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讯 日前,我们从西安市政府官方渠道了解到,西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推进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2年底新建充电场站200个,充电桩10000个,具体如下:
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落实国家新基建战略部署,加快推进我市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配套,着力培育我市经济发展新动能、提高公共服务水平,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结合我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任务
到2022年底,全市基本建成适度超前、车桩相宜、智能高效的充电基础设施体系,确保满足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服务需求。全市计划新建成投运集中式充电场站200个;充电桩10000个,其中2020年完成3900个,2021年完成3290个,2022年完成2810个。建立相对完善的标准规范和市场监管体系,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充电服务市场。逐步建成布局合理、便捷高效、覆盖全市的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互联网+充电基础设施”产业生态体系。
二、重点工作
(一)完善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1.编制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布点规划。
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委、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省地电西安分公司;完成时限:2022年底。
2.做好新建、配建停车场和综合交通枢纽设置公共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审批工作,保障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的报批、征收、供应。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资源规划局、市发改委、市交通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
3.落实新建建筑配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要求。新建住宅配建的停车场,应设置30%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100%预留充电设施安装和在车位附近敷设低压线缆及安装电缆分线箱;大型公共建筑物配建停车场和社会公共停车场,应设置10%的新能源汽车充电车位,预留总车位数量30%的配电容量。牵头单位: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省地电西安分公司;完成时限:长期。
(二)加快推进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到2022年底,全市计划新建投运公共充电场站150个,公共充电桩7500个;专用充电场站50个,专用充电桩2500个。
1.落实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任务,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做好布点规划、场站选址等工作,配合市级相关部门完成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验收工作,协调解决辖区内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牵头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西安城投集团;配合单位: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详见任务分解表)。
2.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城区内采用立体式充电站(塔、楼)、停车场加装等模式建设公共充(换)电设施;继续对大型商超、景区、物流园区、地铁站停车场等公共设施进行改造建设充(换)电场站。牵头单位:市资源规划局、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市商务局、市文化旅游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西安城投集团;完成时限:2022年底。
3.持续推进专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保障邮政、环卫、行政机关等专用车辆的充电需求,确保到2022年底车桩比达到2∶1。牵头单位:市国资委、市城管局、市机关事务中心;配合单位:西安城投集团;完成时限:2022年底。
4.结合“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实际,对有条件、有需求的小区配建一定数量的充电设施,以满足小区业主充电需求。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西安城投集团、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省地电西安分公司;完成时限:2022年底。
5.支持个人自用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个人在自有固定车位加装自用充(换)电设施,须向小区物业管理和属地供电部门提出申请,经同意后,可加装自用充(换)电设施,接入小区供电系统。鼓励个人自用充电基础设施对社会车辆进行分时共享。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科技局、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省地电西安分公司;完成时限:2022年底。
(三)构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智能化服务体系
1.构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服务体系。以市级平台为载体,整合我市电动汽车充电资源,实现公共充电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市级平台数据由市级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与社会服务平台合作,将全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点位布局信息上传,便于车主查询、使用。牵头单位:市科技局;配合单位:市住建局、西安城投集团;完成时限:2020年12月。
2.构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安全运行监督管理体系。推动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检测工作,按照国家标准,制定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安全及性能检验检测管理制度,加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行业安全监管,督促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企业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确保设备安全运行;定期组织对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及充电设施生产企业进行产品一致性和生产过程监督检查。牵头单位:市市场监管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住建局、市应急管理局、市消防救援支队、西安城投集团;完成时限:2021年3月。
