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利用邮驿。早在殷商时代,甲骨文中就有邮驿的记载,一般多作""。周代又称为"传"、"馆"。春秋战国时称"遽"、"邮"、"置"。战国有"骑传候"专管情报快速传递。秦汉魏晋时称"驿"。唐时又称"馆"。宋时称"急递"。元时称"站赤"。明清时则称"邮驿"。
司马迁《史记》说,舜时曾设置二十二名"纳言官","明通四方耳目","夙夜出入",专司传递情报之职责。西周时的"大行人"、"小行人"和"行夫"都是利用步行或车船传递情报。春秋时,又出现了"乘遽"的单骑快马通信。据《左传·昭公二年》记载,郑国子产探知公孙里叛乱情报后,利用"乘遽"返回都城平叛。当时的"乘遽"和"邮"的传递速度极快,正如孔子所比喻的那样:"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战国时,又出现了私人间谍情报通讯网,譬如信陵君在魏国情报官急报赵国边境烽火四起时,稳若泰山地劝魏王不必惊慌,"此乃赵王狩猎也"。可见信陵君有效率很高的私人通信情报机构,能迅速、完备、及时地向他密告情报。西汉初年,淮南王刘安也自有一套通信系统,名义上是互通问候家书,实际上是情报通讯网。
二是利用动物。春秋时始用马来传递情报。南北朝时,用骆驼来送情报,叫做"驼驿"。唐代还设有"明驼使",大将哥舒翰就常用此向唐玄宗传送各地藩镇情报。还有用犬狗的。晋时,陆机就常把书信装在竹筒里,绑在一只叫"黄耳"的骏犬颈上,传送到几百里路之遥的地方去。元代设立的"狗站",则更是边境中的专职情报通信站。
我国古代最早使用鸽子传递消息的记载,见于五代王仁裕所写的《开元天宝遗事》:"张九龄(唐玄宗时的宰相)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脚上,依所教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讶。"另据唐代文献记载,当时还有用经过训练过的燕子和海东青(鹘)来送信等方法。
宋时,鸽子便完全应用到了间谍情报的传递上。据《宋史,夏国传上》记载:"福与怿(福即宋主将任福;怿即宋前锋桑怿)循好水川西去,未至羊牧隆城五里,与夏军遇。怿为先锋,见道房置数银泥盒,封袭谨密,中有动跃声,疑莫敢发。福至发之,乃是哨家鸽百余,自盒中起,盘飞军上,于是夏兵四合,大败宋军,福等皆战死。"这是西夏军队布下伏兵,用一百多只军用信鸽来作为伏兵发起攻击的情报信号,从而一举获胜。明代何守法《投笔肤谈·方术第十》称此为"封鸽代谍"。据周密的《齐东野语》说,南宋时,川陕宣抚使张浚前去视察素以"纪律极严"著称的曲端的军队。张浚"按视端军,端执挝以军礼见,阒无一人。公异之,谓欲点视。端以所部五军籍进,公命点其一部。于庭间开笼纵一鸽以往,而所点之军随至,张为愕然。既而欲尽观,于是悉纵五鸽,则五军顷刻而集,戈甲焕灿,旗帜鲜明。"曲端平时以鸽传送信息练兵,战时则以鸽传送情报调兵,可谓运用之娴熟。
三是利用烽燧。最早利用烽燧传递情报的记载是《史记·周本纪》:"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则举烽火。"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解释说:"昼日燃烽以望火烟,夜举燧火以望火光也。""皆山上安之,有寇举之。"《墨子》中已有专门解释烽燧的论述:"城上烽燧相望,昼则举烽,夜则举火遣卒候者无过五十人,客至堞,去之,慎无厌逮。"史学家岑仲勉注道:"此言派出斥候及烽火告警法。卒候,今名侦探或间谍。"《史记·魏公子列传》说:"公子与魏王博,而北境传举烽,言赵寇至,且人界。"可见都是以烽燧来传递报警情报。秦汉时,建立了大量烽火台,"起烽燧,十里一候。"又叫"亭"、"烽台"、"烟墩"、"墩台"等。近年出土的秦制铜"杜虎符"上有十字:"燔燧之事,虽毋令符,行也。"汉代居延汉简中有《塞上烽火品约》,品约规定:若敌寇不满一千人,则燔一积薪,超过一千便燔二积薪,若攻亭障则燔三积薪。隋唐时,又规定:"若贼少,举二烽;来多,举三烽;大逼,举四烽。"
