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软件开发的

物联网软件开发的,第1张

物联网软件开发推荐: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软件开发是指利用传感器、通信网络模组、软件、控制系统等将设备和网络云端进行连接和互动的模式。

在借助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能够把日常用品、设施、设备、车辆和其他智能设备互相连通。物联网是通过某个物件连接网络,通过信息化,能够将实际性物品进行有效性的转换。

作用

1、降低硬件成本

众所周知,硬件成本是每个工业行业多年存在的问题。物联网开发技术的出现简便了企业对传感器和各种硬件设备的需求,从而缓解硬件成本,人工成本,间接促成工业实施成本整体降低,甚至完全替代人工。

2、高性价比分析工具

分析工具对于工厂很重要,目前多数的企业选择传感器制造商提供软件分析工具,无论收费形式,还是免费试用,都可以通过这些工具看到。

物联网云平台分为两类,一类是软件厂商做的,一类是硬件厂商做的。

软件厂商做的物联网云平台:阿里物联网套件,Ablecloud、中景元物联云等,这一类物联网平台的特点是平台端的插件或者功能特别丰富,这是他们的优势。

硬件厂商做的物联网云平台:这一类云平台要么提供方便接入的模组,要么提供开发板帮助用户接入。

       随着物联网各种技术快速发展,各物联网远程监测应用场景也应用而生。工业设备需要人在现场监测和维护,现在通过物联网技术,远程监控成为可能,运维人员就可以坐在监控室里对设备进行监控,而且通过网络随时进行远程监控。很多用户选择使用组态王开发监控系统软件,它是新型的工业 自动控制系统 正以标准的 工业计算机 软、硬件平台构成的集成系统取代传统的封闭式系统,它具有适应性强、开放性好、易于扩展、经济、开发周期短等优点。厦门物通博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工业智能网关WG585支持将现场设备对接到数据中心的组态软件,让物联网远程监控应用场景轻易实现。

       现场采集点的用户串口设备(可以是各种仪表/PLC/单片机等),通过RS232或RS485/RS422接口与物通博联工业智能网关WG585相连,WG585可选择多种联网方式。将要发送的数据通过DTU功能对数据进行网络协议封装后通过无线网络发送到数据中心,接入组态王、力控等组态软件,进行远程监控。

        物通博联工业智能网关WG585是物通博联推出的一款工业级边缘计算网关,它是一款两化融合的网关。它支持将各种仪 器仪表、各种 PLC 控制器、各种采集器的数据采集到网关,在进行数据过滤筛选并标准化后,通过 MQTT 物联网协议以 JSON 字符串格式上报到云平台中,并实现远程控制和运维。为客户构建专业的工业物联网及工业 40 系统提 供边缘计算节点和应用方案。物通博联网关WG585不仅可以实现远程数据采集、远程控制,还可以实现运维通道的建立,同时具备边缘计算的各种特性及各种安全防护功能,为您建设专业的、稳定的、安全的工业物联网系统提供技术和方案支撑。

在软件行业中,工业软件只占很小的比例,却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堪称工业领域的“皇冠”。而在“卡脖子”清单中,工业软件和芯半导体片是同时击中中国制造的“软”“硬”两把利剑。但芯片万众瞩目,相反工业软件作为我国向“制造强国”迈进中最大短板却未引起 社会 各方足够重视。

但最近,这个行业也引起了头部投资机构的关注。

发力CAD、CAE,领投卡伦特、十沣

近期,高瓴创投独家领投了核心工业软件、CAD软件「卡伦特」。成立于2014年的卡伦特,独立自主研发了云原生CAD智能设计软件的几何引擎。

CAD软件作为工业软件体系中最关键、难度最高的研发设计类软件,需要大量学科知识的积累与融入,这造成了其壁垒极高、产品实现难度也高,长期以来为国际巨头——包括西门子、达索、欧特克等欧美公司所垄断的局面。

而卡伦特 科技 从研发第一天起就以CAD协作设计和人工智能为突破口进行研发,解决了传统CAD从0开始设计、知识复用难度大、协作困难等问题。

作为基于云计算的智能软件,能通过在线协作的方式实现更高效的流程设计。在工业设计软件实现了“弯道超车”,突破我国工业软件“卡脖子”的困境。

目前,卡伦特在云端智能CAD平台这全新一赛道稳居头部。

在高瓴合伙人黄立明看来,由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迈进过程中,自主可控的工业软件不仅是突破“卡脖子”困境的刚需,更是我国工业长期发展的基础设施。CAD平台市场规模大、前景广阔,与此同时产品实现难度高、壁垒强。而卡伦特团队在这一领域实现了可贵的突破,以AI智能为发力点,产品通过独特优势切入市场,是真正以技术创新实现“国产替代”的代表性企业。