三、场站验收
公用、专用和居民个人自用充(换)电设施在投运试运营前均要进行场站验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投入使用。牵头单位:市住建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完成时限:2022年底。
四、支持政策
鼓励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对验收合格的充(换)电设施,按照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财政补贴细则有关要求给予财政补贴。牵头单位:市财政局;配合单位: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完成时限:2022年底。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西安市推进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分管副市长任组长,市政府分管副秘书长任副组长,市发改委、市住建局、市科技局、市工信局、市财政局、市资源规划局、市城管局、市交通局、市应急管理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消防救援支队和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西安城投集团、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省地电西安分公司分管领导为成员。工作专班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负责本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统筹协调、督促推进与考核工作,统筹制定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相关支持政策。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问题,统筹协调督促落实全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
市发改委:负责制定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政策;下达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任务;依据验收结果下达补贴资金计划;积极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支持;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专班日常工作。
市科技局:负责市级平台建设、运营、管理工作,做好全市公共充(换)电设施接入及其他相关工作。
市工信局:负责做好中央和我省、我市关于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相关政策的解读工作。
市财政局:负责筹集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设施市级财政补贴资金,做好年度市级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工作。
市住建局:负责在全市公共停车场内增设充电车位;指导物业企业加大消防检查,配合相关部门做好消防安全常识宣传,配合业主对自有车位加装充(换)电设施;负责协调推进专用、公用充(换)电设施,居民个人自用充(换)电设施的建设、验收、备案工作;制定居民个人自用充(换)电设施验收程序和材料清单。
市资源规划局:负责新建住宅、新建(配建)停车场和综合交通枢纽设置公共充(换)电设施的规划审批工作,优先保障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项目用地的报批、征收、供应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主城区新能源出租汽车推广应用及充电需求测算(主城区以外的由区县、开发区负责本辖区内新能源出租汽车的推广应用工作)。
市应急管理局:负责协调、督促市级相关部门履行公共充(换)电设施安全生产的行业监管责任。
市消防救援支队:负责指导行业部门检查充电设施场站消防设施各种标识设置、摆放,指导充电设施运营企业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开展消防宣传培训、疏散演练、充电设施自查工作。
市城管局:负责按照规定办理公共充(换)电设施项目建设过程中的挖掘、占用城市道路等审批许可。
市市场监管局:负责依法查处价格收费违法违规、不正当竞争行为;负责督促检查全市用于贸易结算的公共充(换)电设施年度计量强制检定工作。
西安城投集团:负责集团系统停车场(站)公共充(换)电设施的建设和推进工作;结合小区提升改造工作,在有条件的小区加建公共充电基础设施。
国网西安供电公司、省地电西安分公司:负责公共充(换)电设施的电网接入工作;参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
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负责编制辖区新能源汽车公共充换电基础设施布点规划;做好新能源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验收、市级财政补贴资金拨付工作;做好配套资金筹集、拨付工作。
(二)强化考核管理
将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任务纳入市考指标,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按照《西安市新能源汽车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目标任务分解表》中明确的目标任务,抓好落实,确保按期完成任务。各单位于每月5日前,将上月的公共充(换)电设施建设工作开展情况(项目备案数、建成数)报市发改委。市发改委定期会同市级相关部门对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落实行动方案情况(包含是否制定详细的工作推进计划、明确工作任务、完成时限和保障机制等)进行督促检查,检查结果计入考核得分评定。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有关部门和新闻媒体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大对公共充电基础设施政策、规划布局和建设动态等宣传力度,让社会各界全面了解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意义,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参与我市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加强舆论监督,曝光阻碍充电桩建设、损害消费者权益等行为,形成有利于公共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的良好舆论氛围。
各区县政府、开发区管委会要制定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实施细则。西咸新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参照本方案执行。
2020年6月3日,宝马与国网电动汽车服务有限公司线上签约,围绕充电基础设施,融合5G、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强化合作。届时,宝马将通过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的深度合作,提供超27万根充电桩,相较2019年实现翻番。随着充电桩、5G、物联网等技术被提上新基建风口,充电设施建设已经成为行业接下来发力重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宝马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此次合作中,合作业务不止于充电桩,更覆盖充电技术、光伏、储能、梯次利用。
宝马作为首个入局新基建领域的跨国车企,在双方此次签约的背后,如何规划豪华品牌纯电动车充电网络?为什么选择在这一节点扩展充电桩建设?宝马积极参与新基建的目的是什么?
