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天降下的灾害还可以逃避;自己造成的罪孽可就无处可逃。多被引用自作自受时的感受。 也可以理解为:人的命运是可以改造的,所以“天作孽,犹可违”,但是自己不上进,就是“自作孽,不可活”。
孟子曰:“仁则荣,不仁则辱。今恶辱而居不仁,是犹恶湿而居下也。如恶之,莫如贵德而尊士,贤者在位,能者在职。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诗》云:‘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此下民,或敢侮予?’(1)孔子曰:‘为此诗者,其知道乎!能治其国家,谁敢侮之?’今国家闲暇,及是时,般乐怠敖(2),是自求祸也。祸福无不自己求之者。《诗》云:‘永言配命,自求多福。’(3)《太甲》曰(4):‘天作孽,犹可违(5);自作孽,不可活。’此之谓也。”
【注释】(1)出自《诗经?豳风?鸱鸮》。桑土(dù): 桑根。(2)般(pán)乐:般通盘,游。游乐。(3)出自《诗经?大雅?文王》。(4)《太甲》:此篇出自《尚书》,失传。(5)违:避。
【译文】孟子说:“仁会得到荣耀,不仁就招耻辱。今有人厌恶耻辱却又安居于不仁,犹如厌恶潮湿却又安居于低洼湿地一样。如果真的厌恶耻辱,就不如崇尚道德,尊重士人,使贤人在位,能人在职。国家安闲适暇,趁此修明政事刑法。即使大国也会怕它了。《诗经》说:‘趁天气没阴雨,剥取桑根拌上泥,窗洞门户细修葺。从今下边民众,谁再敢欺侮我?’孔子说:‘做此诗的人,懂得道啊!能治理好他的国家,谁还敢欺侮他?’如果国家安闲无事,趁此时留连作乐,怠惰傲游,是自找灾祸啊。祸福,无不自找得来。《诗经》说:‘永思顺应天命,自求多福。’《尚书·太甲》说:‘天作孽,还可避;自作孽,不可活。’就是这个道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