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第1张

每逢佳节倍思亲的上一句和下一句是什么

“每逢佳节倍思亲”上一句是“独在异乡为异客”,下一句是“遥知兄弟登高处”。
 

诗句出自《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是唐代诗人王维创作的诗歌。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全诗及译文: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独自在异乡做异乡来的客子,每遇到佳节就加倍思念亲人。

遥想兄弟们今天登高的地方,遍插茱萸时会想到少了一人。
 

词句注释:

九月九日:即重阳节。古以九为阳数,故曰重阳。忆指想念。

山东:王维本太原祁人,后迁居于蒲(今山西永济),蒲州在函谷关与华山以东,所以称山东。

异乡:他乡,外乡。 为异客:作他乡的客人。

佳节:美好的节日。

登高:古有重阳节登高的风俗。

茱萸(zhū yú):即草决明,一名越椒,芳香植物。古时人们认为重阳节插戴茱萸可以避灾克邪。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赏析:

这首王维少年时期创作的抒情小诗,和他后来那些富于画意、构图设色非常讲究的山水诗不同,写得非常朴素。但这首诗却有着强烈的打动人心的力量,尤其是对作客他乡的人们。这种力量,首先来自它的朴质、深厚和高度的概括。
 

此诗写出了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诗一开头便紧切题目,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接着诗一跃而写远在家乡的兄弟,按照重阳节的风俗而登高时,也在思念自己。全诗诗意反复跳跃,含蓄深沉,既朴素自然,又曲折有致,其中“每逢佳节倍思亲”更是千古名句。


创作背景:

此诗原注:“时年十七。”这说明此诗是王维十七岁时的作品,诗因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作。王维当时独自一人漂泊在洛阳与长安之间。九月九日是重阳节,中国有些地方有登高的习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6410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9
下一篇 2022-12-0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