四是利用水漂。即利用流动不息的河水,从上游向下游传送紧急军事情报。隋大业十一年(615)时,隋炀帝被突厥重重包围于雁门,形势极为危急。隋炀帝几次派人突围外出去搬救兵,都被突厥捕杀或受阻。于是,隋炀帝"从围中以木系诏书,投汾水而下,募兵赴援。"果然,下游隋军得信后,立即发兵救援,击退了突厥。《隋书》还记载隋将史万岁平陈时,因"水陆阻绝,信使不通",无法与主帅杨素取得联系。史万岁急中生智,将战场军事情报放在竹筒中,浮江而下,终于漂到了杨素的帅营。杨素根据情报及时调遣军队开往前线。明代用间大师王守仁在与叛军朱宸濠作战时,就制作了数十万块"免死牌",牌上刻写着只要叛军士卒谁持有该牌,便可在战败被俘时免予死罪等字样,然后投入长江上游,木牌顺流漂至明军久攻不下的安庆朱宸濠军营中,人人蜂拥争抢,军心涣散,逃兵不计其数。王守仁利用水力传递瓦解敌军的"情报",有力地摧毁了朱宸濠的军队。被后人称之为"水电报"。
五是利用纸鸢(即风筝,也叫"纸鸱",俗称,"鹞子")。纸鸢是我国古代情报通讯的独特发明。早在战国时,《墨子·鲁问》就记载道:"公输子削竹木为昔隹,成而飞之,三日不下。"虽然所述夸大,但这种纸鸢的前身在许多古文献中均有记载,并称之为"木鸢"或"飞鸢"。据宋人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一记述:"今之风筝,古之纸鸢也。创始于韩淮阴。方是时,陈反于代,高祖自将征之。淮阴与约从中应,作纸鸢以为期,谋败身戮。"这是最早关于纸鸢用于间谍情报传递的记载。
《资治通鉴》卷一六二完整详细地记载了南北朝梁末年侯景叛乱,梁太子萧纲用纸鸢传递情报的史实:"台城与援军性命久绝,有羊车儿献策,作纸鸢,系以长绳,写敕于内,放以从风,冀达众军。题云:得鸱送援军,赏银百两。太子自出太极殿前,乘西北风纵之。贼怪之,以为压胜(一种迷信的说法),射而下之。"这是用纸鸢来传递书信情报。
不可以的,医保目前是没有全国联网的,缴纳医保不要在医保办理地。
医保补缴欠费方式:
医保机构征缴部门根据医疗保险欠费情况,建立欠费数据信息,填制《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通知参保单位补缴欠费;
对因筹资困难,无法一次足额缴清欠费的参保单位,医保机构征缴部门与其签订社会保险补缴协议;
参保单位根据《社会保险费补缴通知单》或补缴协议办理补缴,医保机构征缴部门予以受理,并通知医保机构财务管理部门收款;
破产单位无法完全清偿的欠费,医保机构征缴部门受理单位破产清算组提出的申请,审核后送稽核监督部门处理;
医保机构征缴部门依据财务管理部门传来的补缴欠费到账信息和稽核监督部门传来的核销信息,调整参保单位欠费信息。
如欠费单位发生被兼并、分立、破产等情况时,按下列方法签订补缴协议:
欠费单位被兼并的,与兼并方签订补缴协议;
欠费单位分立的,与各分立方签订补缴协议;
欠费单位进入破产程序的,与清算组签订清偿协议;
单位被拍卖出售或租赁的,与主管部门签订补缴协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