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工程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物联网工程的就业方向是什么?,第1张

主要就业于与物联网相关的企业、行业,从事物联网的通信架构、网络协议和标准、无线传感器、信息安全等的设计、开发、管理与维护,也可在高校或科研机构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物联网工程,我认为是说的建设物联网项目的,既可能是物联网工程师。在我们这个行业,可以做售前,主要是物联网方案的逻辑设计和规划,或者做售后,主要是把售前的方案在实际的场地进行实施,比方在鸟巢水立方建设大型物联网。而应用的场景,就是楼下大神描述的各种让人兴奋的生活便利,或者工业生产中的各种高效率。当然,商用级别目前还是企业经营或者政府利民的大项目应用着物联网。所以,以后你可以多了解大型物联网项目,让自己脱颖而出,规划自己的物联网行业未来。

继续深造方向 :   通信与信息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电路与系统、计算机应用。

培养要求  :  具有较好的数学和物理基础,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和应用设计方法,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技术和电子信息技术的能力,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能顺利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听、说、读、写的能力。主干学科与课程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概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这个词,国内外普遍公认的是 MITAuto-ID 中心Ashton 教授1999年在研究RFID时最早提出来的。在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的同名报告中,物联网的定义和范围已经发生了变化,覆盖范围有了较大的拓展,不再只是指基于RFID技术的物联网。

物联网是基于互联网,传统电信网等信息承载体,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的网络又称为物联网域名。

“十二五”时期(2011-2015年)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时期,是成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关键时期,是崇州基本建成“西部轻工名城,田园宜居之都,山地旅游高地”,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2011年初,《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经崇州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纲要》主要阐明未来五年发展战略意图,是“十二五”期间崇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总体规划,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是编制和实施各类专项规划、乡镇规划、年度计划以及制定相关政策的重要依据,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一城一都一高地”现代中等城市,为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奠定坚实基础的行动纲领。
一、崇州“十二五”的规划背景
(一)“十一五”取得的巨大成就
“十一五”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成都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崇州市委、市政府团结和带领全市人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紧紧抓住试验区建设重大机遇,积极应对“512”地震和金融危机的“双重压力”,实现了城乡统筹和灾后重建的有机结合,加快推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经济社会取得了显著成绩。
经济发展取得新成就。“十一五”以来,崇州市各项经济指标创历史新高,经济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综合目标考核进入成都市三圈层先进行列。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55亿元,是2005年的197倍;地方财政收入465亿元,是2005年的263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10亿元,是2005年的478倍;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5亿元,是2005年的210倍;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89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246元,分别是2005年的180倍和170倍;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18亿元,是2005年的36倍。
灾后重建开创新局面。灾区面貌焕然一新,率先在成都市实现了“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建设速度和水平列四个重灾市(县)第一。完成了以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和产业恢复为主的589个灾后重建项目,实现投资1017亿元。全面完成居民住房重建任务,农村永久性安置房完工11917户,灾后居民安置率达到100%,公共服务设施超前建设,水平显著提高。高水平完成实物总量为17亿元的重庆对口援建项目111个。
统筹城乡进入新阶段。城乡一体化进一步完善,“三个集中”顺利推进。已建成以桤泉、羊马、怀远为代表的66个农民集中居住区(含灾后安置点25个),农民居住条件极大改善。农村“四大基础工程”全面实施。确权颁证基本完成,“四证”颁发率达到991%,搭建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完成农村产权流转5000宗;实施土地综合整治,实现了农村建设用地最大化,实现了资源向资本的转化;形成村级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五大机制”,推进了村级事务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构建了“自主发展”体系;城镇公共配套设施基本实现全覆盖。
社会事业取得新进步。按照“重建与发展同步、城市与乡村互融”的思路,“十一五”期间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完成46所市、乡(镇)、村(社区)文化站、室和敬老院建设,城乡人民文化生活丰富多彩;高标准完成崇州市人民医院、市妇幼保健医院、乡(镇)卫生院标准化建设和疾病控制、医疗救治及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基本建立起与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保参保率达959%,社会保障福利水平不断提升;综治维稳工作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管理全面加强,荣获了省级“平安先进市”称号。
