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景帝时期,汉帝国内部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叛乱,也就是大家熟知的七国之乱,前期叛军声势浩大,但是叛乱仅仅持续了三个月,汉廷就平定了叛乱,叛乱主谋吴王刘濞被东越王诱杀,其他诸王也难逃被杀的结局,其实复盘七国之乱就会知道,能够真正和汉朝对抗的只是两国,同时作为主谋的刘濞,在决策上也是把自己引向了死地。
西汉在刘邦基本消灭异姓王势力后,只有一个长沙王留了下来,刘邦为了巩固刘氏政权,分封宗室子弟为王,目的就是,哪怕后来天下大乱,最后实力争夺天下的人,也是刘氏后人,所以汉帝国实行了郡国并行制,也就是汉朝中央直接统辖一部分郡县,各地封王统辖各自的土地,这算是从秦和项羽败亡中吸取教训。
其实刘邦这么做也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那就是以汉初国家的能力而言,朝廷无法直接统辖所有土地,那么就必然要放权于地方,异姓王的路线证明不可取,他们造反是随时随地都会发生的,相对来说,只有刘氏子弟相对靠谱一些。
事实证明,在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的时候,有利的刺激了国家的正常发挥,为汉帝国快速蓄积实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史记·淮南衡山列传》(淮南王刘长)收聚汉诸侯人及有罪亡者,匿与居,为治家室,赐与财物爵禄田宅。
《汉书.荆燕吴传》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予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它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颂共禁不与。如此者三十余年,以故能使其众。
在各王去到封地后,他们都会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久经战乱的影响,各封国都缺乏足够的人口,所以说,都在想方设发的吸引百姓到自己的封国,淮南王刘长已经到了愿意吸纳各国的有罪之人,而吴王刘濞因为自己封国的优势,拥有铜矿和盐池(主要就是煮海水造盐),其利用自己经济上的优势,吸纳流民,百姓不必负担赋税,可想而知吴国的人口势必会快速增长。
可以说在汉廷和诸王相处相对融洽的初期阶段,各国和汉廷的目的是一样的,那就是吸纳百姓,休养生息,发展国力,虽说后来七国叛乱,但是也不能否认各国队内的建设为西汉的强大打下来基础。
这也是刘邦想看到的,众多刘氏子孙可以一起拱卫大汉江山,可是有利就有弊,血缘关系在利益面前也是经不住考验的,尤其是经过几代后,汉朝君主和诸王之间关系就已经疏远了,而诸王在自己的封国又拥有军政财政大权,刘邦可以震慑各地诸侯,但是到了汉文帝汉景帝的时候,中央朝廷和封国之间的矛盾已经逐渐尖锐化了。
各封国的赋税不用上交朝廷,又可以拥有自己的军队,久而久之,被刘邦认为可以拱卫汉室的诸王却成为了威胁朝廷的重要隐患,这也就是十几年的光景。
《汉书.诸侯王表》天子自有三河、东郡、颍川、南阳,自江陵以西至巴、蜀,北自云中至陇西,与京师内史凡十五郡,公主、列侯颇邑其中。而籓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枉过其正矣。
