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十分痴迷于奥特曼打怪兽的电视连续剧和相关书籍,其中最好看、最刺激的剧情,莫过于那些强大到足以打倒奥特英雄们的超级怪兽入侵地球。
在各种奇形怪状的反派中,有着“宇宙忍者”外号之称的巴尔坦星人最令我着迷。它虽然不够厉害,但外形独特,手臂上长着一对像龙虾一样的大钳子,其面部特征更是让人印象深刻,因此在广大奥特粉丝中,有着很高的人气。
初代奥特曼中的巴尔坦星人,样子有点小萌。
实际上,其面部造型的设计灵感,就来源于夏天在我们身边叫个不停的蝉类昆虫,嘴部长出的针状物体,模仿的正是蝉用来吸食树木汁液的刺吸式口器。两只圆圆的大眼睛亦与现实生活中的蝉颇为神似。
蝉是夏日里的明星物种,任何一颗树都能成为它们的歌唱舞台,仿佛永远不觉疲倦。每当树上的蝉声响起,总能勾起人们童年时期难以忘怀的趣事。在炎炎夏日里,给我们带来一丝清凉。
蝉鸣可以说是营造夏天氛围的代表性元素,曾有人说“如果夏天没有蝉鸣,那就像春天没有花开,秋天没有明月,冬天没有雪飘一样”。因此对于身边这些善于歌唱的小精灵们,我们怎能一无所知。
黑蚱蝉
在北京地区,最常见的蝉有三种,分别是蟪蛄、蒙古寒蝉和黑蚱蝉。然而大部分人对它们的认识还是十分有限,基本停留在只闻其声的阶段。
接下来,我将按照三种蝉在燕园夏季出现的时间顺序逐一说明。。
1. 三种常见蝉
蟪蛄的出土时间最早,每年6月初就可以听到它们的鸣声,那时候天气还不是很热。鸣声音调单一,发出类似“滋 滋 滋…..”的声音。
对此可能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翻译,比如在我家乡,它们的叫声好像在说“热儿啊 热儿啊 热儿啊……”,因而被俗称为“热儿”。蟪蛄就像是大自然的信使,在特定的时间飞到人间,告诉我们炎热的夏天真的要来了。
也有人形容它们可能是每天都吃不饱,所以从早到晚一直发出 “吃 吃 吃” 一般的声音。
蟪蛄翅膀和身体的颜色像树皮,属于保护色。
蟪蛄的个头儿是三种蝉中最小的,身长约2.5厘米。身体背面偏黑,翅膀上有黑褐色斑纹(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花翅膀”),整体上看同树皮的颜色相近,是一种保护色,有利于避免被天敌捕食。
夏日的某个夜晚,行走在城市的过街天桥上,一只蟪蛄竟然飞到我的胳膊上,看来是被我的白色院衫吸引了。
夜里飞进科维理研究所的蟪蛄,口器很精致,犹如一根钢针。
实际上蝉有两对翅膀。换个角度看的话,外面那对更大的翅膀(前翅)部分区域是透明的,而其覆盖之下的另一对小翅膀(后翅)为黑色,只有边缘位置透明。
腹部颜色偏白,仿佛涂了一层厚厚的粉底,称为“鳞粉”,其具体用途还不是很清楚。
在华北地区,它们出土的时间也恰逢赶上当地小麦成熟、收割的时节,因此老一辈的农民也称它们为“小麦季儿”。
家乡金黄的麦田
这种蝉最容易抓,它们警惕性不高,通常趴在树干比较低的位置,被抓到后会快速煽动翅膀并发出急促的叫声,整个身体都在震动,把我手指震得有点发麻。不禁感叹这么不起眼儿的小虫子竟能迸发出如此强悍的生命力。
夏夜常有蟪蛄撞纱窗,它们被灯光吸引过来。注意它粉白色的肚子以及黑色的后翅。
蟪蛄出来的早,走的也早。到八月份的时候,基本只能听到蒙古寒蝉和黑蚱蝉的鸣叫了。
如果蟪蛄的出现,是大自然在告诉人们夏天的降临和麦子的成熟。那么接下来蒙古寒蝉的出现,则表明最讨厌的“三伏天儿”即将到来。
大概在每年夏至前后,蒙古寒蝉开始大量出现,比蟪蛄晚大约20天。夏至标志着北半球真正意义上的盛夏来临了。再过不久便是“三伏天儿”,是一年中最酷热难受的时节。
蒙古寒蝉身体颜色偏绿,腹面也呈粉白色。翅膀完全透明。身体扁长,介于蟪蛄和黑蚱蝉之间。
