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

慢性胃炎的辨证论治,第1张

慢性浅表性胃炎:胃隐痛5年余,治以健脾和胃,养血舒肝 右胁及胃脘隐痛不适 5 年余。平素肠胃虚弱,近 5 年来反复出现右胁及胃脘隐痛不适,纳差,B 超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胃镜提示慢性浅表性胃炎。 近 1 个月来,右胁及胃脘隐痛不适加重,纳差,上腹部胀满,食后尤甚,神疲乏力,大便溏薄,时有心悸气短,舌淡苔白,舌体齿痕,脉弱无力。 [证属]脾胃虚弱,肝血失养。 [治法]健脾和胃,养血舒肝。

[处方]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黄芪20克、党参15克、白术20克、茯苓20克、桂枝15克、白芍15克、紫苏梗20克、当归10克、炙甘草10克、木香10克、砂仁6克、生姜3片、大枣3枚、麦芽糖5克,共7剂,水煎服。二、患者精神有所好转,右胁部及胃腔疼痛、上腹部胀满均有所缓解,食欲增加,心悸气短仍有,大便稀薄,舌脉与前相同。药方是对的,治疗是有效的。按上述加入炒薏苡仁30g,炒山药30g,滋润健脾。7剂。三、诊断精神好,面色较前润泽,胁肋、胃痛症状消失,食欲恢复正常,暴饮暴食略肿,大便形成。邪不除,中成药简便,益气健脾,调胃温,固本防复。【处方】香砂六君子丸,200丸× 3瓶,一次12丸,一日2次,饭后用开水吞服。本案属于胆胃证,偏中焦虚寒证。胃镜检查未见明显异常,b超提示胆囊炎、胆结石。胆结石大多是湿热蕴结,影响胃,导致胆热犯胃。但有些患者以脾胃虚弱为主,形成土木郁结,虚实夹杂,以虚为主,热像不明显,但肝郁血虚。所以参芪麦芽糖甘温,能补元气;白术、茯苓润脾;白芍、桂枝、当归疏肝养肝;木香、砂仁、和胃止痛,甘草益气补中,调和诸药。方子对了,症状减轻了,脾还是湿的。所以复诊加山药、薏米,增加健脾利湿之力。最后用香砂六君子丸治标。当多种疾病出现时,要辨证施治,不能自行治疗。不是一步一步解决结冰,而是需要综合对症治疗。上面说的药方,仅供参考。如果需要选择,请咨询专业医生,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治疗方案。更多精彩推荐

什么医生不吃,你却天天吃。是一级致癌物。不要再吃了!

医生透露:牡蛎吃完后30分钟内不要碰,否则离“去医院”不远了!

蒲公英营养丰富,但性寒。蒲公英茶用什么泡水喝比较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4539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1
下一篇 2022-12-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