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间派的鼻祖是(李商隐是不是花间派诗人?)
在上一讲中,我们谈到了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他的文人诗。白居易是唐代最早根据音乐的曲调作词的词人。
其中一位文人,他和他的好兄弟刘禹锡,开创了中唐诗人作词的先河。
白居易被誉为“神奇的诗人”。前半生,如果遇到不公平,他会对着金刚大喊大叫,很专业的给皇帝出主意。后半生以“隐居”的方式隐居洛阳,过得颇有诗意。白居易本想做“诗人神仙”,却被落难神仙李白取了诗人神仙的称号,白居易最后成了“诗人魔”。白居易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要“登顶济世”,做“以德立功”的大业。但到了中唐时期,在牛李党争、宦官专权、藩镇割据三大因素的交织下,唐朝盛世戛然而止,时代衰落的趋势明显。知识分子头顶的天花板越来越低,大部分人没有办法报效国家,理想幻灭。因此,白。
就像大多数学者一样,我们的生活很少遵循自己设计的路线。如果我们的人生都能圆满,这世上怎么会有悲欢离合?人生最重要的是你做出选择的能力。当你走投无路的时候,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学杨朱,看错路就哭?还是学阮籍,走投无路的时候哭?这样不阳光的生活会不会乌云密布?还是学习王维的“到贫水之地,再坐观云起”,在无路可走的时候,换一种生活方式,感受生活中不一样的云淡风轻?
唐代才子之一的白居易一生孱弱,而唐代另一才子文一生悲惨,在政治舞台上跌跌撞撞,在舆论场上饱受非议甚至诽谤,最后死于潦倒,把本来可以辉煌的一生变成了悲剧。
文在艺术上是个全才,在诗歌、歌词和小说传奇方面都留下了作品。他甚至还编了字典之类的参考书。但文放荡不羁、热爱自由的个性,在仕途失败时,破罐子破摔,终日在歌女中轻声吟唱,在唐代社会风气相对开明的情况下,不为世人所接受,被视为唐代文人的代表。它不仅影响了文个人的仕途发展,甚至影响了他的后代,以至于他的儿子在科举考试中也受到了政治考试的影响。虽然他的弟弟和他的儿子最终上了高中成为一名学者,但他们从未有机会成为一名学者。
文听云不是政治和文学上的香,而是墙外的香。如果仕途无望,那他就打入粉圈,和女歌手们载歌载舞后,为她们作曲作词,在诗圈之外开辟歌词新战场。他成为唐代第一个职业词人,甚至使自己成为“花间派”的鼻祖。文的词,充满了凄美和柔情,充满了离别之情和感慨。
文出生在山西太原的一个大家族,但那已经是过去的辉煌了。温氏是唐初一个著名的世家大族,其先祖温彦博是唐太宗时的宰相。盛唐贞观开元年间,已是晚唐“夕阳无限好,被将临之夜埋没”。与时代的衰落同步,温氏家族也逐渐衰落。此时,文氏家族已濒临灭亡,而文更是无人问津。
文曾说自己家“深居地下,鲜有新生之事,百官散,故人稀。”路无伴侣,穷家只有书。“一个贵族家庭竟然是老朋友,只留下了大量的书籍。从贵族沦落为穷人的孩子,大多都有一颗世界的心。他们渴望做出一番大事业,再次在灵岩阁上留名,重振家族雄风。举个例子,杜牧家族曾是长安两大世家之一,后来就没落了,而杜牧则在官场沉浮挣扎。比如李商隐,曾经自称是唐朝皇室的血亲,后来变成了平民。他虽有远大抱负,但仍在牛李之争中度过了大好青春。祖辈的荣耀和现实的尴尬,迫使这些卑微的孩子下定决心,渴望走上仕途之路。他们往往志向高远,有治国之才,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贵人与寒人的差距使他们生性敏感,自卑甚至自怜,如李贺、李商隐,如文。
文的父亲早逝,家里陷入了困境。他从小就和母亲、姐姐生活在一起。艰难的童年经历和亲情的缺失使文有着脆弱的情结。一方面,他更渴望生活的温暖和事业的辉煌。另一方面,他在失意后自暴自弃,全然不顾世俗眼光,放荡不羁,甚至令人震惊。文早年的生活是“弱肉强食”的,中年时处处碰壁。仕途绝望后,在红楼楚阁里辗转徘徊,最后晚年贫病交加。这是一个才子典型的悲剧轨迹。
文的一生是一个跌宕起伏的悲剧。文的悲剧既是晚唐时代的烙印,也是晚唐时代潮流的结果,更是他个人性格的原因。然而,文终于成就了自己。他成为词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是“花间派”的鼻祖。他奠定了宋词优美的风格。他是宋词发展源头的冰川,不断滋润着后世宋词的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