蒙古寒蝉雄性
这种蝉的鸣声比较悦耳,音调呈现有规律的起伏,仿佛在不停地喊着“伏天儿 伏天儿 伏天儿”,于是很多地区(包括北京)的人们干脆就这种昆虫称为“伏天儿”,十分有意思。不过我家乡把蒙古寒蝉称作“叫狗”,为什么这么称呼我不是很了解,估计也是根据其声音来的。
由此可见,生活在我们身边的野生动物们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称呼, 其中很多有意思的称谓并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实践观察中的经验总结。
在炎热晴朗的天气下,生活在林子中的无数只蒙古寒蝉,常常会组成步调一致的大合唱,称为“群鸣”。站在林下,只觉声势浩大,能传播的非常远。在远方听起来,仿佛有种催眠的效果,让人想睡觉。
接着再过不多时日,差不多7月份,黑蚱蝉开始陆续出现。全身黑色,翅膀完全透明,是北京地区个头最大的蝉,鸣声也是最响亮的。发出类似 “喳 喳 喳” 的声音,如同电锯,如果碰巧站在树下,有一种震耳欲聋的感觉。
它们通常栖息在树木顶端,较难抓到。
黑蚱蝉
再晚一些时候,学校里偶尔还能听到第四种蝉的声音,音调比较奇葩,好像在说:“乌英 乌英 乌英…….袜…….”。这种蝉叫做鸣鸣蝉,但它们在校园内的数量很少,一般多见于山区。例如八月期间,北京西山一带就有大量的鸣鸣蝉出现。
2.
能发出鸣声的蝉都是雄性。雌性不发声,因而也被称为“哑巴蝉”。雄蝉发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同性交流,以及吸引雌性,从而进行交配。雄蝉的腹部有两个圆片,称为“音盖”。音盖下有一层透明的薄膜,雄蝉正是通过薄膜的震动发出声音,而音盖则充当扩音器的作用。雌性腹部无薄膜和音盖。
雄性蟪蛄
如果雄性被抓到,会发出一种急促的鸣声。如果不鸣叫,那肯定就是雌性了。
雌性黑蚱蝉,腹部无音盖
除了看腹部的发声器之外,蟪蛄和黑蚱蝉的雌雄差别较小。但蒙古寒蝉的雌雄则较为明显,雄性身体较长,雌性身体较短,且尾部具有尖尖的产卵器。
蒙古寒蝉雌性,尾部的产卵器十分明显
成年蝉靠吸食树液为食。它们那细长的口器,如同一根中空的钢针,刺穿树皮,吮吸汁液,以维持生命。蝉的数量过多会削弱树势,导致枝条变黄枯死。
晴朗的夏日,有时走在树林子下,常常会有小水滴飘落在脸上和胳膊上, 但抬头仰望,天又没有下雨,哪里来的水滴?实际上这是树上的蝉吃饱喝足后的排泄物,也称为“蝉尿”,对人体无害。
然而古人没有认识到蝉以树汁为食的事实,而是认为它们靠喝清晨的露水为生,择高而栖息,餐风宿露,不食人间烟火。因此在古代,蝉是高洁的象征,备受文人墨客的青睐。古往今来,吟咏蝉的诗文可谓不胜枚举。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比如唐代虞世南的《蝉》: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图自《诗经名物图解》
夏夜里,蝉的末龄幼虫从地下钻出,经历一生中最后一次脱壳(羽化)后,变为成虫。在古人眼中,这是一次脱胎换骨的新生,从此飞上高枝,栖身高洁,远离污秽的土壤。司马迁的《史记屈原列传》中记载:“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
受蝉脱壳羽化的启发,古人创作出“玉蝉”这种器物,也就是蝉形玉制品。最早出现在新石器时代,那时主要是用作佩戴的装饰品。到了汉朝,玉蝉多被用作葬玉,放入死者口中(也称为“含玉”),一同下葬,寓意转生和再生。
玉蝉 摄于山西博物馆
不仅限于玉蝉,我国古代还有其他动物形玉制品,它们各自背后的寓意,朋友们可以自行查阅。摄于山西博物馆。