此消彼长之间,诸王的整体实力已经逐渐可以和汉朝相抗,而汉朝的财政收入又只能依靠自己之下的郡县,还要出去给功臣的食邑,同时各封国的“高福利”,必然会吸引汉朝直属郡县的百姓,久而久之势必会造成支持汉朝赋税徭役的人口大量流失,如果汉廷不解决这个问题的话,汉朝的根基就会慢慢被诸王毁掉。
所以文景两代相继执行的以亲制疏和众建诸侯的策略,在七国之乱爆发前就已经逐步虚弱打压诸王的实力了。
可以说文帝时期解决了一个大国,为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打下了基础,也就是文帝认可贾谊的《治安策》,在文帝十六年,也就是公元前164年,文帝趁机将齐国分为六国,有将淮南国一分为三,最主要的就是分化了齐国,让这北方大国失去了和汉廷相抗的能力,可以说这就是推恩令的早期雏形啊。
文帝此举令七国之乱时期,齐地没能能力和吴楚联军一起向西进攻,齐地内部实际上相当于是处于内战模式,对全局没有太大的影响。
相比于汉文帝的内部分化,汉景帝的策略就是从诸王的封地中“抢”地盘。也就是找机会从诸王手中夺取郡县,而这也成为了吴王刘濞反叛的直接原因。
《汉书.荆燕吴传》及削吴会稽、豫章郡书至,则吴王先起兵,诛汉吏二千石以下。胶西、胶东、菑川、济南、楚、赵亦皆反,发兵西。齐王后悔,背约城守。
当时汉景帝准备削去吴国的会稽、豫章两郡,划归汉廷直辖,可以说如果刘濞没有反叛的话,那么汉景帝就快就会大范围削去诸国的郡县,以此慢慢削弱诸王的实力,而刘濞这个刺头自然是不能接受的。
当初刘濞追随刘邦平定英布的叛乱,刘濞作战英勇,而且刘邦在灭了英布后,意识到吴地百姓可能不会服从自己的,所以才让刘濞镇守在那里,加之刘濞和汉景帝还有些私人恩怨,刘濞的儿子刘贤当初入京,作为当时还是太子的汉景帝的伴读,但是可能是因为刘贤为人太没规矩,在和汉景帝下棋的时候,引起了汉景帝大怒,被景帝用棋盘给打死了,这些因素夹杂在一起,使得刘濞不会太尊敬汉景帝,直到景帝三年,即公元前154,刘濞联合其他六国,发动叛乱,其实如果当时齐王没有反悔的话,那就是八王之乱了。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七国之乱看着吓人,但是可以分为三个区域,一个是赵国,一个是齐地,一个就是主力吴楚联军深陷的梁地,可以说赵国和齐地并未对战局造成什么太大影响。
《史记.吴王濞传》七国反书闻天子,天子乃遣太尉条侯周亚夫将三十六将军,往击吴楚;遣曲周侯郦寄击赵;将军栾布击齐;大将军窦婴屯荥阳,监齐赵兵。
战事之处虽然对汉朝不利,但是七国之前因为利益问题,必然难以和吴楚连心,吴楚是真卖命,但是其他五国前期只能是看热闹,只要吴楚联军攻入长安,那么其他五国联军才有可能发挥作用。
而汉朝的军事布置也很明显,郦寄率部攻入赵地,栾布进攻齐地,这里就要在提一下文帝的功劳了,当时刘濞起兵反叛,齐王反悔了,所以胶西王、胶东王、淄川王的部队都在围攻齐都临淄,无暇西顾,叛军真正的主力就是吴楚联军了,汉军也是有名将周亚夫率部去面对吴楚联军,窦婴以外戚身份被任命为大将军,镇守荥阳,作为汉军的大本营,值得注意的是,窦婴守住荥阳,既可以守住洛阳,遏制叛军西进,又可以保护荥阳东北的敖仓,那是个大粮仓,守住敖仓可以为前线汉军提供粮草供应,也可以避免叛军夺取敖仓作为前进基地。
当然也要说下梁国的作用,梁国本来就是用来遏制其他诸王西进的,当时的梁王刘武还是汉景帝的亲兄弟,所以他不会也无法向吴楚联军投降,他知道自己除了死守,没有其他出路,刘濞一旦没了梁国,刘武必死无疑。