基础设施上了新台阶。“十一五”以来,崇州市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公共服务能力和基础设施承载能力向前迈进了“20年”,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愈发明显。确定了“六纵六横三轨三站”交通基础设施规划,完成了重庆路、川西旅游新环线、崇怀路、光华大道(崇州段)等省、县级主干道的新改建工程,畅通的内外交通网络体系基本构成;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广电等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全面加强;电网基础设施改造加快,城镇饮水安全工程全面完成,天然气基本实现主城区和乡镇管网建设满覆盖,污染物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乡环境极大改善,为构建新型田园城乡形态迈出了坚实一步。
环境保护取得新进展。节能减排和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成效显著。截止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下降52%,关闭了全市所有水泥厂,工业废水、烟尘排放达标率为10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城镇污水收集处理率大袋825%,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23%,空气质量优良率达997%,成功创建“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荣获国务院“第一次全国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称号。
(二)“十二五”的发展基础及规划纲要编制的意义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以科学发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崇州市立足当前实际,着眼发展,积极应对各种挑战,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坚持在发展中促转变、在转变中谋发展,“十一五”主要发展目标全面完成,为“十二五”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实现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长远战略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阶段,将更加注重内需主导、消费驱动,更加注重科学引领、创新驱动,更加注重民生优先、社会公平。崇州市作为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重要区域,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实现跨越式发展,既面临诸如外部环境的有利变化、平台载体的高起点搭建、发展基础的全面夯实等难得机遇,也面临诸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压力、经济结构调整的压力、区域间的竞争压力等重大挑战。为此,《纲要》的编制和通过,对于指导崇州未来五年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崇州“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和总体发展战略
崇州市委、市政府在认真把握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历史定位和长远目标,分析判断国内外发展大势和内部条件的基础上,提出崇州市未来五年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二五”期间崇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按照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和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崇州市“一城一都一高地”的总体发展战略。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推动三次产业追赶型跨越式发展,全面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全面加强城乡社会事业协调发展;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全方位推进改革开放;以生态环境为本底,着力推进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到2015年,力争基本建成“产业突出、城乡一体、田园宜居、社会和谐”的现代中等城市。
(二)发展目标
《纲要》规划出了崇州“十二五”的发展目标,清晰勾画出了崇州今后五年的城乡发展蓝图。
“十二五”期间,崇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5年,基本实现“一城一都一高地”的战略目标,成为统筹城乡和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样板区,基本建成“现代中等城市”。
经济发展:地区生产总值(GDP)实现翻番达230亿元,地区生产总值(GDP)年均增速达到15%以上,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中期后半程阶段。
产业结构:工业化进程加快,服务业快速发展,农业稳步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比重稳步上升,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14:50:36。
城乡统筹:“三个集中”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城镇化率达到50%,工业集中度达到80%。农村“四大基础工程”深入实施,“六个一体化”的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水平差距进一步缩小。城镇化进程明显加快,建成“省级文明城市”。
民生改善: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城乡公共资源配置更趋均衡化,城乡公共服务水平较大提升。城乡居民收入大幅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2%。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90%以上,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加率达98%以上,年度城镇登记失业率小于4%。
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努力建成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创建“全国生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万元GDP能耗和万元GDP二氧化碳排放量较2010年均下降16%,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全面完成四川省、成都市下达的减排目标任务,森林覆盖率达到465%。
对外开放:主动对准国际化,加强外向型经济发展,招商引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区域合作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全面提高,投资规模和质量再上新台阶。
