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前夕,上小学六年级的小孙女的学校要举行庆“六一”少先队大队“阅兵式”,盛邀学生家长们参加。
作为爷爷,我是六十四年前少先队里的“高干”,受小孙女之邀,我欣然同意前去“助阵”,並准时来到“阅兵”现场。
(白塔旁,湖水涟漪,小船荡漾)
“阅兵式”开始了,随着轻柔优美的旋律走起,天真烂漫的几位佩戴鲜艳红领巾的小学生在舞台上轻歌曼舞,把观众引入湖水涟漪、小船荡漾的意境,“让我们荡起双浆,小船儿推开波浪” 这耳熟能详的歌声,让人陶醉,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家长们好似也回到了难忘的童年。
(舞台上少先队入队仪式,金光闪闪,红领巾飘扬)
这时候,现场又吹响嘀嘀哒哒的军号声,开始举行少先队入队仪式,金光闪闪,红领巾飘扬,场面壮观热烈。
看到身着盛装的小朋友们,我的思绪回到了五十年代,记得第一次在安徽老家的山南小学里参加少先队“六一”活动的场景。
那天是少先队活动日,也是在简陋的礼堂里举行的活动。程序是,先“出旗”,当少先队大队旗进场时,全体起立敬礼,五位小伙伴,一张大洋鼓、四面小鼓敲着节奏,四位小号手嘀嘀哒哒的吹响军号,一个男同学举着“星星火炬”旗,登上主席台;两个女同学“护旗”,右手敬队礼,紧随其后。“出旗”完毕,宣誓,佩戴着红领巾的老师举着右拳,念着誓词:“时刻准备着,为了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全体少先队员高声齐念:“时刻准备着——”接着唱队歌:“我们新中国的儿童,我们新少年的先锋,团结起来继承着我们的父兄,不怕艰难不怕担子重……” 。
(中国少先队)
那时少先队的章程中最初明确规定,少年儿童必须年满九周岁,个人提出入队申请,经审查合格后才能加入。
我当时因为父亲是革命军人,很早就入队了,无比自豪。那时候,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没有校服、队服,少先队员们男生一律穿蓝裤子白衬衫,女生是白衬衫花裙子,再佩戴上红领巾,也很朴素大方,令我难忘的是,少先队的“干部”有臂章,小队长是“一道杠”,中队长“两道杠”,大队长“三道杠”。
(少先队臂章)
当年我上五年级时,已佩戴了四年红领巾,“一道杠”也没有佩戴上。因为我从小就喜欢无线电,有空就往区公所文书家里跑,因为他装有矿石收音机,我当时也想学,所以经常去他家凑个热闹,常来常往,耽误了学习,期终考试成绩也不大好,所以没有达到“干部”标准。
后来在老师指导下,正确处理好学习和爱好的关系,还经常关心同学,做了些好事。
例如,我上学的山南小学离家有三百米远,下雨天道路泥泞,那时家里又沒有雨靴穿,就让大人给做一个木制的,离地三十厘米小高跷,当别样“雨靴”“穿”。一手抓住一根木把,踩在横木板上,一步一步走在泥泞的上学路上。
(小高跷当雨靴)
有一次雨后,我和文训同学同时上学,走在路上,他不慎摔倒,我放下别样的“雨靴”,脚踏泥泞路,背着他艰难地去卫生所医治,误了课。后来学校知道了,不但没有批评我,还大会表杨我,从那之后,我有很强的上进心,在学校“口碑”不错。
那些年,由于我爱好无线电,就把我从区公所文书那里学来的技术,回家后组装了第一台矿石收音机,组装好后,捐献给学校里的“爱科学课外活动小组”了,“爱科学课外活动小组”里同学们可开心了,对此学校和老师对我这种举动很满意,经常表扬我。
(小学生开心地听矿石收音机)
后来,我在安徽老家山南小学毕业那年,有一次,学校少先队开大会,我意想不到的是大队辅导员老师让我走上主席台,大队长陈聪民同学宣布我为中队长,“两道杠”啊!不小的“官”啊!当时我激动得伸出哆哆嗦嗦的手接过“两道杠”的臂章。
(本文作者与少先队大队长合影)
▲这是六十四年前时任“三道杠”的少先队大队长陈聪民与“两道杠”的少先队中队长的本文作者(左)合影。
这可是“越级提拨”的“官位”啊!那情那景,至今难以忘怀!从那以后我认真“履职”,做一名合格的中队长,在努力学习文化课的同时,少先队里的大事小情,都努力把它做好,尽量完美。
小学毕业升初中后的第一学期刚开学,我又“升职”了,担任学校少先队大队长,臂章为“三道杠”了。“官位”虽高了,但我还是对“两道杠”的中队长情有独钟。
(让我们荡起双奖)
当我还沉醉在幸福的怀旧中,“阅兵式”结束了,耳边还迴荡着“让我们荡起双桨,小船儿推开波浪,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四周环绕着绿树红墻。……”歌声源远流长。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2022年5月29日
(让我们荡起双浆)
(舞台上少先队入队仪式,金光闪闪,红领巾飘扬)
(白塔旁,湖水涟漪,小船荡漾)
(本文作者与少先队大队长合影)
(小学生开心的听矿石收音机)
(少先队臂章)
(小高跷当雨靴)
(中国少先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