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联:“惟楚有材,于斯为盛”。相传清代嘉庆年间,书院进行大修,完工之后,门人请山长(院长)袁名曜撰写对联。袁名曜以“惟楚有材”嘱诸生应对,众人苦思不得结果,贡生张中阶至,脱口答道:“于斯为盛。”这幅名联就此撰成,书就悬大门。
此联为流水对,上联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惟楚有材,晋实用之”;下联出自《论语·泰伯》:“唐虞之际,于斯为盛”。很多人对这副对联有误解,认为湖南人口气大。但“惟”在这里作发语词,没有意义。意思是说楚国(特指湖南)人才众多,而书院尤为兴盛。这副对联简约有力,气势非凡,是岳麓书院千年以来人才辈出的真实写照。早在南宋初期,书院形成了当时理学中较为兴盛的湖湘学派,出现了以张栻为代表的湖湘学派人才群体。
1916至1919年间,青年毛泽东数次寓居岳麓书院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寻求救国救民的真理。此后,大批岳麓师生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中,如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谢觉哉、周小舟等,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