(三)总体发展战略
围绕成都市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发展战略,崇州市提出了“一城一都一高地”发展定位、产业功能区和城镇发展布局的总体发展战略。在总体功能分区上,将全市市域划分为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乡功能融合区、生态旅游综合区四个功能区,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功能空间布局。在城镇发展布局上,将构建“1主1新6支点”为主的城镇体系。在产业发展上,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崇州市产业功能区布局将力求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构建全市“11346”,即:一区、一轴、三走廊、四园区、六节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1、崇州“一城一都一高地”发展定位
一城,即西部轻工名城“十二五”时期,崇州市工业以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为主,着力实施“一园一心三基地”战略,建设“西部轻工名城”。
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道路,着力实施“一园、一心、三基地”战略,建设成都市消费类电子信息产业配套基地,建设中国现代家具研发、制造和营销中心,建成“中国女鞋基地”、“西部管材基地” 和“西部装饰装修材料基地”,催动玻璃、蓄电池、食品等传统产业提档升级、集中集约发展,实现建设“西部轻工名城”的目标。
按照“一区一主业”和错位发展的要求,加快编制消费类电子产业发展规划,瞄准“千亿元”园区发展目标,突出“两个高端”(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狠抓招商选资、高端提升、企业培育三个重点,强化规划、要素、金融、人才和软环境五个保障,强力推进工业园区以更快的速度、更好的质量不断赶超跨越。力争到2015年,工业增加值达到105亿元,占GDP比重达到456%;园区年产值达到1000亿元,其中家具产业达到500亿元,消费电子及配套产业达到200亿元,园区入库税金达到30亿元。
“一园”即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富士康重大项目配套产业,发挥塑料光纤在该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大力引进高端电子信息企业,培育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壮大,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形成崇州工业高端产业增长极。力争到2015年,完成5平方公里的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引进规模以上企业50家,产值达到100亿元。
“一心”即中国现代家具研发、制造和营销中心。着力引进一批全国知名企业入驻,打造崇州家具区域性品牌。力争到2015年,家具年总产值达到150亿元,年均增速达到40%。
“三基地”即“中国女鞋生产基地”、“西部管材基地”和“西部装饰装修材料基地”。力争到2015年,建成“西部管材基地”,初步形成品牌装饰装修材料产业链,建成“西部装饰装修材料基地”。
一都,即田园宜居之都。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这是成都市今后一段时间发展的总体目标。主动对接‘西部第一、全国一流’的总体要求,崇州市将深化完善全域规划,规范城乡空间开发,着力优化发展布局,提升统筹发展层级,加快构建以城市为核心,以重点镇、区域中心镇为节点,以路网为纽带的网络化空间结构,推进繁华城镇和优美田园有机融合,打造‘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的田园宜居之都。
围绕建设现代中等城市的目标,崇州市将在“十二五”期间加快主城区升级,建设“滨江新城”、“湿地新城”,提升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基本建成具有较强辐射和聚集能力的西部“田园宜居之都”。力争到2015年,城市人口达到25 万以上,建成区面积达到30平方公里以上,综合城镇化率达到50%以上;同时,以生态田园理念为统领,围绕“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目标,推进街子、元通、桤泉3个重点镇和怀远、三江、鸡冠山3个特色镇及其他17个一般乡镇建设,力争到2015年,城镇人口规模达到11万人,基本建成现代田园城镇雏形。
一高地,即山地旅游高地。崇州旅游资源丰富、历史人文厚重,具有山水相融、生态宜居的自然资源优势,已被成都市纳入龙门山脉整体发展的核心区域。尤其是2010年街子古镇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更增强了‘北部崇州’区域发展动力。按照崇州市委确定的打造“山地旅游高地”发展定位,我们将结合成都龙门山脉国际生态旅游综合发展区的规划,深度挖掘崇州的旅游资源,高水平、高档次开发打造集会议会展、山地运动、疗养度假、休闲观光、生态体验等为一体的山地旅游产业,使崇州成为西部一流、全国知名的旅游高地。
按照崇州市委“山地旅游高地”的发展定位,崇州市将通过打造以鸡冠山、文井江为主的“高端会议度假区”、以街子、元通、怀远为主的“古镇文化体验区”和以重庆路沿线7镇1乡黄金走廊为主的“生态观光休闲区”,着力推进旅游产业向“高端”路线发展。在北部片区,重点推动琉璃坝“蜀山论坛”项目建设,加快实施凤栖山居、西源豪庭、成都美村等重大旅游项目,完成重庆路沿线旅游开发策划,促进2个起步区项目开工,完成三郎“意境区”一期项目建设,抓好街子古镇文化大院建设和核心区立面风貌改造、重要路段路面改造。在中部和南部片区,加快打造羊马新城,重点推进嘉裕五星级酒店、湿地公园等重大项目,深度打造羊马北部现代农业创意园;实施桤泉林盘群打造,加速建设桤泉农产品加工聚集点;尽快启动花果山“天府颐和”项目,配套建设旅游服务设施,综合提升花果山观光农业档次。
2、城市总体功能区和城镇发展布局
在总体功能分区上,将全市市域划分为四大功能区:城市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乡功能融合区、生态旅游综合区,形成各具特色、功能各异的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功能空间布局。
城市功能核心区,主要包括崇阳镇和羊马镇,以新型工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打造“西部轻工名城”和“田园宜居之都”主板块;城市功能拓展区主要包括锦江乡、济协乡、集贤乡和大划镇,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城乡功能融合区包括梓潼镇、元通镇、观胜镇、廖家镇、崇平镇、白头镇、隆兴镇、燎原乡、桤泉镇、江源镇和三江镇区域,以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导,推进一三产业互动;生态旅游综合区包括鸡冠山乡、文井江镇、街子镇、三郎镇、怀远镇、公议乡、道明镇、王场镇的山区和浅丘,以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并重,推进国际知名的山地度假旅游胜地建设,打造“山地旅游高地”。
在城镇发展布局上,构建“1主1新6支点” 为主的城镇体系。“一主”,即崇阳镇城市主城区;“一新”,即羊马“湿地新城”;“六支点”,即桤泉、街子、元通三个重点乡镇和三江、鸡冠山、怀远三个特色乡镇。全面完成一般乡镇的升级改造,引导人口聚集,扩大城镇规模,提高城镇化水平。
3、崇州“11346”产业发展布局
“十二五”期间,崇州市将以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动力,以产业融合发展为理念,瞄准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提出“11346”发展布局,构建全市“一区一轴三走廊四园区六节点”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