?夏季是一年里最热情、最旺盛的季节,无数生物在这段时间绽放生命的光彩。在动物界中,低等动物对夏季天气变化的响应最为敏感,特别是蝉这种歌声最为嘹亮的小昆虫。
气温、光照和湿度对蝉鸣的影响很大。通常天气越热越晴,鸣叫的越厉害,鸣叫时间越长。广大劳动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产实践中,通过对身边自然的观察,把这些规律总结为言简意赅、朗朗上口的气象谚语,在一代代人中不断地传承。有趣的是,不同的地区都有类似的描述:
蝉声悠扬,天比晴朗(沪)
蝉儿叫得凶,必定热烘烘(苏)
蝉声长呜晴,短呜雨(粤)
早上蝉虫叫,红日通天照(桂)
晴天时,蝉声长而响亮。但在降雨前,蝉声将减弱且短促,不怎么爱鸣叫,仿佛失去了晴天的精神头儿。这是由于降雨前空气湿度大,雄蝉腹部的发声器因水汽而受潮粘滞,振动频率降低,影响发声。因此蝉声变弱,或者不鸣叫,通常预示着降雨的到来。相关的气象谚语有:
蝉儿叫声停,阴雨将来临(贵)
蝉声断续叫,不风则雨
蝉儿叫叫停停,连阴雨将来临(苏)
蝉不响,要变天(鲁)
此外,天气的变动也会促使蝉对自身的鸣声进行调节。对于这一事实,我平时印象比较深的是蝉在雨中一般不鸣叫,但在大雨接近尾声还未停止时,它们才开始叫。比如:
雨中蝉声叫,预示晴天到(全国)
雨中有蝉叫,预告天快好(苏)
雨中蝉声鸣,不久天放晴(鄂)
蝉齐鸣,天转晴(皖)
蝉不鸣,雨不停;蝉一叫,天转晴(苏)
根据这类谚语就能准确判断降雨即将过去,差不多可以出门了,即便天空仍是彤云密布。夏季的热雷雨通常发生在下午3-4点中,到五六点雨差不多就停了。以前在科维理三楼的办公室,如果雨一直下到晚饭时间,同学们会打开窗,看看雨势和天上的乌云,纠结是应该订外卖还是打伞去食堂。每当听到窗外大杨树上的蝉鸣时,我便会告诉他们:“雨差不多要停了,可以准备去食堂了”。听不到蝉声,我不会给建议。后来他们戏称我为“半仙儿”,其实我只是吸取了前人的生活经验而已。
3. 知了猴
蝉的一生要走过三个阶段: 卵,若虫,成虫。成年雌性交配之后,将卵产于细嫩枝条的皮下,卵在里面度过寒冬。到第二年天气变暖,孵化成若虫后(此时也称为“蝉蚁”),钻入黑暗的地下,度过一生中最漫长的阶段,通常要待上几年。在此期间若虫靠吸食树根的树汁生长。
蝉卵 图自网络
?若虫蛰伏在地下的时光占据蝉一生寿命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出土之前一般要经历四次脱皮。第四次蜕皮后,称为末龄若虫,前肢强健有力,用于挖土和攀援。处于这一阶段的若虫身躯呈佝偻状,形态上和猴子的姿势很相似,因而被俗称为“知了猴”。
接下来它们将破土而出,进行生命中最后一次脱壳(羽化),也就是所谓的“金蝉脱壳”。它们通常选择在太阳完全落山后(相当于夏天下午7~8钟的样子)钻出地面,选择合适的物体攀附(通常是树干),身体固定好后,后背将开裂出一条逢,一个全新的虫体慢慢地从缝隙中钻出来,色彩丰富,鲜嫩欲滴。
整个羽化过程不超过一个小时。我夜里九点出门看的话,基本上都是羽化成功的成年蝉了。
它们多年在幽暗的地底默默地蓄积力量,为的就是能够在未来的某个夜晚进行美丽的蜕变和在阳光下纵情高歌。
?黑蚱蝉的羽化
知了猴是餐桌上的重要食材,风味独特,营养丰富,堪称食用昆虫中的极品,市场需求量很大。在我家乡,夏天的晚上经常能看到打着手电抓知了猴的人们,其中个头最大的黑蚱蝉的知了猴成为人们抓捕的主要目标。
实际上,在羽化日的白天,它们在地下就开始用两把大钳子一路往上挖,如果看到一点点光亮便停下来,待夜幕降临后,爬出洞穴。下午走在树下,如果看到芝麻粒大小的小洞,不妨扒开看看,里面说不定会有一只等待羽化的知了猴呢!
