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庄王为了谋取霸权于公元前597年在邲地打败晋国军队的一场战争。城濮之战以后,楚国北上受阻,转而向东发展。楚庄王即位以后任用贤能,稳定政局,发展生产,为争霸奠定基础。公元前606年,楚庄王伐陆浑之戎,又率军北上在周的王畿地区炫耀武力,并遣使“问鼎”,即向周王询问象征王权的九鼎之大小轻重,其含意为轻慢周室王权,并显露出夺取霸权的企图。公元前597年楚庄王在孙叔敖的协助下,率大军进攻郑国。围攻三个多月,郑都城破,郑伯肉袒牵羊投降楚国。楚军退兵,与郑签订和约。郑国原是晋的盟国,郑被围时,晋派荀林父为中军主将率军救援。半途听说郑已降楚,荀林父想率军返晋,但是副将先縠逞强好胜,擅自带领一部人马渡过黄河。赵括、赵婴等也率军随先縠而去。中军主将荀林父不知所措,也勉强令晋军主力渡河,试图和楚军决战。楚庄王采纳孙叔敖的意见,一方面让楚军就地驻守以逸待劳,另一方面派使臣主动到晋军求和。荀林父原有议和之意,但先縠、赵括等人从中作梗,挑动楚军出战。在楚庄王亲自指挥下,楚军猛攻,晋军仓皇应战。两军在邲(今河南郑州市东)混战。晋军指挥不灵,士卒没有斗志,争相渡河溃逃,自相残杀又造成不少死伤。楚军大获全胜,收兵驻军于邺。晋军溃不成军,逃过黄河,已损大半。晋军将领不和,军心涣散,导致惨败。而楚庄王却善于采纳正确意见,上下团结,士气较高,取得战争胜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