“一区”,即为成都崇州市经济开发区,以电子信息高端产业和家具产业高端为核心,打造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中国现代家具研发、制造和营销中心,实现崇州工业向高端产业、产业高端发展,建成“富士康配套产业基地”。
“一轴”,即为城乡统筹特色示范轴,以贯穿全市南北全境的怀鸡路、崇怀路、崇双货运大道为轴线,统筹崇州北部生态旅游资源、传统特色手工业,中部工业产业、城市建设,南部现代农业生产加工基地有机链接,整体打造崇州产业、城市、文化和环境特色,带动和促进轴线两侧区域互动发展、整体提升。
“三走廊”,即以街子—鸡冠山为走向的北部山区旅游产业发展走廊,以重庆路沿线6镇2乡为走向的浅丘休闲观光、度假养生等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走廊,以羊马“湿地新城”—崇阳“滨江新城”为走向的城市和服务业发展走廊,通过打造三大走廊,全面提升“田园宜居之都”、“山地旅游高地”品牌。
“四园区”,即桤泉现代高新农业、花果山生态观光农业、羊马都市农业、白头循环农业“四大现代农业园区”。通过四大园区建设,带动全市农业规模化、市场化发展,建成成都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示范片。
“六节点”,即把崇阳镇、羊马镇、街子镇、桤泉镇和三郎起步区、琉璃坝景区作为重点区域打造,促进人口和资源要素向重点区域集聚,提升综合实力和服务带动能力,使其成为辐射带动全市追赶跨越发展的重要节点。
三、推进《纲要》实施需要把握的关键问题
在“十二五”期间,根据崇州市当前面临的形势和省委、成都市委的战略决策部署,按照崇州市“十二五”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全市上下必须把握全局,狠抓关键,强化组织保障,强化规划体系支撑和项目支撑,着力在事关全局的重点难点工作上,攻坚克难、科学推进,确保完成规划纲要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努力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崇州更好更快发展,全力确保实现崇州“十二五”发展新跨越。
一要努力实现产业优化发展新跨越。要紧紧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以发展“两个高端”为主攻方向,遵循循环经济发展理念,走集约化、集群化发展道路。要优先发展新型工业,以富士康消费类电子配套产业为代表,着力实施“一园一心两基地”战略,努力建设“西部轻工名城”;积极发展房地产、现代商贸、现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全力打造“山地旅游高地”和“田园宜居之都”;坚持农业高端化发展,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发展新机制,着力发展有机农业,打造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有机农业强市,推动农业“市场化、品牌化、规模化”,把崇州市建成成都市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核心示范片。
二要努力实现扩大改革开放新跨越。要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创新、投融资体制改革为重点,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率先取得突破,力争将崇州市建设成为深化改革的先行样板。要以国际化视野和现代化理念,积极开展区域营销,推进现代投资促进活动,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营造内外联动、互利共赢的开放型经济社会环境,大力提升崇州市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
三要努力实现新型城乡形态新跨越。要围绕“一城一都一高地”发展目标,加快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快速推进崇州市现代田园城市建设。要高标准高质量抓好示范线建设打造,加速新型城镇化进程,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现代田园城镇。要加快完善交通、信息、保障性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要不断完善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扎实推进以就业创业为重点的各项社会保障事业,促进城乡居民共创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要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完善社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发挥社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的作用,不断促进社会和谐。要注重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增强要素保障能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

本专业培养能够系统地掌握物联网的相关理论、方法和技能,具备通信技术、网络技术、传感技术等信息领域宽广的专业知识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主干学科
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学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导论、电路分析基础、信号与系统、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逻辑设计、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工程电磁场、通信原理、计算机网络、现代通信网、传感器原理、嵌入式系统设计、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数据采集与处理、物联网安全技术、物联网组网技术等。

还不错,四川聚多源科技有限公司可以的,软件开发;人力资源服务(不含职业中介活动、劳务派遣服务);信息咨询服务(不含许可类信息咨询服务);企业管理;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不含危险化学品等需许可审批的项目);酒店管理;餐饮管理;装卸搬运;包装服务;专业保洁、清洗、消毒服务;物业管理;汽车租赁;广告制作。(除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外,凭营业执照依法自主开展经营活动)许可项目:职业中介活动;建筑劳务分包;道路货物运输(不含危险货物)。(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方可开展经营活动,具体经营项目以相关部门批准文件或许可证件为准),四川聚多源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3月31日注册成立于四川成都市崇州市,公司始终以“客户服务”为先导,不断推动着公司的发展,公司主要致力于清洗、物业管理、包装服务、酒店管理、专业保洁、装卸搬运、普通货物仓储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建筑劳务分包、汽车租赁、信息咨询服务、消毒服务、企业管理、广告制作、道路货物运输,展望未来我们企业在发展与经营过程中,会自始至终秉承“以德敬人,以诚立人”的宗旨,脚踏实地做事情,共同开创属于你我的幸福明天!

