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病是什么病

腺病是什么病,第1张

mds是什么病(aml是什么病)

今天科普知识网的小编就和大家分享一下mds的知识,包括aml的简单介绍。如果你能偶然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这个网站,让我们开始吧!

本文简介:

1.为什么MDS比白血病更严重?

2.mds真的没救了吗?这种疾病是转移性的。

3.英文缩写“MDS”是什么病

4.MDS是什么病?

5.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可以治愈吗

6.你好,mds是什么病?

7.mds,什么病?

为什么说MDS比白血病严重?

MDS的全称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被称为“白血病前期”。但这种病起病较慢,一般没有特别的体征,这也是很多人忽视的原因之一。如果不尽快控制MDS,它将继续发展,重症患者将严重威胁生命。其五大后果会对患者造成不可估量的伤害。

1.在发病初期,MDS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发病缓慢。贫血患者占90%,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老年人贫血往往会加重原有的慢性心肺疾病。发热占50%,其中不明原因发热占10%至15%,表现为反复感染发热。感染部位多为呼吸道、肛周和泌尿系统。超过一半的患者在发病一年内成为白血病患者。

2.一般患者发病时无肝脾肿大,但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约有10% ~ 60%的患者有轻度肝脾肿大,约60%伴有轻度脾肿大,严重肝脾肿大很少见。

3.早期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女性患者可能有月经过多。晚期出血趋势加重,脑出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4.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会有很多并发症。近50%的MDS患者骨髓有轻至中度网状纤维增多,并发骨髓纤维化。

5.MDS患者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成熟红细胞形态变化轻微,仅发现少量破碎红细胞,甚至偶尔可见原始细胞、未成熟粒细胞或有核红细胞。骨髓切片造血组织面积增大,三线造血细胞发育异常。他们经常在几个月内死于骨髓衰竭或变成白血病。

因此,MDS危害的严重性可见一斑。只有早期发现和治疗才是取得更好疗效的关键。

mds真的没救了吗?这种疾病是MDS,一种恶性血液病,其特征在于骨髓中一种或多种细胞系的异常发育、无效的造血作用和外周血中一种或多种细胞系的血细胞减少。主要临床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向急性白血病转化的风险较高。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对症支持治疗,旨在改善患者症状,纠正贫血,减少出血和感染并发症的发生,阻断和延缓白血病的转化和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时间。Allo-HSCT (Allo-HSCT)被认为是唯一可能治愈MDS的方法,但它很少被接受,因为大多数患者年龄较大,移植风险高,成本高。中西医结合似乎比单一治疗更有优势。长期依赖输血的患者应注意铁超负荷的治疗,因为严重的铁沉积可导致机体多个器官和功能的损害,加速疾病的进展。MDS的治疗非常重视个体化治疗,各种治疗都要因人而异,对症下药。关于血液制品的输注,具体要求是:血红蛋白低于60g/L时应输注红细胞,以改善心慌、气短、乏力、头晕等缺氧症状。对于患有心肺疾病(如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的患者尤为重要。).每次输血量不宜过多,宜少量多次输血。当血小板低于15-20× 109/L时,应输注血小板悬液,以防止血小板减少引起的重要器官出血的严重后果,尤其是颅内出血,这是MDS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正常血小板的寿命平均为8.0±0.9天,所以输注的血小板只能维持5~6天。长期反复输注可能产生相同的抗体,导致输注无效,称为“无效输注”。

英文缩写“MDS”是什么病?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高危演变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造血细胞质和量的异常改变。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疼痛。血象可以是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原发性和继发性血细胞减少。1982年,FAB协作组建议建立疾病名称,将MDS分为五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颗粒增多;原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原细胞增多的过渡型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DS的发病率约为100/10万~ 12/10万人,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病例占50% ~ 70%,男女比例为2: 1。30% ~ 60%的MDS转化为白血病。除白血病外,大部分死亡原因是感染和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MDS属于中医“虚热”、“血液病”、“内伤发热”、“血瘀”的范畴。

【原因】

MDS的病因仍不清楚。据推测,基因突变是由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染色体异常导致恶性细胞的克隆性增殖。现已认识到病毒、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辐射(放疗)、工业试剂(如苯、聚乙烯)和环境污染等诱变剂均可致癌。突变体可以引起染色体重排或基因重排,也可能只引起基因表达变化导致MDS..

