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过去,面向未来,总结历史,吸取经验。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人民解放军勇敢顽强。他们打了无数的仗,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但在这些战役中,有些战役异常艰难、血腥、残酷。
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伟大的先辈们,他们经历了怎样的困难,始终保持高昂的斗志。
第一名:金门之战。
1949年10月,第三野战军第十兵团第二十八军向金门发起进攻。
因为战役发动得太仓促,渡船被毁,后援很差。经过三天的苦战,全部主攻部队9086人,除少数渡海逃回外,全部牺牲或被俘。这是解放军战争史上建制被破坏最严重的一次战役。
1949年10月24日,新中国成立第24天,解放军28军3个团9000余人渡海进攻金门,展开了金门战役。他们在岛上苦战三天三夜,因支援失败全军覆没,是解放军成军以来唯一一次彻底失败。
我军历史上虽然损失惨重,如湘江之战、河西走廊血战、皖南事变等,但都没有被彻底消灭。1949年前,我军驰骋疆场。
敌强我避,歼灭之;当敌人虚弱的时候,我聚集并消灭他们。
1949年,我军开始进攻海上岛屿,这是一个全新的课题。
在岛屿之战中,胜利意味着彻底的胜利,失败意味着什么都不是。这个战斗特点直到今天依然无可辩驳。
金门战役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金门之战虽然打在一个角落,但影响了全局。
这种影响今天依然存在。
在金门登陆期间,解放军冒着q林d雨在海滩登陆。
第二名:标志军之战。
1936年底,为贯彻宁夏战役计划,红军第四军渡过黄河,组建了西路军。
在几个月的战斗中,青海优势军阀马家军被围困,由于战略失误,苦战,最后全军覆没。军队两万一千多人,死了一万多人,被俘六千多人,剩下的大部分都逃跑了,最后赶到新疆的只有四百多人。
1936年10月10日,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红军主力在西北的集中,形成了跨黄河发展,称霸西北的战略局面。
一心灭共的蒋介石担心东北军、西北军和我党形成抗日蒋介石的“三位一体”局面,因此对红军主力向西北集中忧心忡忡,坐立不安。刚处理完“两广事变”,就赶到西北“剿共”。
根据双方的情况,中共中央中革军委决定提前实施宁夏战役计划(即占领宁夏和河西,打通与苏联的联系,先造成西北地区的抗日局面)。红四方面军总指挥部根据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决定将30军派遣到靖远大路子,秘密造船,侦察渡江点,准备渡江的各项事宜。造船任务由30军政委李先念组织实施。
西路军与马步芳一伙生死与共。
第三名:皖南事变。
1941年1月,新四军军部及两个纵队在皖南被国民党军8个师围攻。经过10天的战斗,除突围的2000人外,全军有9000多人阵亡或被俘。
军长叶挺被俘,政委项英牺牲。1941年1月4日,皖南新四军直属部队等9000余人在叶挺、项英等领导下开始北移。
1月6日,部队到达皖南泾县茂林时,突然遭到国民党7个师约8万人的袭击。四方面军奋勇作战,激战7昼夜,最终因兵力悬殊耗尽d药。除傅率二千余人突围,少数被俘,大部分壮烈牺牲。
军长叶挺被俘;副司令员项英、参谋长周子昆突围后阵亡;政治部主任袁去世。这就是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国民党第二次反共高潮的顶峰。
新军高呼口号,准备与敌人战斗到底。
第四名:败给怀玉山。
1934年底,方志敏率红十军北上,在江西怀玉山被几十个国民党团围困。最后,他耗尽了d药,被摧毁了。全军两万多人,只有一千多人,脱颖而出,方志敏和团长刘畴西被俘牺牲。
1934年11月以后,由军政委员会主席方志敏、军长、政委乐率领的闽浙赣苏区红十军和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红七军),根据中央军区和中央军区关于打击国民党军队追击和发展新苏区的指示,在皖浙赣进行了近两个月的战斗。虽然对国民党军队造成一定打击,但减员超过1/3。
1935年1月12日,红军第十兵团到达浙江开化县杨林时,国民党军第四十九师、第一补充旅、第二十一旅、浙江保安第五纵队已抢占有利地形,包围了红军。
16日,方志敏随先头部队到达闽浙赣苏区附近的岗头地区后,鉴于主力部队还在后面,决定与军团主力留守,先头部队移动。
当晚,军团参谋长粟裕率先头部队突破敌人封锁线,乘国民党军队包围不彻底之机,进入闽浙赣苏区。方志敏、刘畴西等率领的主力军团。未能通过国民党军龙首的封锁,被分割包围在怀玉山地区。
红军官兵不畏强暴,浴血奋战,给国民党军队造成了巨大损失。然而,由于寡不敌众,他们耗尽了d药。除少数人大包围,转战闽浙赣苏区或皖南外,多数壮烈牺牲,方志敏、刘畴西被俘,怀玉山战役失利。