一、发展基础
“十五”期间,市委、市政府团结和领导全市人民,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工作,把省委“三个转变”的发展思路、成都市委“三新三最”奋斗目标与我市“三基地一家园”建设和“八个一”发展战略紧密结合,全面实施和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取得了国民经济持续增长、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城乡建设成效明显、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等若干成就。
(一)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预计, 2005年地区生产总值为5878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9032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2299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311亿元, 2005年产业结构比为238:398:364,非农产业比重达762%。
(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全面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积极推进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2005年科技进步对经济的贡献率达46%,较2000年提高4个百分点。基础教育进一步加强,2005年末,全市小学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8%,有普通中学校41所,专任教师4416人,在校中学生42349人,在校小学生44195人。农村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取得新进展,上元成人学校被列入国家科技部第一批全国农民星火科技培训学校。卫生事业发展较快,公共卫生体系逐步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基本建立,人民健康水平不断提高。人口与计划生育、体育、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发展。
(三)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预计2005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630元,较2000年增加3153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266元,较2000年增加1452元。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面逐步扩大,2005年城镇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率分别为91%和99%,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参保率达692%。就业和再就业工作顺利开展,基本实现比较充分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2005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65200人。
(四)城乡建设成效明显
实施了城市“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和旧城改造工程,城市景观明显改善。路网建设力度加强,实现村村通水泥(柏油)路,预计2005年末全市公路总里程达1480公里。能源基础设施建设继续加强,天然气主管道建设、变电站建设和电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通讯网络进一步完善,预计2005年网络覆盖率达95%。农村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5年间共完成微水治旱工程四期,新增蓄水量41万立方米,灌溉面积137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平方公里。生态环境日益优化,2004年末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04%,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83平方米/人,城市空气质量保持国家二级标准,顺利完成“国家级生态示范”建设。
(五)改革开放日益深化
改革向纵深发展,大力推行政务公开,构建“阳光政府”,规范化服务型政府建设取得初步成效。乡镇区划调整和机构改革基本完成,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投资体制、财政体制、流通体制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等各项改革进展良好。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预计5年间共引进项目257个,实际利用外资共344万美元,出口创汇共3704万美元。成功举办“中国·成都首届陆游文化节”、“金鸡风筝节”和“布朗李采摘节”、第十届“科技之春”科普月启动式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和成都市第十届运动会开幕式等对外交流活动,对外开放程度不断扩大。
(六) “十五”期间存在的主要问题
“十五”期间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同时,还存在若干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我市地区生产总值发展速度偏低,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较小。二是产业竞争力不强。我市农业产业化水平不高,工业布局分散,集聚程度较低,旅游业对资源的开发和整合力度不够。三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足。全市路网尚不完善,与成都市中心城区联系的主通道单一,乡镇间横向干道较缺乏,部分乡镇缺乏到市区的快速通道和通达外部的干线公路。电网建设不能满足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四是旧城改造速度缓慢,重点镇建设力度有待加强。五是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标准化建设力度不够,职业中学数量过少。公用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显不足,乡镇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科技投入不足。六是城乡差距突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于城镇,远郊农业乡镇与崇阳镇以及近郊乡镇的经济发展差距日
