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UAWEI HiLink生态,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引领5G时代

HUAWEI HiLink生态,打造智能家居生态系统,引领5G时代,第1张

6月11日,2019年亚洲消费电子展(CES Asia 2019)在上海国际博览中心正式开幕。作为亚太地区的 科技 盛会,此次CES Asia将多领域展示世界创新 科技 ,在智能家居产业频频发力的华为,此次也携HUAWEI HiLink智能家居生态成果再次登场,带你感受IoT全新的 科技 新力量。

HUAWEI HiLink生态:入口+连接+生态,打造丰富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近两年,华为围绕全场景智慧化战略,从入口、连接、生态三个层面在IoT领域展开多维度布局,旨在为行业打造一个丰富多彩的智能家居生态系统。

此次位于展馆W1的华为展厅,展出了华为IoT领域的重要 科技 成果,以“全场景智慧化,迎接产业 历史 性机遇”为主题,展示了IoT三要素:连接、入口和生态产品。

入口:拥有震撼音质的华为AI音箱

展台小巧而精致,首先看到的是华为自研展桌。作为华为1+8+N全场景战略中的入口设备华为AI音箱,是符合人机自然交互需求的关键语音智能入口产品。自2018年10月发布以来,受到广泛好评,震撼音质几乎秒杀同档位的智能音箱,媲美千元级别的蓝牙音箱。

连接:华为路由双旗舰,5G CPE Pro引领5G时代

连接方面,华为这次展出了华为路由Q2 Pro和5G CPE Pro。

华为路由Q2 Pro是刚刚上市的爆款产品,此次荣获CES Asia最佳智能家居产品奖。采用华为自研凌霄芯片,PLC Turbo加持,让网络性能更佳;使用分布式覆盖,哪里信号不好插哪里,无需配置,无惧墙多壁厚,信号飞檐走壁,是最适合中国家庭的Wi-Fi解决方案。

2019年被业界誉为5G网络商用元年,6月6日,国内5G商用牌照正式发布,在本次CES Asia展会现场,华为的自研产品展桌上也带来满满惊喜——展出5G设备、终端,均采用华为海思自研的5G芯片。引爆眼球的5G CPE Pro,作为全球首款真正规模商用的5G终端,此次也荣获CES Asia最佳网络通信产品奖,使用5G多模芯片巴龙5000,可以3s下载一部高清,将引领HUAWEI HiLink智能家居进入5G时代。

生态:华为智选生态爆品

墙面上围绕华为智慧家庭互动大屏,有层次地展示了几款华为智选的爆品,囊括了照明、安防、环境及饮水等几个领域。

逼真的模拟家居环境,形象地演示华为全屋智能家居解决方案,通过虚拟3D的交互式演示,呈现生动的场景联动和智能单品体验,让你可以通过手机APP或者华为AI音箱双入口 *** 控“家里”所有的华为自研产品和HiLink生态产品,结合产品功能视频,深入了解产品的使用场景及功能。

比如,体验智能即热饮水吧“1秒温水、3秒开水”带来的便捷生活,可实现 *** 控开关、调水温调水量等功能,智能饮水无需等待。

海雀AI全景摄像头,使用海思专业安防芯片,搭载华为云算法,AI智能识别人脸、人形、宝宝哭声,跟随指尖指哪转哪,看护全家。

汇泰龙智能指纹锁,体验指纹、密码等多种开锁方式的便捷,还有环境、清洁、照明等系列产品,通过多元生动的APP界面来实现对产品的多功能互动,和极致的沉浸式体验,带你走进全屋智能生活。

通过回家模式、观影模式、睡眠模式、离家模式等多场景视频,让你一键体验智慧生活,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不同模式下产品的选择与搭配方案。

更好的交互性能,让你身临其境地体验和把玩产品,感受智能生活带来的便捷和美好。

HUAWEI HiLink推进全场景智慧化,将成为中国最佳IoT生态标准

华为在IoT生态三要素:入口、连接、生态方面部署非常完善,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智能的自然交互入口,更适合中国家庭的高速稳定连接产品,更丰富的生态场景选择。目前,华为整个生态触达用户已超3亿,连接着4000万家庭,接入HUAWEI HiLink生态伙伴数超过200个,生态产品型号超过500个。