像急性白血病一样,MDS是一种“克隆性疾病”,由异常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发展而来。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无效而病态造血,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打字]

MDS分为小学和中学。

【临床表现】

[症状] MDS通常起病缓慢,少数起病急骤。一般从发病转为白血病,一年之内,大概50%以上。贫血患者占90%。常为中度贫血,表现为活动后面色苍白、头晕、乏力、心慌、气短。发热占50%,其中不明原因发热占10% ~ 15%。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肛周和泌尿系统。出血占20%,常见于呼吸道、消化道和颅内出血。早期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女性患者可能有月经过多。晚期出血趋势加重,脑出血是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般无特殊体征,仅少数病例有肝、脾、淋巴结肿大,脾肿大通常为中度或轻度。后期可能会有胸骨压痛。

常见并发症

感染:RA和RAS在MDS急性白血病中的发病率约为13%,该组患者的生存期为50个月。在MDS RAEB和CMML组中,35% ~ 40%发展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中位生存期仅为14 ~ 16个月,而RAEB-T发展为急性白血病,中位生存期为3个月。

出血:约20%的MDS患者有出血症状,常见于皮肤、呼吸道、消化道等。,并且也有颅内出血。

[诊断标准]

1.临床表现主要是贫血症状,伴有发热或出血。

2.血象全细胞减少,或任一或二线细胞减少,可出现巨红细胞、巨血小板、有核红细胞等病理性造血表现。

3.骨髓像有三、两行,或病理造血的任何一行血细胞,或淋巴样巨核细胞。

4.病理性造血的其他疾病除外。

5.法-美-英(FAB)合作小组将MDS分为五种类型。

[常规治疗]

目前临床上一般是在西医明确诊断的基础上进行辨证论治。MDS-RA、RAS多为气血两虚、气阴两虚、脾肾阳虚;RAEB多见于肝肾阴虚;RAEB-T型多见于痰瘀互阻证。因此,应根据不同的临床表现和不同的阶段进行治疗。

由于MDS的不同阶段,应根据患者的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RA和RAS的特征是贫血。此时主要是用药物刺激骨髓造血,也用分化诱导剂进行治疗。RAEB患者接受小剂量化疗或分化诱导剂治疗;RAEB-T易转化为急性白血病,应采用类似急性白血病的常规联合化疗。

刺激激素造血剂

适用于ra和ras类型。

1.康力龙6 ~ 8 mg/d,分次服用,疗程最少3个月,最多1年。部分患者肝功能会受损,可联合使用联苯双酯。若因肝功能损害多次停药,可肌肉注射丙酸睾酮,每日50 ~ 100 mg,连续治疗半年以上方可判断疗效。

2.泼尼松30~40mg/d,分次服用,适用于MDS合并溶血。

分化诱导剂

1.类视黄醇

(1)全反式维甲酸:30 ~ 60,分三次口服,疗程应在3个月以上,对RA有好处。

(2)顺式视黄酸:

(3)口服三次,疗程至少3个月。

2.主要副作用是口干、皮肤角化过度、肌肉疼痛、肝功能损伤。它是可逆的,并与剂量有关。

3.联合化疗。对于年龄小于60岁且白细胞计数较高的高维MDS患者,可采用联合化疗。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可以先化疗。

绝大多数MDS患者表现为血象继发性或全细胞减少,约3/1对化疗耐受性差的患者死于骨髓衰竭相关并发症,其中1/2转为急性白细胞比率病。应根据MDS患者的类型、血象、年龄、一般情况和骨髓未成熟细胞数量给予个体化治疗。

低风险MDS:低风险MDS主要包括RA和RAS。骨髓未成熟细胞≥0.03,可通过诱导分化和骨髓造血治疗。

高风险MDS:高风险MDS主要包括RAEB、RAEB-T、CMML。年龄小于45岁,可主要采用联合化疗加骨髓移植或外周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如果患者年龄小于30岁,化疗能达到缓解,没有骨髓纤维化,有HLA相合的骨髓供者(最好是同胞),可以进行骨髓移植。目前常用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代替骨髓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中医治疗主要在于中医“血瘀证”的范畴,一些中草药在这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预后和结果】

MDS是一组造血细胞发育异常的获得性异质性疾病。部分患者可转化为急性白血病。MDS的预后与年龄和体征、FAB分型、外周血和骨髓以及染色体异常有关。以及年龄、体征和预后:本病多发生于中年,老年MDS患者预后较中年人差。MDS患者贫血严重,出血广泛,肝脾明显肿大,疗效不佳。FAB分型与预后:MDS FAB分型对预后有重要意义。如果MDS患者出现进行性全血细胞减少,说明病情正在恶化,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差。一般来说,低危组(RA,RAS)患者的生存时间要比高危组长。RA型和RAS型白血病比例低,中位生存期较长。(Laraeb、Reeb-T或CMML发病率高),中位生存期短。

外周血象和骨髓象与预后;在MDS。RAS患者、有核红细胞、假性pelger-huet异常、淋巴巨核细胞等。可见于外周血,而原始和未成熟细胞的比例增加。这种严重的情况很容易转变成白血病。MDS患者血象中原始细胞的出现或骨髓中原始细胞=0.05表明预后不良。RAEB-T亚型中,血象骨髓原始细胞AUER小体阳性患者的完全缓解率高于AUER小体阴性患者,且生存期较长。

染色体异常与预后:MDS是多能造血干细胞的一种异常,所有由异常干细胞产生的病理血细胞都是克隆的。染色体核型异常的MDS患者中位生存期短,尤其是复杂染色体异常的患者,预后更差。

