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闾左谪戍渔阳中的“发”意思是发配,征用,征发。
整句为“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意思是秦二世元年七月,朝廷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九百人驻扎在大泽乡。
词句注释:
二世元年:即公元前209年。秦始皇死后,他的小儿子胡亥继位,称为二世。
闾(lǘ)左:指代贫苦人民。古代二十五家为一闾,贫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
適(zhé)戍:强迫去守边。
適:通“谪”。
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
该句出自《陈涉世家》,是汉代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列于《史记》第四十八篇,是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的传记。
此文以陈胜、吴广的活动为线索,详细地记述了陈胜起义的全过程,以及相继而起的各路起义军的胜败兴替,描述了起义军的浩大声势,肯定了陈胜在反抗秦王朝统治斗争中的功绩。同时,文章也论述了陈胜起义最终失败的原因:起义领袖缺乏指挥全局的能力、自身蜕化、用人不当,导致起义军内部离心离德。全文运用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等多种技巧来塑造人物形象,生动真实地再现了这一场斗争的历史图景。
创作背景:
司马迁《史记·太史公自序》云:“桀纣失其道而汤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陈涉发迹,诸侯作难,风起云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发难。作陈涉世家第十八。”意思是说桀、纣丧失王道而汤、武兴起,周失其王道而《春秋》一书问世。秦失其为政之道,陈涉发起反秦义举,诸侯相继造反,风起云涌,终于灭掉秦朝。天下亡秦之端,始于陈涉发难。于是作《陈涉世家》第十八。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