二、发展环境
(一)发展机遇
1、城乡一体化的深入推进有利于实现城乡共繁荣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将深入推进城乡一体化,对远郊地区的支持力度将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我市整合和集约利用各种资源和要素,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提高工业的集中度和竞争力,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水平,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人民生活,统筹城乡社会发展,增强综合实力,实现城乡共繁荣。
2、成都市西南次级中心城市地位的确立有利于形成集聚效应
《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03—2020)》确定崇州为成都市西南次级中心城市,是成都西南翼城镇群的重要节点,有利于我市充分利用和整合周边区(市)县的优势资源,成为成都西南翼的要素和市场的聚合点,形成较强的集聚效应。
3、“二通道”的建设有利于形成新的发展轴
“十一五”期间,崇阳至温江金马的市级快速通道(以下简称“二通道”)的建设将打破目前我市与成都市中心城区道路衔接单一的格局,增强与成都市近郊区县的联系,有利于承接中心城区和近郊区县的产业转移,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对资本、技术、人才、市场等资源的集聚能力,形成新的发展轴,带动“二通道”沿线乡镇和全市的经济发展。
4、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房地产业、旅游业等服务业的发展壮大
我市生态环境良好,森林覆盖率较高,污染相对较少,气候宜人,是国家优秀旅游城市。“十一五”期间,我市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生态优势将进一步凸现,随着居民住房、旅游需求的增加和成都市中心城区居住功能向西转移,我市的生态优势将转变为经济优势,有利于房地产业、旅游业及其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展服务业的发展空间。
(二)面临挑战
1、要素环境制约明显
“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对土地、资金、能源等各种要素的需求将持续增长,我市建设用地指标不足、资源缺乏、资金紧张,要素制约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加大。同时,我市是成都市生态屏障重要的组成部分,鸡冠山森林公园和鞍子河自然保护区是成都市生态保护区的组成部分,环境保护是我市“十一五”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并且污染治理和环境建设的成本将越来越高,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比较突出。
2、区域间竞争加剧
“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各区(市)县将加快发展步伐,对人才、资金和市场等资源的争夺将日益激烈。我市位于成都市第三圈层,不具备区位优势,产业发展特色不突出,市场和投资环境缺乏明显优势,经济发展速度与大部分区(市)县有较大差距,在各区(市)县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我市维持和提高发展速度的难度较大。
3、老龄化趋势突出
目前我市60岁以上老龄人口比重已达17%,超过老龄化社会10%的进入界限,高于成都市平均水平。“十一五”期间,我市老龄人口比重有不断上升的趋势,社会保障体系急需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地方财政压力将日益加大。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对我市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主的经济发展有一定影响。老龄人口的增长对医疗保健、体育、文化等多方面的社会服务的需求增加,对服务业的发展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全面实施“八个一”发展战略;以改革开放、科技进步、人才开发为动力,扎实推进“三个集中”;以构建三大特色产业发展区为载体,推进区域连片开发,不断壮大产业实力,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强城乡社会事业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崇州逐步建设成为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中等城市。
(二)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美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把崇州建设成为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中等城市。
经济发展目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以上,到2010年达到103亿元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一、二、三次产业增加值比例调整为17:43:40。
社会发展目标:到2010年,城市化率达到45%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9%。恩格尔系数降到40%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3‰以内,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4岁。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以上。社会保障综合覆盖率达90%。
环境建设目标:到2010年,森林覆盖率达45%,城市绿地覆盖率达40%。空气质量稳定在国家二级标准,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80%,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
四、发展布局
我市是成都市特色产业发展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三个集中”的要求,综合经济社会发展现状水平、自然地理条件和生态环境承载能力等因素,结合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构建“一条轴线、三大片区、四个支点”的空间发展总体布局。三大特色发展区域中各乡镇以“一乡一品”为重点形成特色产业发展格局。
