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长沙上片写了哪些意象

沁园春长沙上片写了哪些意象,第1张

沁园春长沙上片写了哪些意象

意象:湘江,橘子洲,万山,枫叶,江水,船只,鹰,鱼,同学少年等。作者通过对景物的正面与侧面描写,结合视觉听觉感觉,抓住景物的特点。对其进行了描述。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秋景图,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由谁主宰的问题。

创作背景:《沁园春·长沙》是毛泽东于1925年晚秋,离开故乡韶山,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的途中,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时所作。其时,作者面对湘江上美丽动人的自然秋景,联想起当时的革命形势,写下了这首词。

全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表现了词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

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38571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0
下一篇 2022-12-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