《汉书.张陈王周传》亚夫至,会兵荥阳。吴方攻梁,梁急,请救。亚夫引兵东北走昌邑,深壁而守。梁王使使请亚夫,亚夫守便宜,不往。梁上书言景帝,景帝诏使救梁。亚夫不奉诏,坚壁不出,而使轻骑兵弓高侯等绝吴、楚兵后食道。吴、楚兵乏粮,饥,欲退,数挑战,终不出。
《汉书.荆燕吴传》将军深沟高垒,使轻兵绝淮泗口,塞吴饷道。使吴、梁相敝而粮食竭,乃以全制其极,破吴必矣。
周亚夫的策略就是让梁国顶住吴楚联军的兵锋,之后派一支奇兵去袭扰吴楚联军的大后方,攻占淮泗口,切断了吴楚联军的后勤补给线,刘濞在反叛之初,是穷尽国力的,号称集结了30万大军,加上楚国的部队,吴楚联军数十万联军缺粮的结果就是军心大乱。
最终刘濞被周亚夫击败,吴大败,士卒多饥死,乃畔散。刘濞败逃,最终被东越王所杀,而随着吴楚联军被即便,齐地赵地的叛乱也就很快被平定了。
其实刘濞是浪费了时机的,在反叛之初,有两人建议分兵进取,可以获取有利的局势,虽说不一定会实现,但是绝对可以让局面向着有利于七国的方向发展。
《史记.吴王濞传》田禄伯曰:「兵屯聚而西,无佗奇道,难以就功。臣原得五万人,别循江淮而上,收淮南、长沙,入武关,与大王会,此亦一奇也。」
吴少将桓将军说王曰:吴多步兵,步兵利险;汉多车骑,车骑利平地。原大王所过城邑不下,直弃去,疾西据雒阳武库,食敖仓粟,阻山河之险以令诸侯,虽毋入关,天下固已定矣。
田禄伯的计划是分兵去公对攻打淮南长沙两国,收集兵力继续西进,直取武关,这样就可以从另一个方向牵扯汉军主力部队,为吴楚联军攻打梁国创造相对有利的局面,而且拿下淮南长沙,也可以保证吴楚联军的侧翼安全,试想一下,如果田禄伯的计划成功,那么周亚夫想要实现切断吴楚联军的后勤补给线就很难了,但是刘濞没有同意。
还有一个桓将军劝说刘濞,实施速战策略,快速西进夺取洛阳和敖仓,这样就可以切断关中和其他各地汉军的联系,有利于其他诸侯王起事,不利于汉军平叛,同时消除汉朝的一大优势,也就是地理优势,汉军作为正规军,军事装备相对占优,平原地带,不利于吴楚联军作战,而战局洛阳一带,可以有效地减弱汉军的优势,可是刘濞还是没做接纳。
可以看出来,刘濞虽然反叛谋划已久,但是他并无相应的才能和胆魄,他没做采纳田禄伯的建议,根本原因是害怕分兵会发生意外,领兵之人会不忠于自己,反倒是把军队掌握在自己手里比较踏实,而不接受桓将军的建议,他一是没有再足够的战略眼光,再者他没有能力勇气,在后路可能被切断的情况下,去打洛阳和敖仓,其实他完全可以派遣一支部队去打,这样也可以起到分散汉军注意力的作用,最起码派一支疑兵也是可以的。
反观刘濞,他的打法就是平推,想要一步一步的稳扎稳打,如果其他战场能够给予帮助的话还可以,只是赵地和齐地的叛军都被无力主动进攻汉军,都在等吴楚联军打开局面,而对于汉朝来说,只要熬过战事不利的初期,就有能力击败吴楚联军,时间对汉朝来说是有利的,而吴楚联军稳扎稳打的战法,也正好给了汉军机会。
总的来说,七国之乱是在汉廷和地方诸王之间的矛盾积攒至不可调和的时候爆发的,文帝景帝在七国之乱已经对诸王实力实现了一定的削弱,而七国之乱虽然爆发,但是主力还是吴楚两国,吴楚联军在没有足够能力的刘濞带领下,打的虽然很凶,但是却把联军带入了死地,随着周亚夫奇袭吴楚后方的计划实现,吴楚联军的末日也就不远了,而其他五国也随后败亡,七国之乱虽然凶险,但汉帝国总算是安稳度过了,此后各地的封国以无力和汉廷相抗,在没有了内部之忧后,汉武帝才能调集全国资源去驱逐匈奴,解除边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