诔文:文体名,又称“诔辞”“诔状”“诔词”等,哀祭文的一种,叙述死者生平,相当于如今的致悼辞或哀悼文章。诔,本义乃叙述死者生前事迹,表示哀悼,亦即为谥法所本。
诔文起源于西周的赐谥制度,最早有记载的诔,是《礼记 檀弓上》,现存最早的诔辞,为《左传·哀公十六年》所载鲁哀公的《孔子诔》。
该文体起源于先秦,是丧祭命谥诔辞与铭颂结合的产物;定型于汉,形成为述德和写哀两方面和先述德后写哀的四言句式;魏晋以后趋于繁荣,以颂扬的笔调叙述死者的生平事迹,以回忆的方式寄托自己的哀思;唐以后逐步向骚体、长短句过渡。
在文学史上,诔文可谓是两汉魏晋文人较多采用的一种文体形式,其体式也随着时代而不断演进。诔文的作谥职能不断弱化,具体体现为所诔对象的非事功化以及作者和所诔对象关系的私人化。这导致了诔文述德内容的改变。由于社会思想开明,文学观念加强,哀祭文除为王公贵族歌功颂德之外,也出现了一些悼念骨肉、悲痛身世的至情文字,大大增强了这一文体的抒情气息。
魏晋以后的诔文趋于繁荣,与此同时,由辞赋派生 出来的哀辞、吊文,由颂神式祝辞衍生 出来的散体哀祭文也相继出现。这一时期此类体裁的著名的代表作,诔辞有曹植的《王仲宣诔》、阮籍的《孔子诔》、潘岳的《马督诔》、颜延之的《陶征士诔》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