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是否可以(做成事)。即人不讲信用是不行的。出处:《论语·为政》,原文: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基本释义:孔子说:“人如果失去了信用或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还可以做什么。就像大车没有车辕与轭相连接的木销子,小车没有车杠与横木相衔接的销钉,它靠什么行走呢?”
出处:《论语·为政》解读:《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信,诚也”。信,即守承诺、讲信用。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在《论语》中,孔子多次谈到“信”。
“信”是一种态度。守天道是天经地义的,应该信守,所谓“无信不立”。孟子说:“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信”是一种践行行为。尽管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行为本身的结果不能完全吻合承诺,但也不能偏离太远,古人常提倡“多做少说”,道理也许有这方面的原因,“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都是无法收回的,因此要避免这种尴尬局面的出现。
有一个成语叫“食言而肥”,说的是春秋鲁国有一位大臣叫孟叔伯,惯于食言,在鲁哀公举办的一次宴会上,他想让大臣郑重出丑,就说:“郑先生怎么越来越肥呀!”,没想到郑重回答:“食言而肥”,意思是说,我老不遵守“信”,总是食言,故而越来越胖了。“信”是一种人际关系。人们常用“一诺千金”来衡量“信”的价值,其实,何止千金,“信”值一个人的一辈子;“信”是人际联系的纽带,没有了“信”,谈不上有效的合作,“狼来了”典故中的那个孩子视“信”为玩物,结果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