伴随着5G的到来,未来已来,物联网进入高速发展阶段。华为作为领先的手机设备供应商和5G网络供应商,将加速全场景智慧化,迎接产业 历史 性机遇。让智慧IoT从梦想走向现实,让HUAWEI HiLink成为中国最佳IoT生态标准。

本文主要对阿里云、腾讯云、百度云和华为云提供的相关物联网产品进行对比,用于分析各大云平台在物联网方面的布局和实现。

本文主要从各大云平台的官网相关资料进行对比,对比项也没有覆盖物联网的各个方面。
阿里云的物联网相关产品由于在实际项目中使用的比较多,所以比较了解,相对其他3个云平台,阿里云在物联网方面的布局走的比较早,无论是硬件开发、设备组网、边缘计算、设备接入及管理、数据流转、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可视化等等方面,阿里云都有相关产品可以提供,而其他3个平台或多或少都有缺项。在阿里云、百度云、华为云上都能看到专门对物联网的布局,而在腾讯云上面则看不到。

自7月垃圾分类进入“硬约束”时代,处于先行先试城市方阵下的市民们纷纷感慨垃圾分类的难易程度堪比高数试卷。随着政策的实行,这场垃圾分类大战,陆续将登陆全国46个重点城市。

8月的最后一天,华为云宣布携手“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深圳,在南方都市报上的大版面给全深圳市民发了一封信:向深圳市的每位市民征集垃圾,市民每在华为云公众号上传一张垃圾照片,标上垃圾名称和种类,都将为垃圾分类AI模型准确率的提升做出贡献。

面向工业、房地产、零售等行业有大量依靠人工质检以及人工巡查的场景,如产品缺陷检测,合规检测、异常识别,安全穿戴、场地巡检等细分场景的自动分析,需要定制化模型实现。但这类企业普遍没有AI开发人员,不具备高门槛的模型开发能力,又无法承担高昂的模型定制费,可通过M规模模型训练,大幅度提高模型开发效率。

AI实践应用正当时,+智能掀起行业变革

如今,各行各业上云,已经成了提升生产力和竞争力的必然路径,云计算也逐渐从为互联网服务的专属技能,转变为连接智能化与实体经济的重要通道。华为云正如一个广袤的智能“黑土地”,它以全栈全场景AI解决方案为基础养料,向存在智能化需求的企业、开发者提供蕴含深厚的技术底气、安全可靠、简单好用的AI能力。简单来说,华为云正在用AI,潜移默化地改善越来越多人的生活。

华为云还将AI运用于医学影像分析等医学前沿领域。在10月份即将在深圳举办的国际顶级人工智能医学影像学术会议MICCAI2019上,华为云人工智能医疗团队将发表诊断报告自动生成、脑中风分割及宫颈癌筛查等领域相关领先成果。

面向行业,华为云持续提升模型算法,实现工业生产环境的“工作”优秀,而不仅仅是各种比拼环境的“考试”优秀,同时实现模型的闭环、实时更新,保证企业AI应用始终处于最佳状态。截至2019年Q1,华为云可提供59种AI服务、159项功能,已在城市、制造、物流、互联网、医疗、园区等10大行业的300+个项目进行探索,助力众多企业构建AI核心能力。

事实上, 不仅仅是AI,华为云正在做的,是将云、AI与5G、物联网、边缘计算、区块链、大数据、数据库等技术充分协同。AI、5G、IoT在云平台聚合后,将使云成为行业数字化进程中重要的推动力,驱动各行各业实现数字化和智能化,实现质的飞跃。

coap。华为云物联网平台是为用户提供一个接入无关、电信级安全可靠的平台,平台中的组件是非常多的,主要有coap、mqtt等组件,其中coap组件是支持设备多协议接入的。由于该平台 *** 作简单,深受用户们的信赖。

