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明王朝的统治,形成了比较安 定的政治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弊:皇权高度集中, 地方政府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不能广泛吸纳建议,容易形成专权决,出现偏颇策,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给明朝的统治埋下了危机。
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是为了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强化皇权。明朝皇权的加强只有在其后的清朝能够超越,纵观有明一代,既没有像两汉一样受制于外戚,也没有如同李唐一般内受制于宦官,外困于军阀,更没有出现过一例权臣废立之事,这无疑是废除丞相带来的稳定——在内阁、宦官、部院相互制衡的同时,皇权也相应得到了加强。。
其次自元以后,中国的地方势力逐渐削弱,中央集权日益加强,每次国家动荡也是迅速完成了改朝换代,并没有形成历史上常见的大分裂阶段。就如开篇所说中国历史权力的斗争主要有两条一条是皇权与相权的制衡,一条则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对抗,当中央集权的地位逐渐不可动摇,那么焦点必将来到皇权与相权的斗争,可以说皇权的独大是封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丞相的废除确实导致其后明代诸帝在能力各不相同的情况下,权力真空,引起内阁与宦官,内阁与部院之间的党争,以至于行政效率低下。
但是内阁的设置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丞相的废除所带来得一些政务上的困扰,即使君主怠政,内阁协调下健全的文官体系也能维持国家的运转。结合历史实际情况,以内阁制为首的政府体系经历了276年的风雨之后,接受了人口增长、经济发展、城市扩大、白银输入、通货膨胀的考验,也最终消除南倭北虏的外患,甚至在地理大发现时期来临之前进行了大量的海上冒险,考虑到中国作为当时世界上经济体量最大、面积最广、人口最多的国家。笔者引用剑桥明代剑桥史中的一句话做出评价:“很难想象,明代的中国人能设想出一个更令人满意的政治体制。考虑到它所面临的客观环境,明代政府总体来说应该算是同时代世界上最成功的的庞大政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