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上公讳是指死去的尊长的名字。
农村的习俗中有“为尊者讳,为亲者讳”的说法,意思就是家族中如果有特别有成就的人,后世人都要注意避讳,就算没有什么大成就,仅仅是亲人长辈,也要避讳。墓碑上写上“讳”字表达的是子孙后人对亲人的尊重和敬仰,所以一般的碑文上常见“讳”字的身影。
国讳:
指举国臣民(包括皇帝)都必须遵循的避讳;本指皇帝及其父祖名字,故又称君讳、公讳。后来扩大,讳及皇后及其父祖的名字、皇帝的字、前代年号、帝后谥号、皇帝陵名、皇帝生肖等等。也指国丧。《宋书 萧思话传》:“下官近在历下,始奉国讳。”
圣讳:
即“为贤者讳”,亦即对封建社会所推崇的圣人贤者的名讳。圣讳并不像国讳、家讳那样严格、那样广泛。在封建时代,既有朝廷规定的圣人讳,又有人们自发的为圣贤避讳。圣讳各朝略有不同,一般有孔子、孟子、老子、黄帝、周公等。汉以后皇帝之名有时也称圣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