经过30年时间,通信连接技术从模拟发展到数字,逐步进入尾声。2000年开始的3G建设和2010年开始的4G升级,逐步使人们从语音为主的通信,演进到以数据流量通信为主的新模式,语音和消息等业务模式渐渐被互联网OTT的IP化创新应用替代。
物联网产业 2017年“拐点”–物的连接超越人的连接
当人的连接超过70%渗透率,超越人的、物的连接就开始萌芽和发展。2017年,M2M单纯物的连接数将首次超过人的连接,成为新的连接形态,并将重塑通信网络、运营、业务和服务的形态。
软银孙正义在2017年全球移动大会上预测,未来30年每个人连接物的节点将超过100个,未来5年物的连接将超越500亿,未来10年将超越1000亿,2035年全球将有1万亿的物联网芯片,IoT将带来终端设备(产生数据)、云(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的海量机会。大连接时代的序幕已经开启。
2016年6月,NB-IoT规范在全球正式发布。同时,在美国,1美元级别的物联网芯片开始面世;以LTE为代表的4G网络大规模普及,渗透率超过20%;IoT规模部署和应用爆发的条件逐步积累到临界点。2017年将是物联网的突破年。
业务&网络重构:横向多样化+纵向专业化
物联网应用场景的多样化驱动了业务、网络、运营、商业模式的重构。多样化体现在横向覆盖各个行业、纵向满足不同专业化的需求。物联网的业务场景是d性、即时变化、无限延展的,要求网络与平台具备的能力包括支持广度、深度、速度、延时、经济高效、安全等多个方面。
除了人的连接场景外,物的连接还涵盖了更多场景。以无人驾驶为例,其延时要求毫秒级、传输速度达到10Gbps级,才能确保自动驾驶的汽车不出事故。因此,5G是目前主要的网络选择,同时网络需要根据业务的优先级进行资源随选,SDN/NFV是必然的趋势。为确保在容量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的传输和延时压力,网络“自上而下”构建CDN,实现从云计算到雾计算的架构改造,实现管云一体化也是重要的趋势。
多样化的接入终端和接入近场技术,对网络归一化处理和智能服务提出了新挑战。新型融合网关汇聚了各种接入技术和终端,成为边缘重构的重点。此外,从2017年世界移动大会来看,对安全问题的热烈讨论,再次对物联网安全策略管控提出了新的要求。
运营&商业重构:超越连接,平台和应用变现
物联网网络、业务的复杂性是呈指数级增长的,需要以数据洞察为中心、智能算法为驱动的新型运营平台和运营模式来支撑。这类似互联网公司的云/大数据平台,即“智能中台”。在商业上,物联网的核心是应用创新产生新价值,而运营商的长板在连接,初期需要通过连接和数据捆绑应用的方式,来实现连接和数据平台的变现。从长期看,平台将控制用户流、数据流,数据平台和应用创新的生态汇聚平台将带来资金流,是未来商业模式演进的目标。

