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城市的房价调控已经过去半年了,一些城市的房价确实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但也有人反映,一些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不但没有降,反而涨了不少。
为什么中国的房价涨的时候很疯狂,跌的时候却总是像“挤牙膏”一样?政府为何出台如此严厉的政策?很多人不相信房价会跌。
今天不谈数据,只看普通人房价不会跌的10个理由:
中国人必须买房。
对于中国的每一个人来说,家庭的观念都是烙在骨子里的。无论走到哪里,都希望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这样才能称之为家。
都说我们国家房价是丈母娘推高的,没房就想娶媳妇。你不仅没有门,甚至连窗户都没有。虽然这是个笑话,但很大程度上说明了每个中国人都抱着先有房才有家的想法。
拥有房子的人不允许降价。
无论在哪里,都没有开发商敢降价。只要一有要降价的传言,前期买的业主就会闹,要求退房退款。这样的所谓维权案例,在全国范围内并不罕见。这种情况下,开发商资金有问题,不可能有大卖。
银行不让开发商降价。
比如,某开发商向银行贷款10亿元建房子。其实只需要5个亿就能建起来,另外就是开发商的纯利润。但是这些房子已经抵押给银行了,需要价值10亿以上才能赚钱。如果降价,银行只会赔钱。所以银行不会允许开发商降价。
行业特殊性的影响
在过去的十年里,房地产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最大的支柱产业。整个产业链不仅为保持GDP的高增长做出了重大贡献,还解决了数千万人的就业问题。
前几年大城市都是把房地产作为支柱产业来对待的。目前大城市经济发展步入正轨。房地产支柱产业的地位虽然不明显,但仍然举足轻重。在二三四线城市,房地产依然是当之无愧的支柱产业。三线城市产业薄弱,造血功能不足,不得不靠房地产拉动经济发展。房地产开发是城市方向的引领者。房地产一跌,其影响是巨大的。
城市化的推进
中国的城市水平只有40%多,而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在70%以上。即使改革开放30多年,中国离这个水平还很远,也就是说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未来,数以千万计的人将会去城市。这些去城市的人需要住房,住房需求空是巨大的。
中国正处于经济调整和增长过程中,城市化进程加快,必然伴随着大量非城市人口涌入城市。
要知道,中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独自进城的农民是住房消费中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数字。除非城市化进程停滞,否则农民不会进城。
需求在增加。
在今天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还是能看到很多日本CD的新闻。很多人觉得这是炒作。事实上,日本光盘确实存在。只要产品真的好,刚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就没必要担心卖不出去。
根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研究,一套房子住上七八年就会换成新房。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享受意识得到了加强。住了七八年,新房变成了老房子,人又换了新房。再加上摊大饼式的城市快速扩张,即使不改变,也有可能在城市发展中被新的规划拆除。现代社会,指望一套公寓住几十年是不现实的。从某个侧面来说,这增加了刚性需求。
投资房产相对安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投资渠道相对有限。投资股市很难控制。再加上股市,让很多人谈虎色变。相对于股市,投资房地产是非常简单粗暴的。只要你有钱,就买下来放在那里。只要这种实体的东西能在心理上得到更多的认同,就算卖不出去,也还是可以租出去的。所以投资和投机都在一定程度上支撑了房价的下跌。
通货膨胀影响
你可以回忆一下,你童年的价格比现在的价格涨了多少倍。在90年代,一毛钱可以买几颗糖果。如果一个同学有10块钱,那就是一笔巨款了。在今天这个连白菜都在涨的时代,房价下跌的可能性有多大是不言而喻的。
地价飙升,推高房价。
我们只看到房价在飙升。事实上,地价比房价涨得快。有报道说,十年前买的地还没开发,光地价就涨了几百倍,比开发还赚钱省事。地价一年比一年高,像孙武空翻跟斗。地价占房地产开发成本的一小部分,地价涨,房价肯定涨。政府用拍卖的方式卖地,只会加速地价的上涨,人为抬高地价。除非国家改变土地出让和流转的形式,否则这种方式只会把地价不断推向高点。
买涨不买跌的惯性
无论是炒股还是买房,都追求买涨不买跌的惯性。只要房价跌,很多人都会认为肯定还会跌。相反,如果上涨,很多人会跟风。
最后一句话:
趁早买房。不要现在买等以后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