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中解放(姜楞解放的实际情况)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邓艳红通讯员李新建
清明节到了,很多人去宁乡烈士陵园祭奠英烈。陵园里,13位烈士的墓碑几乎都有一句话:“1949年5月,在油麻地战斗牺牲。”据宁乡市文史调查员钟介绍,这13位烈士是在敌人突袭时,为保护老百姓而牺牲的。年龄最大的41岁,最小的20岁。
13位烈士朴实的墓志铭背后有哪些感人的故事?日前,见证了13位烈士英勇奋战的宁乡八塘镇繁荣村80岁的老战士曾桂才向记者讲述了这段可歌可泣的故事。
口头证人
士兵经常帮助普通人做事。
宁乡八塘镇繁华村端木冲,山势险峻,树木葱郁,口极小,易守难攻。1949年2月,唐璜起义后,宁乡革命运动风起云涌。同年4月,李石·斯派德、徐尚达组建湖南人民解放军第三支队。端木冲是湖南解放军第三支队的驻扎点。
1949年,曾贵才只有9岁。现在他已经80多岁了,他仍然记得72年前的许多事情。“这支由共产党领导的队伍看起来就像我们的老百姓一样。他们住在老百姓家里,对老百姓很好。老百姓欢迎他们。”曾贵才回忆说,部队纪律严明,战士们不会轻易惊动老百姓,见面时总是面带微笑。“那时候大家都很苦,老百姓吃不饱饭。部队和老百姓同甘共苦,经常帮他们做事。”战士们和蔼可亲的形象深深印在曾贵才幼小的心灵里。曾贵才说,他后来当了六年兵。这些军人深受老百姓喜爱,这也是他选择当兵的原因之一。
和平的日子一直持续到1949年5月。一天,湘中第三支队主力在红二师原政委徐尚达的指挥下,奉命到资福镇珊瑚村收缴敌人的q支。在根据地留下了以新兵和炊事员为主的十六个队,除了两个指挥员,其他的都没有配q。驻守宁乡的国民党军队早已蠢蠢欲动,危险即将来临。
在危急时刻挺身而出保护人民。
湖南第三支队的活动已经引起了驻宁乡国民党军的警惕。5月的一天中午,敌人携带重武器出动近200人围歼湖南第三支队。敌兵围困,三支队只有16人。这时,周姓老人看到了要进山围剿的国民党士兵。对着端木冲喊了声“撤离”“撤离”,然后迅速走出了还没有完全合拢的包围圈。敌人占领端木冲制高点后,四挺重机q来回扫射。第三湖南支队的战士们迅速爆发。两个带q的指挥员趁着换机q的机会,冲出了包围圈。另一名士兵躲在山上的蕨林里,其余13名士兵来不及突围。
曾贵才回忆说,敌人占领端木冲后,因为分不清谁是解放军战士,谁是老百姓,就干脆把村里的成年男子都绑了起来。“我父亲也被敌人绑起来了,他们还要折磨老百姓。”这时解放军战士站出来斥责敌人不要为难老百姓,“想杀就杀”。结果,13名士兵全部被残酷杀害。敌人离开后,躲在蕨树林里的战士走到倒下的战友身边,含泪写下他们的名字。当地群众将烈士的遗体一一安葬在端木冲山顶,随后遗体被转移到宁乡烈士陵园。
钟介绍,这13名战士都是宁乡人,年龄最小的是,牺牲时年仅20岁,还有一位是徐尚大的通讯员——共产党员刘。
火遗传
让烈士精神永远传承下去。
谈起这13位在端木冲牺牲的烈士,八塘镇兴旺村党委书记、村主任曾彪感慨地说:“这13位烈士虽然不是我们兴旺村的本地人,但这些烈士为革命的胜利献出了年轻的生命,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曾彪介绍,繁荣村由八个大沟壑组成,当地称之为“冲”,端木冲只是一个比较偏僻的小沟壑。因为繁华村的地貌,山多地少,外人都流传这样一句口头禅:繁华村,繁华奔,九空换十个灶锅,繁华村有女莫家。“繁荣村这个名字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由当时的村干部命名的,寓意繁荣昌盛。”
繁荣村虽然是不毛之地,但也是一片红土地。繁荣村的人民一直有奋起反抗的精神,为革命的胜利和人民的解放做出了巨大的牺牲。目前,据不完全统计,该村已收集到以吕连青(早期女党员)、梁竹村(党员)、周为代表的9位烈士的资料。
“烈士们为革命做出了巨大牺牲。虽然他们已经离开了我们,但他们的大无畏英雄精神在这片土地上永远传承。”曾伟说。经过一代又一代富裕的村民发扬先烈精神,艰苦奋斗,修路,兴修水利,兴办学校,开垦土地...当年的穷山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村里通了柏油路,家家户户通了水泥路,老百姓新建了房子。
“秉承先烈遗志,围绕‘保护绿水青山,发展乡村文化旅游’这条主线,从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入手,发展地方特色产业。让红土地熠熠生辉,让偏僻的乡村光彩夺目。”曾伟说。
相关链接
宁乡端木冲烈士名单
刘1913年出生于八塘镇油麻田村。
1909年出生的戴琛是衡石人。
魏,生于1909年,衡石人。
傅正祥,1908年出生,衡石人。
谢澄,1908年出生,衡石人。
秦九孔,1917年生,衡石人。
秦世莲,1928年出生,衡石人。
李俊,生于1926年,衡石人。
刘丽媛,1929年出生,衡石人。
左巨涛,1928年出生,衡石人。
熊菊初,1928年出生于老粮仓。
唐永和,1920年出生,双福铺人。
邓子安,1928年出生,大城桥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