方志敏、刘畴西被俘后,于8月在南昌英勇牺牲。突破闽浙赣苏区的红十军先头部队,组成前进师,转战闽浙赣边区继续斗争。
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急于突围。
第五名:转移阶段五战。
1951年5月,抗美援朝五次战役结束后,志愿军开始北移。
由于轻敌,掩护计划不彻底,很快遭到美军反击,被敌人暂时困住。
后来主力脱险,但第三兵团60军180师损失大半,几乎全军覆没。
由于第五次战役提前发动,准备相当仓促,战役中歼灭敌人的企图太大,进攻纵深太远,志愿军伤亡很大。
虽然整个战役消灭了8.2万敌军,但中朝损失了8.5万,其中志愿军损失了7.5万。
仅转移阶段就有两万多人失踪,一万七千多人被俘。
在志愿军子d用光的情况下,与美军进行肉搏战。
第六名:血战湘江。
1934年11月,中央红军长征,在湘江上与国民党军队激战。经过6天的浴血奋战,红军抢渡湘江逃跑,但这一仗损失了3万多士兵,全军由长征之初的8.6万人减少到不足3万人,损失惨重,而全军覆没的只有7000人,有全军覆没的危险。
湘江战役以红军的灾难性胜利而告终。
红军官兵8.6万人,死亡失踪约3.1万人,被俘约6000人。庙后的红八军已经不存在了。湘江东岸,红三军团第六师第十八团和红五军团第三十四师全军覆没。湘江之战剩下的各部只有不到一半准备。小夜曲警官。红军大大减少了。
自离开苏区,突破历次封锁线以来,红军的损失如下:
第一次封锁损失3700多人;
第二次封锁损失9700多人;
第三次封锁损失8600多人;
第四次封锁,即湘江之战,
共损失近3.8万人,主要是骨干作战部队。
红军警卫队奋力阻挡国民党军队。
第七名:四平保卫战。
1946年4月,东北民主联军与国民党军队为保卫四平而战。
国民党军在苏区撤退区的大举进攻,迫使中共中央迅速部署四平保卫战。
根据毛泽东的一系列命令,林彪主持召开东北民主联军司令部特别会议,研究四平防御计划。
为了实现的战略意图,林彪决定迅速调遣东满、南满、西满部队向四平以南集结,准备在四平与杜集团展开总会。
坚守一月,歼敌一万,损失八千,被迫撤退,被国民党军队追击千里,一直开到松花江。
四平之战虽然以民主联军的失败而告终,但四平内外的封锁破坏了国民党军原定于1946年4月2日占领四平的计划,成功地为友军占领黑龙江重要城镇争取了时间,为巩固后方根据地奠定了基础。
东北民主联军向敌人开火。
第八名:西府之战。
1948年4月,西北野战军向宝鸡发起进攻,拿下多个城市。但国民党军迅速组织反击,解放军被困。转战一千多里,包围圈凸显,尴尬至极。这场战役消灭了两万敌军,伤亡一万五千人。
这一仗,西北野战军转战1000余里,深入国军后方,乃至重点城镇,歼灭了国军部分有生力量,间接使胡宗南撤出延安,革命圣地重回人民怀抱。
西野官兵历经磨难,终于从宁县进入陕甘宁边区,终于摆脱了被胡、马夹击的被动局面。
西府宝鸡战役结束,西野损失1.5万人,国民党胡宗南、马家军损失约2万人。我军虽然损失少,但对并不富裕的他们来说,确实是个不小的打击。
不仅战役目的没有达到,整个西野一度在胡、马二师几近恐慌。难怪彭会永远记得这一仗。
西北野战军向敌人发起了进攻。
第九名:广昌之战。
1934年4月上旬,第五次反“围剿”第三阶段,蒋介石集结11个师,兵分两路进攻中央苏区的门户广昌。广昌之战于4月10日打响,28日凌晨结束。最后红军被迫撤退,广昌失守。
第五次反围剿时,红军第一、三、五、九团在江西广昌筑起街垒,阻挡国民党军进攻。
经过18天苦战,被迫放弃广昌,伤亡5093人,歼敌仅2626人,其中红三军团死伤2705人,约占全军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广昌战役中,中央红军采取处处设防、节节抵抗的战术,以弱胜强,与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在固定阵地上作战。结果,在18天的战斗中,虽然有2626名俘虏死伤,但仍有5093人死伤,约占参战总人数的五分之一。
其中红一军团伤亡2705人,约占红一军团总人数的四分之一。
这是红军历史上最典型的阵地战和消耗战。
红军冒着炮火增援阵地。
第10名:南马、临朐之战。
1947年10月,华东野战军与国民党军在南马、临朐激战。
南马战役和临朐战役是华东野战军内线部队在战略进攻前夕组织实施的两次攻坚战。
但在战略计划具体实施过程中,解放军连续进攻十天,未能攻克两地,伤亡五万余人,歼敌仅两万人,被迫撤退。
临朐战役,8师损失4000余人,俘虏500余人,主要是309团1营、2营。
增援全8师、全64师、全25师,伤亡1000人左右。
解放军第27军(原华野第9纵军)的军事历史总结战败的主要原因是:
一是战术上,未能彻底解决打母堡和踩炮的配合问题。
二是其政治工作力量不够,特别是新解放战士的思想没有得到很好的改造和巩固。
第三,天气条件影响很大。在南马、临朐战役中,天天下大雨,给我军的运动、进攻、粮食d药供应和休整造成了很大困难。
解放军迅速集结部队准备进攻。
经过无数次血与火的考验,中国人民解放军从未屈服,依然勇往直前,为国家和民族英勇战斗!
向伟大的人民军队致敬!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