知了猴爬出后留下的洞穴
羽化时所脱的壳,称为“蝉蜕”,是一味重要的中药。我们平时在树下最容易观察到,基本上夏日的野树林中随处可见。
三种蝉蜕的对比图,黑蚱蝉看起来真是又肥又大。
从蝉蜕所在的高度可以看出,三种蝉的羽化位置不是很高,大多从树基部往上一人多高的范围内,仿佛脱下的蝉蜕就是为了方便供人采撷。
根据本人平时的观察,蟪蛄的羽化位置最低,大多在从地面到树干基部20-30厘米的范围内,蒙古寒蝉和黑蚱蝉的蜕要高一些。
蟪蛄的蜕
蟪蛄蜕全身总是粘着泥土;相反,蒙古寒蝉的蜕一直是干干净净的,好像有种出淤泥而不染的特质;而黑蚱蝉的蜕则介于前两者之间,时常是半身污泥。因此我推测,蟪蛄在泥土之下藏的最深,黑蚱蝉次之,蒙古寒蝉最浅。
蒙古寒蝉洁净的蜕
有意思的是,这几种知了猴并不会一直选择树干基部羽化,它们出土后也会就近选择一些枯枝、杂草或者比较大的土块进行羽化,显得匆忙潦草。可能是为了节省能量,并尽快羽化,防止成为其他生物的美味。
因此它们的羽化地点可谓是五花八门。对于我来说,在林子里观察蝉蜕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例如,有的选择在草丛中的枯枝上。
?有的在墓碑上。
有的在草本植物上结伴羽化
或者是三兄弟一起
更过分的是,竟然趴在前辈的遗迹上羽化!
?在我家附近,有一片杨树林,生活在那里的蝉的数量非常多,白天树上的蝉鸣此起彼伏、震耳欲聋,树干上的蝉蜕随处可见。然而夜里抓知了猴的人们通常不会来这里,因为树林之下是一大片坟地。夜色下十分瘆得慌,无人敢进入。因此这里成为各种蝉进行羽化的绝佳庇护所。
当然,这里也必定是拍摄蝉羽化的好地方。去年某一天的白天我曾雄心勃勃地计划夜里去拍摄,但天一黑下来还是怂了,我和小伙伴们只是在外围转了转后,便返回了。
蒙古寒蝉的羽化,背景为黑蚱蝉的蜕。
?小时候,村庄周围比较好玩有趣的地方,被人们以生活在那里数量最多的动物来命名,如王八罄(村东头水很深的池塘,据说是很久以前发大水的时候,许多王八一起挖出来的)、蛇谷(河边的一座废弃的水泵站,石缝里的各种蛇是出了名儿的多)、泥鳅坑、以及最近新命名的伯劳路。于是索性就把那片被杨树林所掩映的坟地称为“知了坟”吧。
今年麦子黄时,白天我经常去那里转悠。可以看到,随便一颗大树下都趴着几只蟪蛄蜕,最多的竟然有18颗之多。
?在这样的诱惑下,内心的恐惧已经不算什么了,于是和朋友决定夜里再次尝试走进去看看。
果然这次夜探的收获还是蛮大的。在漆黑的夜色下,很多蟪蛄正在静悄悄地脱壳羽化中,有的才刚刚从裂开的后背中探出半个头部,有的已经脱壳完毕,静待潮湿的身体被风干。还惊飞了一只正在树上休息的雉鸡。这些动物们的存在,反而让整片树林更显静谧。
蟪蛄脱壳完毕
脱壳完毕,它们仍然趴在蜕上休息,那稚嫩鲜艳的小翅膀逐渐舒展开来,在入夜后西风的吹拂下,摇曳不停,这场景很有诗意,也十分让人感动。此时它们的同胞黑蚱蝉和蒙古寒蝉仍在地下酣眠,再过不久这两种更大的蝉将破土而出,接管这片树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