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然后北洋军阀时期,1928年蒋介石建立政府,都算中华民国,1949年中华民国结束。所以是1912-1949年。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成立的国家名称和国号。简称中华民国。民主共和国位于亚洲东部,东临太平洋,成立于1912年,是二战的主要战胜国,也是联合国的五个主要创始成员国之一。那么中华民国是怎么建立的呢?
中华民国是从清朝末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PRC)成立的国家名称和国号。简称中华民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大动荡、大变革的时期,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
中华民国的建立不同于中国以前的君主政体。这是一个通过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斗争建立起来的共和国家。19世纪末,由于清王朝的腐败和资本主义列强的深度入侵,特别是甲午战争的失败,中国陷入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民正在寻找救国的道路。随着资本主义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和西方政治理论的传播,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以孙中山为首的一批仁人志士首先选择了革命救国的道路。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促进中国协会,提出了推翻清朝,建立联合政府的主张。星晖的活动从一开始就不同于传统的王朝更替模式,具有新的时代特征。但孙中山的创举在当时并不能被广大群众所理解,追随他的人只有一百多人。1898年,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起的维新变法的失败,以及随后的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的入侵,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社会各阶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要救中国,必须推翻清政府。于是,孙中山发起的反清革命迅速发展成为一场广泛的社会运动。20世纪初,中国出现了一批公开或秘密的反清革命集团。湖南有黄兴组织的华兴社,江浙有蔡元培为首的光复社,湖北有科学补习社,四川有巩强社,安徽有王越社,广东有群智社。包括钟惺回族在内的这些小团体,在组织形式上大多受传统秘密结社的影响,彼此之间缺乏联系。他们的反清起义或斗争一个接一个失败,他们的领导人一个接一个逃往国外。
革命的挫折并没有让小团体的领袖们灰心丧气,相反,他们得到了反思、重组和团结的机会。由于孙中山和黄兴的共同倡导,流亡日本的革命党于1905年8月20日在东京成立了同盟会。成员包括10名来自玉笙的革命者。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全国性政党。孙中山当选总理,黄兴掌管行政部。模仿西方资产阶级政党建立的统一党,用一套激进的民主纲领,把小团体参差不齐的政治水平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个纲领是孙中山提出的“驱逐鞑靼人,恢复中国,建立中华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又进一步阐述为以民族、民权、民生为内容的三民主义。该联盟还宣布,在未来的中华民国:“所有公民都平等地拥有参与政治权力的权利。总统是由人民选举的。中华民国宪法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的成员组成的,大家都会遵守。敢有帝制者,必遭天下攻。”这个共和国的蓝图对长期受封建君主国压迫的中国人民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同盟会成立后,出版《人民日报》等书报,揭露以慈禧太后为首的清政府的罪行,抨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鼓吹的君主立宪制,鼓励民众加入革命行列。经过康、梁之争,反清革命思想深入人心。同时,同盟会在南方一些省份组织了共产党和新军的起义。武装起义推翻清朝是同盟会推动革命运动的基本策略。从1906年的平六一起义到1911年4月的黄花岗起义,革命派如法炮制,先后发动了十余次武装起义。这些起义虽然一次又一次打击了清朝,显示了资产阶级革命派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但由于其单纯的脱离群众的军事冒险倾向,并未能从根本上威胁清政府的统治。但起义的不断失败使部分革命者产生了消极情绪,成为同盟会上层解体的重要原因。
真正的下层革命,绝不是简单的少数英雄的成就,而必然伴随着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觉醒。20世纪头十年,中国社会剧烈动荡,城乡人民自发的反抗斗争一浪接一浪,此起彼伏。北方各省经常发生人民起义。长江中下游连年灾荒,饥民涌入城市,米荒时有发生。为了抵抗革命,缓和人民的不满,清政府采取了各种新政:训练新军,兴办学校,设立省咨议局,实行预备立宪,等等。1908年底,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去世后,年仅三岁的溥仪继位,父亲载沣监国。在风雨飘摇的清政府,内部冲突日趋激烈。载沣流放北洋新军首领袁世凯,组织皇室内阁,企图将军政大权掌握在满清亲贵集团手中,引起了立宪士绅官员和北洋军将领的普遍不满。1911年5月,清政府下令实行“国有铁路”。所谓国家所有,就是夺取私人铁路的权力,转售给列强,却拒绝归还商人收取的股份。这种掠夺性的措施引起了广泛的公愤。在与铁路权益密切相关的立宪派士绅和革命派的鼓动下,全国范围内的护路风潮很快兴起,其中川汉铁路经过的四川最为激烈(见四川护路运动)。当清政府从湖北派遣新军到四川镇压人民时,武昌新军中的革命党人乘机于1911年10月10日起义,一举攻占总督衙门,并迅速收复汉口和汉阳。新军团练领袖李、和立宪派领袖唐华龙都参加了革命。李升任湖北军政府总司令。军政府宣布中国为中华民国,主权在民;号召各省响应革命,推翻清政府。
武昌起义震动了全国。各省的革命者发起了新军队、社会党派或商会的起义。原本反对革命的各地立宪派士绅和商人,大多顺风顺水,转向共和,将自己控制下的省咨议局变为独立机关。清政府的官员有的弃职逃命,有的被迫表态支持独立。武昌起义后一个多月,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上海、江苏、贵州、安徽、浙江、广西、广东、福建、四川等省相继宣布独立,清朝统治呈现分崩离析之势。12月2日,革命军攻占南京,长江上下游革命军会师,南方各省全部收复。湖北和上海的海军政府都主张成立临时中央政府。11月30日,在汉口英租界召开省代表会议,决定在临时政府成立前,由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政府职权,并通过了《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会议还决定,临时政府应设在南京,那里将举行总统选举。革命党领导人经过反复协商,主张推举刚从海外归来的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2月29日,十七省代表在南京选出临时大总统,每省一票,孙中山以十六票当选。李被选为副总统,留在武昌。1912年元旦,孙中山以中华民国名义宣誓就职,采用公历。民国元年1912年,五色旗为国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友提供,文中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服务,不拥有所有权并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发现本网站涉嫌抄袭侵权/非法内容,请发邮件举报。一经核实,本网站将被立即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