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词没有下一句。成语“同流合污”是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出处是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孟子·尽心下》。
成语故事
孟子有个弟子叫万章。有一天,孟子与万章讨论孔子为人处世的准则。因为当时人们对这个问题都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诸侯群雄争霸中,各国国君都找有学问的人去为他们担当顾问。于是如何为人处世就成了人们讨论的焦点。
万章认为,既然孔子一生中一贯主张实行中庸之道,那么对于言行过于激烈,有违中庸准则的人就应该持反对态度。但《论语》中却记录了孔子受困陈国,怀念言行偏激的人的事情。于是,万章不解地向老师孟子请教说:“孔老夫子在陈国时,曾一度思念鲁国那些行为比较狂放的人。我真不理解这是为什么,请老师为我解释一下 。”孟子听了万章的话,知道他是真想将这个问题弄明白,便对万章说:“狂放的人在讲话做事时确实有时把握不住分寸,往往显得过火,但我们在看到这一点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另外一个方面,那就是,这些人的精神都是积极向上的。当然,我们能与言行都恰到好处的人交朋友是最好不过了。只可惜生活中这样的人太少了,所以我们只好退而求其次,与那些言行狂放的人做朋友。”
孟子认为自己已经将孔子怀念狂放行为的人的事说清楚了,便接着闸述孔子交朋友的标准:“孔老夫子只接触三种人,第一种是言行符合中庸的人,第二种是狂放的人,第三种是不做坏事的人。那么,你知道孔老夫子最痛恨和最瞧不起的是什么人吗?”万章听了摇摇头。盂子接着说:“那就是好好先生。这种人,即使从孔子的家门口经过而不去看他,他事后都不会感到任何遗憾。”万章听说孔子如此看不起好好先生。但不知道好好先生是怎样一种人,便急忙问孟子:“先生,孔老夫子所说的好好先生到底是怎样一种人呢?这种人为什么令孔老夫子如此讨厌?”孟子解释说:“这种人嘴上说一套,实际做一 套,不求有什么大的作为,只求敷衍了事,能过得去就心满意足。他在与别人相处时非常圆滑,能做到八面玲珑,四面讨好。"万章点头称是,这种人他的确接触过。
孟子又说:“这种人也很难对付,你要批评他吧,又找不出他什么明显的错误;想要责骂他呢,又抓不住确凿的证据。这种人的圆滑世故就在于他的所作所为迎合时尚,屈从风俗(同乎流俗,合乎污世),表面忠厚老实,内心自私自利,不问是非曲直,只计利害得失,而且大多数人对这种做法都很认可。这是与中庸之道完全背道而驰的,所以孔子最瞧不起这种人。”万章又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了其中的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