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人是什么民族(金人现在在哪里)
说起金宋冲突,大众的记忆是这样的:北宋末年,金朝南侵北宋,攻陷北宋都城开封,又攻陷惠帝、秦帝,北宋从此灭亡。然后经过一番周转,金朝终于占领了淮河以北的土地,并且得到了南宋的认可。
金朝是女真族的国家,所以在南宋被知识分子视为蛮族。就连南宋的诗歌里也有对淮北路虎的描写。这让后世的知识分子又多了一个印象:金朝自始至终是一群没文化的蛮夷控制的国家,国内文盲遍地。
鲜为人知的是,其实晋朝也曾自称“汉人”,称南宋为“蛮夷”。为什么?大宋:千年不遇的变化
金人视自己为汉人,称南宋为蛮夷。这一幕让很多人怀疑是不是金人拿错了剧本。但这一幕历史上真的发生过。这一切的原因一言难尽。
现代学者认为,晚清所面临的局面被称为中国三千年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变局。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说,宋朝面临的变革属于中原王朝一千多年来前所未有的变革。
虽然汉朝面对的是匈奴,唐朝面对的是突厥。但无论是匈奴还是突厥,其政权都是松散的奴隶制部落政权,在行政执行力、财力吸收乃至战争资源整合调度等方面都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所以,鼎盛时期的匈奴可以打败新生的汉朝,鼎盛时期的突厥可以让破败的唐朝臣服。但汉唐作为封建国家,与匈奴、突厥相比,有着天然的制度优势。因此,经过60年的休养生息,汉朝终于给了匈奴致命的一击。西汉虽然没有犁扫匈奴的窑洞,但匈奴基本上被汉朝打残了。至少,他们曾经臣服于匈奴的东湖和西域,看到匈奴的衰落,也没有给匈奴面子。
这一切都在晚唐发生了改变。
契丹的首领卢野阿保机感觉到了中原制度的先进性,于是在汉族谋士的协助下,仿照大唐制度建立了契丹国。虽然在耶律宝吉在世的时候,契丹国的制度与货真价实的大唐(中原王朝)的制度相比,有以次充好之嫌,但对于长城以外的部落来说,耶律宝吉这样做却是划时代的大事。
而这个体系,经过契丹皇帝的修补,逐渐完善。因此,在晚唐时期,当卢野·德光是契丹皇帝时,契丹已经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帝国。在此期间,契丹朝廷得到了后金朝廷割让给契丹的十六州。对于契丹来说,十六州的意义在于两点:第一,这个农耕区可以为契丹朝廷提供充足的财力和人力。毕竟农区最容易整合调度资源。其次,十六州落入契丹手中,也意味着契丹可以进入中原。对于契丹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更大的优势。
因此,北宋建国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一方面,与过去的匈奴、突厥不同,契丹是封建政权;另一方面,契丹是一个二元帝国:契丹在长城以北拥有优秀的骑兵资源,以及来自农耕地区的丰厚财政补给。这一切都说明宋朝对契丹没有任何优势。
宋太宗也非常害怕契丹。因此,宋太宗多次对契丹发动北伐,最后都以惨败而逃。
辽金的抉择其实对于辽朝来说,封建政权让辽朝强大。在大辽建立完善的封建制度,需要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来维持封建政权的运行。
耶律大石在世时选择了“抄作业”:即大辽朝建立后不久,耶律大石建孔庙,说明尊孔论是大辽朝的官方思想。此外,耶律宝吉也知道,大辽要想长久强大,需要人才的支撑。因此,卢野阿保机不断从汉族知识分子中筛选人才。
换句话说,确立儒家的地位,重用汉族知识分子,是契丹皇帝要付出的必要成本。
北宋与金朝爆发战争时,已经是金太宗在位。当时的金朝对儒家思想和治国理政的印象并不深刻。所以金朝需要伪楚、伪齐等伪政权来代替自己从中原掠夺财富。
这一切在金熙宗统治时期都发生了变化。金熙宗在位期间也意识到,金朝要想保持强大,长期统治中原,需要借鉴辽朝的经验:建立尊孔制度,重用汉族知识分子。因此,金朝的民族政策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起初很多对金朝怀恨在心的汉族知识分子,看到金朝风向变了之后,开始动摇。但很多对北宋人有记忆的人,并没有完全接受金朝的统治。在金世宗统治时期,随着金朝统治下的中原地区新一代汉人的成长,他们的出生与宋朝并无交集。金朝是他们的祖国,所以他们开始积极为金朝政权的运作出力。因为晋代对孔子的尊崇,所以晋代所有的儒家知识分子都尊晋代为正统。
华夷之辩辽金本来是蛮族政权,但辽金统治者在接受了儒家之后,自然也就接受了儒家关于中国和蛮族的论调。比如早在辽代,辽朝皇帝就说过:蛮夷和华夏的区别在于是否知礼廉耻,是否有圣人教育。辽崇儒,当然不是蛮夷,而是正宗的华夏。
金朝亦步亦趋,自称汉汉,并在此基础上发扬光大:比如大辽虽然自称中国,但认为大辽和宋朝与南北朝有关,而金朝则不同。金朝一边以汉人、汉人自居,一边贬低南宋为蛮族。就连金朝的汉族文人也直接称南宋为“妖朝”,把金朝视为尧舜统治下的理想国。
从金朝自称汉汉,南宋却称之为蛮族,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其实在中国古代,衡量一个人的族群,不是以血缘,而是以他的文明和自我认同。
宋朝契丹北伐时,辽国汉人视契丹人为自己的同胞,誓死抵抗宋朝的“侵略”。晋朝后期,很多晋朝汉人选择了冒着生命危险,为晋朝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