MDS的预后不外乎三种情况:好转、缓解、恶化。胜负的关键在于体质的强弱,脾肾的盛衰,肝气的调节。在RA,RAS型中,如果体质较弱,虚损不严重,脾肾不衰,情志通畅,通过调理,脏腑之间的病理欺凌现象逐渐转变为生理克制关系,各种症状逐渐缓解,逐渐稳定,甚至好转。MDS是一种慢性病,它的改善过程非常漫长。中医的治疗和保护要以年来衡量,绝不能稍有起色。

[困难和对策]

一般认为,MDS的本质是造血细胞由正常逐渐变为间变性,进而转化为白血病,并伴有形态改变(病理性造血)和造血功能异常(无效造血),即良性、间变性和恶性造血克隆在MDS并存的疾病。病因、发病机制、变白规律是诊断和治疗的难点。

一个难题是:MDS的诊断

由于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如病理性造血)、形态学技术的局限性以及临床医生对MDS认识的不正确,临床MDS的误诊和漏诊并不少见。这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难点。因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1.确保MDS诊断的可靠性。

2.注意鉴别诊断。MDS的排除诊断应包括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恶性肿瘤、肝病、肾病、免疫系统疾病和结核病的检查。

第二个困难是MDS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

如何减少或延缓MDS患者向急性白血病的转化是治疗中的一大难点。目前,针对不同类型的MDS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

MDS有三种转移规;好转、徘徊、恶化、转向的关键在于是否坚持合理科学的治疗。体质的强弱,脾肾的盛衰,肝气的调节。因此,对各型MDS的治疗应采取综合或中西医结合措施,包括:西医刺激骨髓造血(RA、RAA、RAEB)诱导分化(RA、RAEB)小剂量化疗(RAEB-T)、中医辨证论治、饮食调理、生活调理、精神调理、中西医综合治疗抑制骨髓病理造血。

[康复指导]

1.注意营养,合理膳食。全面吃肉、蛋、新鲜蔬菜,不要偏食。

2、禁忌,鸡属阳,动风。MDS虚实夹杂,扶火祛风之品禁用。尤其是阴虚火旺、出血、痰湿者更要特别注意。

3.冬虫夏草炖鸭子5g,鸭子75g,姜3片,黄酒5g,水200ml,用盐油调味,小火炖两小时,配汤食用。治疗气阴两虚,神疲乏力,舌红,脉细的MDS。

4.肝气郁结的心理调节与MDS的发病密切相关。有资料表明,在MDS发病前有半年以上的严重精神刺激。所以,在疾病调制的过程中,倡导豁达、旷达,提高自身修养是非常重要的。

MDS病是什么?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是一组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异质性获得性恶性疾病。其基本病理特征是克隆性造血干祖细胞发育异常或骨髓衰竭引起的难治性血细胞减少。三株细胞有明显的病理造血和无效造血现象,急性髓系白血病高危转化。MDS属于中医的消瘦、骨髓衰老、血证、积病等范畴。

mds能治愈吗?你好,mds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很难治愈。一旦发病,需要积极治疗,其中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有可能治愈此病。但是,并不能完全治愈。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很多并发症。中医药在治疗过程中的早期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你好,mds是什么病?是一组起源于造血髓系定向干细胞或多能干细胞的异质性克隆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无效造血和急性髓系白血病风险高,临床表现为造血细胞的质和量发生不同程度的异常变化。其具体临床表现为贫血,可伴有感染或出血,部分患者可无症状。部分患者可出现肝、脾、淋巴结轻度肿大,少数患者可出现胸骨压痛、肋骨或四肢关节疼痛。血象可以是全血细胞减少,或任何原发性和继发性血细胞减少。1982年,FAB协作组建议建立疾病名称,将MDS分为五型:难治性贫血;难治性贫血伴环状铁颗粒增多;原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原细胞增多的过渡型难治性贫血;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

MDS的发病率约为100/10万~ 12/10万人,多累及中老年人。50岁以上病例占50% ~ 70%,男女比例为2: 1。30% ~ 60%的MDS转化为白血病。除白血病外,大部分死亡原因是感染和出血,尤其是颅内出血。

MDS的病因尚不清楚。据推测,基因突变是由生物、化学或物理因素引起的,染色体异常导致恶性细胞的克隆性增殖。现已认识到病毒、某些药物(如化疗药物)、辐射(放疗)、工业试剂(如苯、聚乙烯)和环境污染等诱变剂均可致癌。突变体可以引起染色体重排或基因重排,也可能只引起基因表达变化导致MDS..

像急性白血病一样,MDS是一种“克隆性疾病”,由异常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发展而来。主要累及髓系细胞,使骨髓粒细胞、红细胞、巨核细胞无效而病态造血,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增多。

Mds,什么病MDS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简称。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目前被认为是造血干细胞异常增殖和分化导致的造血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细胞增生,成熟和未成熟细胞形态异常,即病理性造血。一些患者经历了一段时间的MDS,然后成为急性白血病。有的因为感染、出血或其他原因死亡,病程中从未转为急性白血病。可以看CCTV-4《中医》的MDS特别节目——《造血之谜》。

关于mds的介绍就说到这里吧。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网站的内容。有关aml和mds的更多信息,请不要忘记在本网站上查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bake/55250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13
下一篇 2022-12-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