束,宋国的子罕就批评向戌“以诬道蔽诸侯”(《左传》襄公二十七年),认为弭兵在实质上只不过是一场骗局。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4945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3
下一篇 2022-11-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