(一)一条轴线
一条轴线即“羊马——崇阳”城市、产业发展轴。“羊马——崇阳”要充分利用良好的发展基础,发挥龙头作用,形成城市经济和二、三产业发展聚集区域,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增长极。
(二)三大片区
三大片区即工业和第三产业集聚发展区、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区、特色农业和以生态旅游、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集聚发展区。
1、工业和第三产业集聚发展区
发展范围主要为城市规划区域,包括崇阳、羊马、元通。发展方向是壮大产业实力,提升产业档次,增强集聚辐射能力,成为带动崇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参与区域竞争的主体。发展重点是以崇阳、羊马、元通为核心,大力发展工业和新型服务业,鼓励和引导工业向园区、片、点集中发展,新型服务业向崇阳镇集聚发展。“十一五”期间要形成工业集中发展区、羊马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区和元通工业集中发展点;并将羊马镇打造成为我市的城市副中心。
在特色产业方面,崇阳发展城市服务业,羊马发展家具制造为主的轻工业,元通发展铸造业和古镇旅游业。
2、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区
发展范围主要为成温邛高速公路和二通道以南区域,包括桤泉、三江、集贤、王场、白头、济协、燎原、隆兴、大划和江源。发展方向是着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成为推进农用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促进农民增收和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主要区域。“十一五”期间要做大做强粮油、果蔬、食用菌、生猪、商品鸭等农业优势产业,在桤泉形成农产品加工基地,争取在三江形成农产品交易中心。
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桤泉发展农产品加工,三江发展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种植,集贤发展特色水产养殖,王场发展商品鸭加工,白头发展商品鸭养殖,济协发展黄金梨种植,燎原、大划发展食用菌种植,隆兴发展优质粮种植,江源发展标准化无公害蔬菜生产和生猪养殖。
3、特色农业和以生态旅游、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集聚发展区
特色农业区发展范围主要为川西旅游环线和无根山区以东、成温邛高速公路以北的区域,包括元通、观胜、梓潼、廖家、锦江。发展方向是因地制宜地发展特色农业,吸纳农村人口向场镇和中心村转移,成为特色农业发展的主要区域。“十一五”期间要加快特色农业发展,在元通形成我市特色农业贸易中心。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元通发展铸造业和古镇开发,观胜和锦江发展优质粮种植,梓潼发展无公害蔬菜,廖家发展花卉苗木种植。
第三产业集聚发展区发展范围主要为川西旅游环线和无根山区域,包括街子、怀远、三郎、万家、苟家、道明、公议。发展方向是维护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成为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生态环境功能区域。“十一五”期间要加强九龙沟风景旅游区、鸡冠山森林公园和鞍子河自然保护区的开发与保护,加强街子古镇的保护和利用,大力发展山水生态资源和以古镇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业。在特色产业发展方面,街子发展古镇开发和兰花产业,怀远发展藤编产业,三郎发展九龙沟生态休闲旅游,万家发展文锦江温泉休闲旅游,苟家发展鸡冠山生态探险旅游,道明发展白塔湖观光旅游,公议发展布朗李种植。在怀远形成我市北部地区集旅游、商贸为一体的商业中心。
(三)四个支点
四个支点即元通、怀远、三江、街子四个特色区域中心镇。“十一五”期间特色区域中心镇要以特色资源和特色产业为支撑,形成较强的人口聚集和辐射带动能力,带动周边乡镇发展。
五、主要任务
(一)实施“一乡一品”战略,努力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
“十一五”期间,坚持以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为突破口,以农业产业化企业为龙头,以规模生产基地为载体,以农业服务体系为支撑,建设产业结构优化、空间布局合理、产品特色突出的规模化、标准化的现代城郊型农业,努力发展农业生产,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十一五”期间,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达到6%以上。
1、加强农业生产基地建设
按照“一乡一品”发展战略的要求,优化生产基地区域布局,大力推进产业化工程实施,壮大产业支撑。“十一五”期间,重点推进实施“五大产业工程”,建设“十一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
推进实施“五大产业工程”。重点推进实施标准化万公顷蔬菜、40万亩优质粮、标准化100万头生猪产业、标准化5000万只商品鸭产业、标准化1万亩优质水产品养殖产业工程。
建设“十一大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一是以隆兴镇为核心的优质粮基地,二是以桤泉乡为核心的食用菌基地,三是以三江镇为核心的无公害蔬菜基地,四是以公议乡为核心的优质水果基地,五是以万家镇为核心的枇杷茶基地,六是以廖家镇为核心的花卉苗木基地,七是以王场镇为核心的商品鸭生产基地,八是以江源镇、燎原乡为核心的标准化生猪养殖基地,九是以集贤乡为核心的优质水产基地,十是集贤乡为核心的以奶源生产基地,十一是以道明镇、怀远镇为核心的藤竹产品基地。
实施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和管理。统一规划基地建设,在平坝区建成土地平整、格田成方、排灌畅通、机耕方便的高标准现代设施农业生产基地,在山丘区建成集中成片、特色突出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逐步建立农业标准化生产体系、全过程质量监控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农业生产基地无公害化生产,促进农、林、牧、渔业之间的资源循环利用。
