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之间的换算

摄氏温度与华氏温度之间的换算,第1张

℉和℃换算(华氏温度摄氏温度)

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从华氏温度转换为摄氏温度)

最近,天气越来越热。你看墙上的温度计显示35摄氏度,需要打开空调节温度。过了一会儿,温度下降,温度计显示25摄氏度。

我们根据气温穿衣,判断自己是否健康。可以说,我们总是关心温度。

温度计隔离细节图

图片:pixabay

但是我们经常会有很多关于温度的疑问。例如,温度的单位是摄氏度、华氏度和开尔文。各种温度计都是直接测量温度吗?温度是多少?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关于温度的秘密吧。

温度是什么

温度是一个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但它不同于其他物理量单位。比如速度肉眼可见,面积肉眼可见,温度需要人体感受才能得出结果。

太阳下温度高的时候我们会觉得热,没有太阳的雨天温度低的时候我们会觉得冷,火源附近温度高的时候会觉得热。日常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说明温度和热量有直接关系。

事实上,热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当一种物质吸收热能时,它就会变热。比如水烧开了,温度升高就会变热。相反,当一种物质失去热能时,它就会变冷。比如把水放在冰箱里,温度下降就会变冷。

所以温度是热能在物体中的一种表现形式,热能直接决定了温度。

温度单位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使用的度日是摄氏,偶尔也能听到另一种度日,那就是华氏,国际度日开尔文。这三度天有什么区别?

摄氏(℃)是由瑞典人塞尔丘斯提出并命名的。它以水银为测温物质,将水的冰点和沸点分别设定在0度和100度。它把两个固定的温度分成100等份,每个等份是1摄氏度。

华氏(℉)是以水银温度计的发明者沃伦·海特的名字命名的。它使用冰水和氯化铵作为测温物质。水的冰点和沸点分别设定在32度和212度。两个固定的温度被分成180等份,每个等份是1华氏度。

华氏温度换算成摄氏温度的公式是:(华氏-32)/1.8。这个温度标准使用起来不方便,所以只有巴哈马、帕劳等少数国家还在使用华氏温度。

开尔文(K)是国际度日,将水的沸点和冰点分别定为373.15K和273.15K,以温度作为计算的起点,即273.15K等于常用的0摄氏度,因此与常用的0摄氏度相差273.15度。如果把5摄氏度换算成卡尔文温度,就是273.15+5。

还有Langdegree和列支敦士登degree,都已经放弃了。

温度计的历史

长期以来,人类一直在探索测量温度的方法。虽然他们不知道当时的温度是多少,但他们可以通过用身体(主要是冷暖)、植物的生长和环境的冷热变化来感受温度。即使是冶炼工匠也会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来判断炉内的温度。

第一个真正的温度计是伽利略发明的。其结构相对简单。第一个温度计是通过将水和漂浮物加入一个带圆球的细长玻璃管中,并将其插入一个装满水的玻璃瓶中制成的。

后来伽利略的学生桑克托进一步改进了温度计,在细长的玻璃管上刻了许多刻度,这样就可以更精确地测量和读取温度。

温度计中的液体也从水、水盐混合物发展到现在广泛使用的酒精、水银,还有电子体温计、红外体温计等。,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温度。

温度计的原理

虽然可以通过感觉来区分物体的冷热,但仍然无法准确知道物体的温度,而且用身体接触低温或高温的物体也可能会伤害皮肤,所以需要用工具来测量温度。

我们都知道,测量体温,只需要把体温计放在腋下,然后拿出来读体温计上的刻度,就可以知道人体的温度了。原理是什么?

在测量中,我们观察温度计中的液位,因此我们知道人体的温度。所以温度计可以把不可观测的温度转换成肉眼容易观测到的长度。这种方法在物理学上叫做转换法。

这种方法也是温度计的原理。它利用了液体的膨胀和收缩。温度计底部有一个气泡,里面装有酒精液体,连接着一根空心的细管。

当体温计的液泡部分接触皮肤时,皮肤的热能传递到液泡中,酒精液体膨胀,会沿着细管上升,所以我们可以根据酒精液体的高度来测量人体的温度。

温度计是直接测量的温度吗

从普通玻璃棒温度计的原理可以看出,并不是直接测得的温度,而是液体热胀冷缩转化为酒精或水银的长度,这样就可以知道具体的温度。

还有就是我经常用的红外测温仪。它也不是直接的温度测量。世界上无论什么物体都有热辐射,也是因为温度越高,热辐射越强。不需要直接接触被测物体的红外测温仪,即利用光学探测器将不同波长的反射红外线与内置红外线进行比较,最后将得到的结果以数字形式显示出来。

显然,更先进的红外温度计和玻璃棒温度计一样,并不是直接测量温度,而是测量物体的热辐射。

所以我们使用的温度计并不是直接测量温度,而是利用热平衡将温度从一种状态转换成另一种状态,这样就可以看到实际的温度。

温度计虽然不直接测量温度,但是它的作用和意义非常重要。有了温度计,可以更精确地测量温度。

在医学上,体温计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判断病情,有效保障健康和生命安全;在科学上,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更多的实验,从而推动热力学等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更多干货科普文章,请关注微信微信官方账号制造原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4456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