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盖弥彰”指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它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左传·昭公三十一年》。
“欲盖弥彰”的用法:
“欲盖弥彰”在句中可作谓语、宾语、定语。成语含贬义。
“欲盖弥彰”的出处:
出自《左传·昭公三十一年》“或求名而不得,或欲盖而名章(通“彰”),惩不义也”。句子翻译为,有的人, 求名声但得不到史书的记载;有的人, 要隐名埋姓反而名闻于当今之世,这是惩罚不义的人。“欲盖而名章”后演化为成语“欲盖弥彰”。
“欲盖弥彰”的运用示例:
1、宋代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现十六年》“或畏人知,横加威怒,欲盖弥彰,竞有何益!”
翻译:或(有的人)畏(害怕)人(别人)知(知道,了解),横(迫切)加(行使)威(威胁)怒(愤怒),欲盖弥章(遮掩事情真相) ,竟(到头来)有何益(有什么意思呢?)
2、巴金《关于〈家〉》(十版代序)“但是声明是没有用的。在别人看来,我屡次声明倒是‘欲盖弥彰’了。”
3、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二章“弄得这个不算太屈服的老百姓想说又不敢说,不敢说又忍不住要说,吞吞吐吐,欲盖弥彰。”
4、闻一多《画展》“与其欲盖弥彰,倒不如自己先认了。”
“欲盖弥彰”的典故由来:
春秋时期,齐国大夫崔杼掌握着齐国的军政大权。后来他去吊唁齐国棠邑大夫棠公,迷恋上了棠公的妻子棠姜,便不顾众人劝阻,娶其为妻。同时,齐庄公很好色,他明知棠姜已改嫁崔杼,仍和她私通。崔杼知道后,便借口有病不上朝。庄公乘探视崔杼之机私会棠姜。 崔杼便设计将他杀了,并立景公为齐国国君,自己当上了丞相。
齐国负责撰写国史的人比较正直。他不顾崔杼多次暗示,以一个厌万史家的角度,据实记述,写道:“崔杼杀了他的君主”。这可是一恶不赦之罪,会被天下人所耻笑。
崔杼一看恼怒万分,于是就杀了那个史官。可他不知道“欲盖弥彰”的意思。继任的史官同样如此,秉笔直书。崔杼又想,既然杀一个不能堵住你们的嘴,又何妨再杀一个,就不信史官们不怕,于是他把这个史官也杀了。
可是第三任史官仍坚持原则,崔杼也知道杀人解决不了问题,只好就此作罢。
“欲盖弥彰”的成语寓意:
“欲盖弥彰”,形容那种想掩盖坏事的真相,结果反而更明显地暴露出来的行为。人生路漫漫,犯错误在所难免。犯错不要紧,重点是应当知错能改,而不是想方设法去掩饰罪行,最终一错再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