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朽的小偷从不停止(不朽的小偷从不停止)
这个观点是在《庄子》中提出的,这是《庄子》中的第十本书。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楼一”这个词,拼音是qiè,意思是撬开一个盒子打开,意思是“盗窃”。
很多人认为这句话并不是庄子本人的意思,但似乎很消极,也不符合庄子之前所说的“圣人”在很多地方都很受推崇。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不死,贼不消。乍一看很极端,以为庄子是针对“圣人”的,其实这才是庄子和道家伟大的地方。为什么是庄子?我们慢慢聊。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圣人无为,而教无字”,“圣人之道,不战而行”;庄子在《庄子》中也说:“人无我,神与人无权,圣人无名。”
可以说,“无为”是道家“圣人”的典型特征。庄子和老子都非常推崇这种“无为而无不为”。这和《庄子》提出的“圣人不死,贼不止”有什么关系?
02我们再看一句话就明白了。庄子在《庄子·后羿》一文中又说了一句话:
“所以,全世界都知道,寻求自己不知道的和不知道自己知道的,知道自己不好的和不知道自己擅长的,都是乱”。
这句话很难理解,但正是这句话,才是理解“圣人不死,贼不止”的关键。这句话的大概意思是: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去追逐自己不知道的,却不知道去探索自己已经知道的;大家都知道怪自己认为不好的,却不知道怪自己认为好的。
结合“圣人不死,贼不止”这句话,其实庄子在这里想告诉我们三个道理:
第一个道理: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而这两面性是相对的,不可分割的。有“圣人”也有“小偷”,是事物的两面,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庄子提醒我们,在追求“圣人”的同时,不要忘记“贼”。我们认为“贼”是坏的,会责备他们;我们觉得“圣人”好,就不怪了。但是我们为什么不反过来想呢?这就是道家的伟大之处,善于反省和自省,随时看到事物的另一面。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天下人皆知,美即是美,恶即是恶。知道什么是好就是好,不好好对待别人。故有无相,难相补,长短相近,高低倾斜,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意思是世界上每个人都知道美,所以有恶,有善,所以有恶。善、恶、美、丑、丑是相对的。不仅如此,还有,有没有,难度,长短,竞争等等都是相对的。所以我们可以理解庄子所说的“圣人不死,贼不止”。其实圣人和小偷是相对的,是事物的两面。
庄子说,为了防备撬箱子、翻出袋子、开柜子的小偷,一定要绑好绳子,关上锁钮。我们认为这样做是非常聪明的。但小偷来了之后,他们拎着柜子,提着箱子,拎起包就跑,生怕绳子和锁扣不牢。你认为聪明的,在这个时候,其实是愚蠢的。事实上,它很方便,甚至有助于增加小偷的行为。庄子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聪明和愚蠢其实是同一件事的两面,就像你以为自己是聪明的圣人,结果却愚蠢地给一个小偷做了嫁衣。
03第二个道理:物极必反。随时关注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当你意识到一个极端时,它就是另一个极端。过分追求“圣人”,就避不开“贼”。
物极必反的思想在道教中随处可见。老子的《道德经》里说“五色致盲;五音不聋;五味爽口;驰骋猎猎,让人疯狂;稀有商品是一种阻碍。这是圣人的肚子,不是他的目的,我就去那里。”
它的意思是:过分追求色彩享受,导致视觉迟钝、失明;过分追求声音的享受,最终会导致听觉失灵,听不到声音;过分追求味觉享受,最终会导致味觉丧失,食不知味;过分沉溺于骑射狩猎,追逐飞禽走兽,最终导致躁动和放荡;过分追求金银财宝,最终会做坏事,坏名声。所以圣人的生活只求饱足,不求享受,宁要简朴宁静,不要奢靡浮华。摒弃一切外来的诱惑,确保自然与生俱来的纯真和纯净。
知道“物极必反”的道理,是道家的一大要义。老子说“反道者之所为,为弱者所用”,意思是万物在好与坏的层次之间来回运动。一方面说明世间万物都在运动变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了世间万物会相互转化。
04第三个真相:“圣人”和“盗贼”来自人性的两面,都是被人的欲望所驱使。
其实这是我在读庄子《楼仁》时感受到的一个更深刻的道理。庄子在这篇文章中说:
“不知天下独德乎?以前的容石成、大石婷、黄波石、中央石、陆离石、徐莉石、玄元石、赫胥氏、尊禄石、祝融石、傅Xi石、神农氏,到时候人家绑绳子用。吃好,穿好,享受风俗,和平相处,邻国相向,听到彼此的声音,人民就会老死不相往来。如果是这个时候,你会被治愈。今民谓“某贤者”,胜食而有志,故弃亲族而归主。他们的足迹与诸侯的疆域相连,火车铁轨在千里之外。太好了,不知道!”
也就是说,在古代的至德时代,也就是傅和神农时代,百姓喜结良缘,饮食香甜,衣着华美,风俗欢乐,安居乐业,邻里和睦。鸡犬相闻,人活到了老死却互不交流。在那个时代,有真正的和平。然而,圣人出现后,人们会伸长脖子,踮起脚尖说:“某处有圣人。”于是他们带着食物去了避难所,甚至为了追随圣人而抛弃父母,不顾国家大事。这些都是他们想追随圣人而导致的错误的事情。
在古代自由平等的社会,人和国家没有阶级之分,人没有多余的欲望,国家也没有更多的企图。这是庄子推崇的美好社会。人与人之间一旦有了差异,欲望就会让我无止境,无理性地去追求,导致国家的战乱,人民的痛苦。
05叔本华
在西方哲学家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对人的欲望和幸福也有精辟的论述。他说,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和快乐的本能,但我们的生活大多是不幸福不快乐的,甚至是在痛苦中度过的。人类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我们的要求和期望与我们实际得到的不相称。也就是我们的欲望和现实的不匹配才是痛苦的根源。而增加快乐和幸福的方法只有两个:一个是减少欲望,一个是增加收获。
在道教中,实际上表达了类似的思想。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无尚贤,使民不争;不贵不稀的商品,让人不偷;无欲无求,民不聊生。是圣人之治,心虚则腹实,志弱则骨强。使人无知无欲。使智者不敢为之。如果你什么都不做,就没有治愈的方法。”
老子认为,不标榜圣贤,会让人不那么焦虑;珍惜难得的财富,让人偷不起;不显名利者,可贪,可不惑人心。所以,圣贤治国,净化人心,没有什么高明之处。满足人民的知足,就不会有更大的贪欲;人的心智受损,就不会有刚愎自用的行为;人的体质增强了,就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会在哪里和别人竞争?
如果让人民一直处于这种无知无欲的幼稚状态,没有虚妄之心,没有偷盗之欲,即使有诡计多端的阴谋家,也不敢使出诡计。在这种情况下,以“无为”的态度管理世界,怎么会有治理不善的国家呢?
06其实不管是老子还是庄子,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古人对人性都有非常深刻的认识,都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人的欲望是一个瓶子的魔鬼。一旦放生,就会带来无尽的追求。懂得控制本能的欲望,从而获得幸福的生活,为国家带来长治久安,这是一个简单朴素的道理。
欲望可能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也可能是人性的“魔鬼”。它可能让我们成为“圣人”或“小偷”。所以庄子说:“圣人不死。不止有贼。”但更重要的是要知道“天下之人皆知其所不知,而不知其所知者知之,不知其所不知者乱”。也就是说,在看到事物好的一面的同时,也要看到不好的一面;在追求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的同时,要时刻看着自己知道的东西。“贤者”与“贼”其实是人性不可分割的正反两面,是一种思辨的思维,是对人性的反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