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流行语你知道几个

十大流行语你知道几个,第1张

十大流行语出炉哪一个击中了你(2021最喜欢的流行语)

睡前聊一会儿,梦里有个世界。你好,听众。

12月8日,《像话一样说话》公布了2021年十大流行语。从几千个词中,爬出了十个“最流行”的词,这种现象本身也“流行”了一段时间。网友们乐得刷屏,“小康”、“鸡宝宝”、“平躺”、“破防”等热词似乎一针见血。各种让人兴奋、焦虑或迷茫的个人场景一闪而过,编织出一件标志着2021的礼服...

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特点是,流行语正在跨越“庙堂”和“江湖”,跨越代际和地域的藩篱,彼此越来越熟悉。比如“百年巨变”、“小康”、“赶考”等时政词汇入选今年“流行语”,虽然并非源于2021年,可见其在民众中的受欢迎程度。但网络语言的流动也很活跃,如“野消费”、“鸡宝宝”、“躺平”等,都源于网民的网上互动和调侃。它似乎不符合语法规范,但它像野火一样传播,在咸宜老少都很流行,甚至出现在主流媒体上。语言就像一股活水,在不断的流动中被代谢、沉淀、流失。

过去,语言的变化大多来自于知识阶层的创造和提炼,而现在则是大众参与下的创造力的表达和进化。比如原本是网游用语的“破防”,引申为心理防线被突破,“平躺”即平躺,成为无为、不努力的人生态度的写照。这些生动的表达,甚至是无意识的创造,形成了一种被关注的社会现象,由点及面刷新着文化景观。正是在顺畅良性的互动中,语言帮助凝聚社会共识,彰显中国活力。

有意思的是,有些流行语是接连发生的相关事件,其问题导向揭示了深化改革的路径。如“鸡宝宝”“双减”。人们用“打鸡血”来调侃某种疯狂痴迷的状态。近几年激烈的升学竞争,让很多家长逼着孩子补课做题。近乎疯狂的育儿方式简称“鸡宝宝”,让父母和孩子身心俱疲。之后流行的“双降”是决策层针对“鸡宝宝”现象的政策“良药”。今年7月,《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发布,立竿见影,给每一个中国宝宝和家长带来了积极影响。”双降”当之无愧地被选为流行语。流行语记录了宏观政策在微观生活中的投影,让我们触摸到每一次变化背后的发展脉搏。

如今,年终总结流行语已经成为一个传统的“节目”。经过多年的积累,也算是一座穿越时空的词语之城空。它不仅具有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的深刻意义,而且是观察社会心态变化的独特视角。

让我们回到8年前,简单回顾一下那个时候的流行语。2013年,八项规定持续发力,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十八届三中全会具有划时代意义,奏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强音。当时《咬文嚼字》编辑部公布的“十大流行语”,既包含了“反击”和“赞美”的希望,也逃脱了“奇葩”和“土豪”的焦虑。但在这些词中,“中国梦”排在第一位。作为主流话语,它包含着对每一个平凡的梦想,每一个小小的成功,每一个热切的声音的尊重。草根话语序列被热切接受和延伸——“生日有人陪,哭了有人听,是我的‘中国梦’;“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生活不仅在眼前,还在远方”……一个个小梦想的叠加,形成了实现中国梦的磅礴力量。

如今,从“中国梦”的提出,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流行语的迭代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步的足迹镌刻在“长城”二字上。因为时代在变,国家在发展,流行语获得了不断生长更新的沃土。从这个意义上说,了解一点,盘点一下流行词,其实就是浏览一份口述记录,为正史填空,为民间的声音留下印记。

正是如此:寺庙河流不远,古今一字可见。

:979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无所有权及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01673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4
下一篇 2022-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