物联网战略路径和竞争力:业务、使能、连接
物联网的发展重点在三个领域,有垂直行业,其领导者包括GE、BMW、海尔等;有互联网OTT,其领导者包括Google、Amazon、阿里等;电信领域,其领导者包括AT&T、中国移动、Vodafone等。各个领域的战略定位和战略演进路径各不相同,但遵循相同的规则,即“长板协同、远交近攻”。
垂直行业:专业业务领先
行业领导者在构建和巩固专业领导地位的基础上,按场景需求,深度、专业、模块化地吸收物联网、云、大数据、互联网技术,实现了连接、业务和运营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成为产业的引领者。如BMW、Bosche的实践开创了欧洲Industry40行业标准,并占领领先地位;GE通过每天监控和分析来自万亿设备的1000万个传感器发出的5000万条数据,通过Predix平台,实现物联网新型应用。这些案例表明,未来物联网最核心的竞争力恰恰是专业化的业务。
互联网OTT:数据/智能化领先
互联网公司在大数据、云和互联网使能技术上的领先地位和能力积累,使他们在进入通用业务领域时,展现了强大的破解和替代能力,如物流、零售、门禁等业务场景的物联网服务创新。Google、Amazon等OTT也正在将使能能力,从简单的数据分析,提升到专业化智能的高度,结合专业能力创新智能化的应用,来改造传统行业。阿里巴巴突出的“5新”正是这一战略的集中体现。专业化既是互联网公司物联网业务和服务创新的方向,也是其软肋。
电信运营商:连接领先
全球领先运营商在物联网中的长板是其连接网络,中国移动、ATT、Verizon都把NB-IoT和5G作为其大连接战略的核心战略。AT&T 2013年发布了以智能安防业务为核心的Digital Life智慧家庭业务,从家庭物联向车联网演进过渡,基于M2X能力开放平台进行平台运营,目标是实现全美三分之一的车联网基于AT&T的网络平台。中国移动发布大连接为核心的2020战略,依托强大的连接优势和OneNet物联平台(目前已接入超过560万设备,开发者数量超过27万,应用数量超过一万),率先布局万物互联的生态。Vodafone从卖SIM卡向卖服务转型,实现地域扩张和价值延展。
这些实践都展示了一个普世道理,即运营商单靠连接难以形成盈利模式,在连接的基础上构建数据化的平台,支撑和加速运营创新。平台变现和应用变现,是运营商探索物联网成功商业模式的发展方向。
战略对标 – 三类战略路径

物联网战略演进路标:从连接到数据和应用
物联网是非常复杂的生态系统,横向涵盖所有行业领域,纵向贯穿端、管、数据、云应用等所有环节。物联网的战略首先是横向选择和确定主攻的场景,其次是纵深上的能力、竞争力和市场格局、盈利模式的实现。总体来看,电信运营商物联网战略演进至少分三个阶段,表述如下。
运营商具有优势长板和综合竞争力的横向行业场景,主要有数字家庭、智慧城市(安防)、车联网等,可以将运营商的连接优势和电信级的安全、可靠、本地化、端到端等服务优势结合起来。纵向上,运营商需要遵循构建长板、依托优势,进行生长的原则,优先聚焦连接网络的构建,在此基础上逐步建设数据能力、发展应用创新的平台,促发生态化的应用创新。
物联网IoT三步走战略–“菱形”突击
阶段一:连接为王
在初期,运营商的战略重心无疑是构建强大的物联网连接网络,重点打造一张基于NB-IoT的全网覆盖的网络,扩展LTE的连接到物的连接,试点5G在物联网上的应用,同时尝试蓝牙、WiFi、Zigbee等连接技术支持的近场物联网网络融合。战略合作的重点是实现和领先物联网应用创新SP合作,通过API将网络能力开放出去,支撑运营的创新,快速实现破局。
阶段二:数据为王
在网络领先地位逐步构建后,运营商基于物联网场景复杂、业务多样的特点,实现基于数据的精准创新、智慧运营、精益管理成为新瓶颈和业务创新的新机会。这个阶段,运营商应构建基于智能中台的管云一体化网络,实现连接网络的“由哑到智”,基于网络发展打造智能运营的数据平台,支撑业务创新和精准高效的客户服务。
阶段三:应用为王
数据平台的强大和扩展性将使运营商拥有构建应用汇聚平台的能力。类似移动互联网领域的APP Store,运营商将基于IoT Store,支撑、触发各个行业的业务和服务创新。生态创新成为运营商新的战略控制点。
运营商最终的战略愿景是实现在物联网“倒梯形”价值视图上的“菱形”站位,即确保数据平台和业务创新的控制点,实现网络连接的长久溢价变现。

小结
物联网IoT将在2017年迎来拐点。运营商需要依托优势,识别战略控制点,逐步构建新生态领域里的长板和战略控制点,实现在物联网领域的创新和成功转型,迎接继消费互联网之后的家庭互联网和产业互联网又一波新蓝海的到来。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提供,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275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