1
宝马成为首家提供长途电动出行解决方案的跨国车企
根据协议,双方合作涉及充电技术研究和创新、充电服务产品合作和推广、推动新能源车用新能源电力三大方面。通过合作,宝马全国充电网络将在2020年底实现翻倍,增加至27万根充电桩,其中将包括8万根提供快速充电的直流充电桩。
宝马专属预约充电服务
宝马充电网络已覆盖公共充电、私人充电、品牌专属充电和数字化充电服务。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许艳华向汽车预言家表示:“随着新基建加入,网联化、平台化将成为未来充电桩的新特征。”
截至目前,国网电动汽车公司拥有超过8万根充电桩,其中,高速公路直流充电网络已覆盖26个省份,273个城市,在高速公路上,平均每50公里便有可用的充电站。值得注意的是,国网电动汽车公司董事长全生明在签约时表示:“2020年,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加快了充电业务发展,将投资建设78万根充电桩。”
高速公路服务区快速充电桩
对于宝马来说,通过接入国网“十纵十橫两环”的高速公路快充网络,宝马充电网络将在全国覆盖超过5万公里高速公路,这意味着,随着双方开启合作,宝马成为首家向客户提供电动长途驾驶的跨国车企。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专家委员会专家李万里看来,对于跨国车企而言,连结充电配套同样是在华深耕本土化的重要形式,在基础设施转型升级初期,占得先机才是关键。
2
为什么选择这一时间节点
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宝马集团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全球累计销售达到50万台,截至目前,宝马在华已经拥有超6万新能源车。
从新能源汽车的布局看,目前宝马集团在全球已提供十二款电动车型,是电动车型最丰富的汽车生产商之一。根据规划,宝马还将推出包括BMW i4和BMW iX3等车型,2021年底前,宝马的纯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销量将增加一倍,累计达到100万辆。
BMW 5系插电式混合动力里程升级版
在集团第一战略中,坚定向电动化转型是第二阶段重中之重。在分析人士看来,未来光束汽车还将为宝马电动版块带来新的增量,此时宝马需要通过扩展充电布局为以后宝马新能源车型提供完备保障。
更重要的是,充电桩已被列入新基建领域。国家新能源汽车创新工程专家组组长王秉刚认为,当新能源充电桩的风口出现的时候,车企要把握住机会,积极参与到新基建中,与能源企业、充电企业共同探讨车、电的协同问题。现在来看,随着新能源车逐步发展,对于车企来讲,不仅是要做好车,更要做好配套服务的协同工作,形成新能源车、电池、充电、服务等多维度的品牌生态。
3
宝马不止做电动汽车,更延伸电动生态
在发展新能源技术方面,宝马通过本土化的方式,在中国市场开展全生态模式运营。目前,研发中心二期扩建项目已经正式动工,动力电池中心也将于年内开业,这意味着,宝马在华已经掌握涵盖材料选择、电芯设计、电池系统集成、大规模量产等核心技术。
高标准私人充电
除电池、整车、供应链外,宝马还不断完善上下游产业链服务。截至目前,宝马新能源授权经销商网络涵盖中国450余家经销商,给客户提供免费充电墙盒以及基础安装服务。此次签约合作后,宝马在年底前将公共充电网络扩展至27万根充电桩,宝马充电设施将覆盖私人充电、公共充电、品牌充电及数字化充电服务领域。
BMW 高标准私人充电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还将技术层面展开合作,制定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即插即充技术和车-桩-网互动技术研究。为保证技术兼容,宝马新能源车和国网充电桩正在全面开展互用性测试。另外双方共同发力充电、光伏、储能三合一能源站,据悉,宝马首座充光储一体能源示范站将于今年在北京落成。在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促进联盟秘书长许艳华看来,充电桩行业有很多创新模式可以尝试,这种创新不仅体现在技术层面,还体现在商业模式上,政策利好为产业带来发展机遇,进一步促进产业的跨界融合。
可以发现,在业务层面,宝马与国网电动汽车公司签约不仅是对电动车版块的补充,也是对电动车生态的延伸,需要注意的是,此次延伸并不局限在充电领域,更扩充至储能、光伏、梯次利用等层面。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向汽车预言家表示:“充电设施是发展新能源汽车的关键领域,从前景看来,关键要实现车桩配套,在这一过程中,车企会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重要力量。”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公司的主营业务为工业生产智能化业务和配用电自动化业务。公司主要产品为智能电气、智能装备及应用、智能机器人。公司所属产品荣获了"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电网公司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在新能源 汽车 充换电领域,公司经过多年经验积累,积累了交流充电桩、直流充电桩、充电模块、充电桩主控系统、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等方面核心技术优势,各种端口的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站)已经广泛应用于大型基建工程项目配套、新能源公交车场站配套等场景。