除了投资CAD,高瓴还低调投资了工业软件中另一个核心的技术:CAE,即工业仿真软件。

CAE(Computer Aided Engineering,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是工业软件里面开发难度最大的一款。即把设计出来的产品,通过软件进行仿真分析,这可以为工业产品节约巨大的试错成本。

简单的说,小到一部手机的出厂、大到一架飞机是否有足够韧性来吸收撞击产生的能量,都必须用 CAE 软件来模拟试验。

天眼查显示,深圳十沣 科技 有限公司(简称十沣 科技 )今年已获得高瓴创投A轮投资。十沣 科技 为中国科学院陈十一院士2020年创立,但其核心团队组建、核心软件研发早在2012年就起步。

历经近10年磨砺,目前,十沣 科技 自主开发的CAE,已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电器、机械制造、清洁能源等众多领域,成为高端装备产业自主可控研发平台或技术解决方案的重要选择。

陈十一院士指出,在诸如机器人制造这样高价值、高端工艺领域,因其交叉性极强,信息处理系统与物理系统需达到深度融合,高性能仿真软件贯穿机器人软硬件开发的各个环节,我国必须迎头赶上。CAE软件产业的唯一出路,就是培育自主品牌并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这是参与国际竞争的关键,是提高国家竞争力进而保障国家安全的关键。

数字化、智能化加仓工业软件领域

实际上,高瓴在工业软件的布局并非从近期才开始。仅以高瓴创投公众号披露为例,可以看到,7月以来,其密集出手、加轮了全应 科技 、深势 科技 、数益工联。

譬如,高瓴创投2019年A轮领投企业全应 科技 ,今年9月宣布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高瓴创投持续跟进。

全应 科技 是一家聚焦于热电智能化的工业互联网企业。其自主研发的全应热电云,以工业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为核心,建立云+边+端的可信工业互联网架构,在线动态构建热电系统端到端数字孪生模型,有效提升热电生产效率,为热电企业创造节煤降耗、碳排减少。

全应 科技 创始人夏建涛博士表示,“以数字 科技 推动我国工业转型升级是我国工业从‘大’迈向‘强’的重要抓手。全应 科技 自创立以来,立志于将智能 科技 与传统工业深度融合,以工业互联网平台方式为高能耗流程工业提供节能降耗解决方案。”

再往前,8月26日,数益工联也宣布完成数千万人民币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高瓴创投独家领投。此轮融资资金将用于产品持续深化与迭代,构建全球领先的工业数字化软件团队。

数益工联致力于打造基于数据流+价值流的离散制造业工厂数字化软件;应用新一代的物联网技术与丰富的现场交互手段,为离散制造业客户的数字化升级提供从规划到实施落地的端到端工厂级解决方案;打造行业与客户的工业数据平台,持续提供数据智慧服务。

而8月5日,高瓴创投则领投了深势 科技 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深势 科技 “以新一代分子模拟平台为代表的科学计算平台的建设,以及相关技术在药物、材料设计等场景的落地”,是一家专注于解决微尺度工业设计难题的企业。

工业软件“蓄势待发”,高瓴要啃“硬骨头”

从高瓴今年的投资不难看出,其正在加速硬 科技 领域的布局。

从围绕光伏、动力电池的新能源板块,到从上游开始对芯片的全链条布局,再到以今年7月上市的成功上市的怡合达为代表的先进制造,到如今的工业软件领域,高瓴显然是有计划地要啃下“硬骨头”。

中国的工业软件市场长期被欧美软件巨头垄断,据分析,国产工业软件较国际最高水准“落后达30年”。事实上,我国工业软件起步并不晚,但由于中途我们“重硬轻软”、忽视了软件化建设,致使我国自主工业软件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后止步不前,国产工业软件市场占有率,从一度高达25%萎缩到目前不足5%,在一些关键领域甚至全军覆没。

如今,智能制造和“工业40”正越来越聚焦于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工厂和数字化运营服务。数字建模和仿真、CAD计算机辅助设计和CAE计算机辅助仿真等核心工业软件,已成为数字化工业背后不可或缺的支柱。

而随着“工业40”等进程的加快,对工业软件的需求也不再是单一软件产品,而是向着包含多方面的整体解决方案转变。这对于国产工业软件提供商来说是个缩短与国际巨头差距的机遇。这同时也意味着,国内软件企业需要改变加快研发步伐。高瓴等一众资金的加入,一定程度上将缓解工业软件研发的资金压力,另一方面,也意味着国产工业软件的发展潜力正在得到市场的积极响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0246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7
下一篇 2023-05-0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