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前后,兴起了一种非常火热的新兴劳动力交易平台——威客。什么是威客呢?就是有一个网络平台作为中介,劳动需求方将任务需求和报酬信息发布在网络平台上,劳动者通过平台搜索到合适的需求后,不联系需求方【规则也联系不到】,而是自行根据需求方的需要将成果做好投放到平台上,然后需求方如果在若干投递方案中选中了一个成果,则对应的劳动者将获得相应报酬。而中间网络平台则可以获取抽成或广告报酬。
而在这种平台上接“私活”的注册用户被起了一个很时髦[diao]的名字:Geek极客。
这种模式一经兴起,俨然成为了一种冲击传统思维的新事物。随着“副业刚需”概念逐步深入人心,能在主业之外有一份靠谱的副业辅助家庭开支,当然是美事一桩。而最吸引人的一点是——威客平台似乎给很多潜在的求职者或者有副业需求的人们提供了相当的便利。使得这些潜在客户不用大费周章去海量的网络信息中寻找就业或副业资源,只需要打开一个威客平台,通过简单筛选搜索就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业务。对于劳动力需求方而言,也省去了大量的招工开支,尤其对于一些小微的以线上业务为主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这种模式减去很多固定的人工岗位,转而通过发布这种即时招工信息,快速实现自己的产能。
这种威客模式,曾一度受到人们的追捧,其中如猪八戒网、极客网、一品威客、任务中国等等短时间注册了成千万上亿的用户。本人也曾注册了猪八戒网,主要专注于广告平面设计、英语翻译、毕业论文辅助等业务。
如同共享单车一样,这种新兴模式看似童叟无欺,一片大好。但为什么短短几年后就几乎销声匿迹了呢?
前人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以自己的经历分享几点感受:
一、对于劳动需求方固然可以获得物美价廉的劳动成果。中介平台也基本稳赚不赔。但作为劳动者,你的劳动回报率很低,甚至可以说极低。我曾投放过不少英文翻译作品、广告设计作品,客观说还是有一些质量不错的。但最终都没有被选中。而平台对投放作品的甄选又不是公开的,所以对于劳动者来说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作品是否被选择了。二、即使自己的作品被选择了。很可能需求方并不承认选择了你的作品,甚至于拿到劳动者的成果之后,需求方稍加修改就可以免费白嫖。劳动者权益无法保障,知识产权保护更是无从谈起。三、潜在用户太大,竞争过于激烈。哪怕抛开以上两点不谈,假设一切都很正规,平台和需求方也很善良。但巨大的潜在注册用户,使得几乎每一个领域的竞争都异常激烈。我看过一个广告设计需求,报酬2000元,最终作品投放竟然达到了900多件,而其中我看了很多设计都很不错。最终选择一个,也就意味着900多件作品石沉大海,而且一文不值。
试想,作为一个劳动者,如果花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去创作,而最后几乎毫无报酬,长此以往,还有谁愿意坚持?
而即使发现了这种隐患,这些平台最终似乎也没有找到一种更合理的模式,毕竟白嫖一时爽,一直白嫖一直爽。失败也就成了必然。
而大家有没有发现,在威客模式退潮之后,自媒体模式迅速抬头。从2017年前后,大量的自媒体平台争相出现,如头条号、百家号、大鱼号……相比于威客模式,自媒体模式的优势非常明显:只要你的作品有人看,有流量,就有收益。于是2017年开始做自媒体的一帮人,哪怕作品相当潦草,也拥有了大量的粉丝。我18年关注的几个头条作者,当时也就两三万粉丝,十来万粉丝,今年的粉丝都达到了惊人的几十万,有的几百万,比如米饭哥江明,美食作家王刚,型男走乡村……有了粉丝加持,每天的播放量上去了,收益日渐提高,他们中的不少人,在短短的这三四年时间内可以说挣得盆满钵满:有的收入颇丰,有的买了别墅,有的开了公司,王刚不仅开了连锁店,还办了工厂。可以说,自媒体的红利给很多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创收和机遇。
而这一点,正是和以往威客模式的最大区别。以往你写一篇文章,哪怕写得再好,只要不是No.1,就没有收益。哪怕你质量是第一,也可能被白嫖。自媒体则不同,不管你是第一名还是倒数第一名,只要有人看你的东西,多多少少都会有点收益。
树挪死,人挪活。只要观念创新,模式必然会更新。但仍然有一个难以逾越的坎——即一旦一个平台被大量的用户熟悉并注册后,就会回到巨大的竞争老路上。一旦产生激烈竞争,那么个体收益就会急剧下滑,毕竟蛋糕只有那么大。所以,经常关注头条号、百家号等自媒体平台的朋友就会发现,2020年之后,自媒体不好做了,以前写篇文章偶尔还有一两万阅读,现在很难了。而且即使有阅读量,收益也明显降低了。甚至许多粉丝上十万百万的大V都陆续停更了。尤其是21年头条生机大会之后,头条收益可以说跌倒谷底,对于广大一般用户来说,和以往威客的白嫖模式差别不大。
现实告诉我们:巨大的竞争造成内卷,而内卷已经深入各个领域,并将成为一种常态。
曾经红极一时的威客如今几乎消失殆尽,被称作“副业福音”的自媒体模式现在似乎也摇摇欲坠了。作为普通老百姓,在知识快速迭代的当前,我们是否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本领来应对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