公司自主研发的智慧充电桩运营管理平台具备实现充电站、桩分布查询、设备运行状态实时监控、后台远程启停控制、充电过程回溯、订单管理及实时数据分析等功能。针对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建设,公司目前已分别在架空线路、电缆线路、智能台区和智慧供应链四种场景下有针对性开展产品布局工作,为客户提供完善全面的解决方案,主要包括基于“国网芯”的柱上一二次融合设备为核心、辅以架空线路在线监测系统和广域型配网线路故障定位系统的智能架空线路物联建设;以“分散式DTU+”为核心,辅以电力管廊监测、智能电力井盖的智能电缆线路物联建设;以智能配变终端+LTU为核心的智能配电台区物联网建设;以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为核心的智慧供应链物联网建设。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配电自动化系统、用电自动化系统软硬件产品研发、生产与销售以及配用电自动化工程与技术服务的企业。公司主要产品为中压配电载波通信系统、配电自动化主站软件、配电自动化监控终端(FTU、DTU等)、用电自动化主站软件、用电自动化管理终端(TTU、集中抄表器等)等系列化产品。 全国领先的工业智能化解决方案供应商之一;主营智能生产线整体解决方案、巡检机器人自动化监测平台、智能仓储等多款机器人和智能化产品,并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电力新能源、物流等诸多领域;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发 健康 顾问机器人;17年智能制造及机器人应用产品收入1470亿,营收占比5744%。 公司主营人工智能系统、高端装备智能制造系统的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服务机器人、工业机器人、物流机器人、巡检机器人产品研发与销售,智能化工厂系统、智能化物流系统、智能化巡检系统设计与服务,云平台服务,智能配电网监控通讯装置与自动化系统软硬件产品的生产、销售,电动 汽车 充电设备、能源储存设备及软件的研发与销售,电力工程设计施工,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货物及技术的进出口业务。 人工智能板块,实施"AI+ 健康 "的精准战略定位,与复旦大学联合研发 健康 顾问机器人。智能BMS是新能源 汽车 电池的“智能大脑”和核心部件,为新能源 汽车 提供动力电池的信息采集、数据处理、逻辑控制、故障诊断、电池SOC/SOF状态估算、热失控管理等多种功能,数据智能算法是其关键要素。公司智能BMS系列产品主要应用于技术要求较高的纯电动乘用车,产品具有采集和估算精度高、安全稳定、可靠性高、延展性好等优点。公司目前已实现在工业生产智能化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主要产品涵盖智慧工厂、智能移载、智能装配、智能焊装、智能物流等,能够为客户提供涵盖业务全链条的智能化、一体化的整体综合解决方案,打造工业智能化领域的"量身定制",从而形成了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产业平台。 公司成为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二期项目首批供应商,提供针对Model Y车型生产的高端非标智能装配设备。 公司与宁德时代在智能移载、智能物流机器人及智能产线等方面存在业务合作,宁德时代为公司客户之一。 成立“复旦-科大智能智能机器人联合实验室”,直接运用复旦大学在类脑智能 科技 与大数据人工智能产业领域内的科研优势。 公司与蔚来 汽车 在换电站、充电桩等方面开展了业务合作。公司参股子公司加拿大Bluewrist Inc, 专业从事工业机器人视觉引导及在线校准测量等领域的研发和产业应用。在工业生产智能化领域的全产业链布局,为客户提供一体化的综合智能解决方案;收购上海冠致工业自动化有限公司和华晓精密工业有限公司100%股权,巩固了公司在工业生产化智能化和机器人应用领域内的市场地位。,公司换电站业务目前包含蔚来等新能源领域头部车企(部分客户由于保密原因暂不能公开)。公司充电桩业务发展良好,交流充电桩新产品实现了蔚来,大众,吉利,天际等车企随车配充电桩的研发生产销售。智能巡检机器人是以移动机器人作为载体,以可见光摄像机、红外热成像仪以及其它检测仪器作为载荷系统,以机器视觉—电磁场—GPS—GIS的多场信息融合作为机器人自主移动与自主巡检的导航系统,以嵌入式计算机作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开发平台。公司目前拥有配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变电站智能巡检机器人、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等多款拥有自主核心技术的智能巡检机器人,产品已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得到规模化示范应用。 公司主要业务为工业智能化业务,以“智能 工业”为核心理念,积极布局机器人先进控制、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核心智能化技术研发,面向 汽车 工业、电力工业、消费品工业等领域的关键应用场景
风险提示: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