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哪里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哪里,第1张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哪里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出自《淮南子·氾论训》。《淮南子》又名《淮南鸿烈》,作者是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西汉时期思想家、文学家,初封阜陵候,文帝时期被封淮南王,武帝时期因谋反案自杀。他好读书鼓琴,是世界上最早尝试热气球升空者,也是中国豆腐的创始人。



《淮南子·氾论训》据《汉书·艺文志》云:“淮南内二十一篇,外三十三篇”,颜师古注曰:“内篇论道,外篇杂说”,现今所存的有二十一篇,大概都是原说的内篇所遗。据高诱序言,“鸿”是广大的意思,“烈”是光明的意思。全书内容庞杂,它将道、阴阳、墨、法和一部份儒家思想糅合起来,但主要的宗旨倾向于道家。《汉书·艺文志》则将它列入杂家。



作者简介

刘安,汉高祖刘邦之孙,淮南厉王刘长之子。文帝8年,刘长被废王位,在旅途中绝食而死。文帝十六年,文帝把原来的淮南国一分为三封给刘安兄弟三人,刘安以长子身份袭封为淮南王,时年十六岁。他才思敏捷,好读书,善文辞,乐于鼓琴。他是西汉知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奉汉武帝之命所著《离骚体》是中国最早对屈原及其《离骚》作高度评价的著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28774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7
下一篇 2022-12-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