培育品牌生产基地和优质农产品品牌。努力打造红提、郁金、食用菌、生猪、粮油等农产品的品牌生产基地,不断提高特色农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加强对优质品牌的保护,鼓励生产基地以多种形式注册国家级和省级农产品商标,培育“绿色产品”品牌。“十一五”期间,争创2—3个省级、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生产基地), 2-3个全国农产品知名品牌,3-5个西部农产品知名品牌。
2、建立健全农产品加工体系
加快农业产业化集聚发展区的建设。以农业生产基地为依托,在成温邛高速公路和“二通道”以南形成农产品加工聚集区,大力发展有质粮油、生猪、水产、商品鸭和蔬菜精深加工。重点建设桤泉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努力建成国家级农产品的加工示范园区。
培育和扶持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加大农业产业化项目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实力雄厚的、科技含量高的大型农产品加工营销企业。制定和落实促进农业龙头企业发展的扶持政策,积极争取四川省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项目资金和成都市城乡一体化专项基金。抓住成都市重点发展食品、医药产业的机遇,加大对食品加工企业和中药材加工企业扶持力度,主动融入成都市食品和医药产业链。力争在“十一五”期间形成年收入1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20个以上。
3、完善农业产业化服务体系建设
培育和完善农副产品专业市场。逐步构建起以初级集贸市场为基础,以批发市场为重点的布局合理、功能适用的市场网络体系。在各乡镇构建中小型农产品初级市场,完善集贸市场,满足最基本的农产品交易需求,鼓励农民进入初级市场交易,促进农产品流通和市场化。在三江、元通、桤泉等交通和区位条件良好、有一定市场基础的乡镇建设农产品、生产资料批发市场。
大力发展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深入动员农民和企业兴办经济合作组织,到2010年,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联系农户面积达到75%以上。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和农户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契约约束机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经济利益共同体,推动“订单农业”的发展,提高订单履约率。鼓励中药材、花木、食用菌等农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打破区域界限,加强与区(市)县相关组织的交流和合作,联合组建跨区域的专业组织。
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立健全市、镇(乡)两级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建立强制性例行检测制度和定期通报制度,定期公布禁用、限用及推荐的农业投入品的品种和目录,“十一五”期间,鲜活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95%以上。建立质量安全标准化监测体系,规范管理优质粮油、无公害果蔬、食用菌等种植基地农药、化肥的使用和生猪、商品鸭等畜禽养殖基地兽药、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对种植、养殖基地的病虫害、农药污染和疫病、养殖污染等实施全面监控。
(二)以“一区一片”和“一点”为载体,增强工业发展实力和竞争力
“十一五”期间,继续坚持实施“工业立市、工业强市”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以工业集中发展区、羊马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区和元通工业集中发展点为主要载体,引导工业向园区、片、点集中,提高工业集中度,加快工业发展速度,壮大工业实力,增强工业核心竞争力,使工业发展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有力支撑。到2010年,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4%,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速达到16%,工业集中发展区和羊马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区、元通工业集中发展点工业增加值占全市工业增加值比重达到80%。
1、培育壮大重点优势产业
进一步做大做强家具、皮革制品、建材、食品加工和中药材五大优势产业。以实木、中纤板家具制造为支撑,大力发展居家、宾馆、办公等家具产业。以皮革处理和皮鞋生产为支撑,大力发展皮革制品加工业。以球墨铸铁管、塑胶管、日用玻璃生产为支撑,大力发展管材、塑胶、玻璃制品等建材产业。以川芎、郁金种植为支撑,大力发展中药材加工业。以蔬菜种植、生猪养殖为支撑,大力发展肉制品加工、蔬菜加工等食品加工产业。
加大对工业龙头企业的引进和培育力度。改进和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加大五大优势产业的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国内外知名企业落户崇州。加大对工业龙头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制定和完善扶持政策,重点在项目、资金、土地等方面支持龙头企业的发展,争取在优势产业的每个产业中培育出2—3家规模大、品牌好、后劲足、带动作用强的龙头企业。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积极争创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
引导和推进产业集群化发展。充分发挥政府在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引导和扶持家具、皮革制品等产业集群的发展。家具产业要以全友、明珠等企业为核心,积极发展木材加工业、胶粘剂业、涂料业、五金业、装饰材料业、家具展销和物流运输业等配套产业。皮革制品产业要以立申、富邦等企业为主,积极发展皮鞋设计、鞋材生产和皮革设备等配套产业。建立计量检测体系、质量认证体系和标准化体系,完善产业集群服务平台。
2、整合和引导工业向工业集中区集中
严格坚持新办工业项目向工业集中区集中,除必须就地加工的农产品深加工项目外的工业项目一律进入工业集中发展区、羊马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区和元通工业集中发展点。建立异地招商补偿机制,通过分享产值、税收或转移支付等方式,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充分调动工业集中区外乡镇招商引资的积极性,推动本地企业逐步向工业集中区聚集。到2010年,工业集中发展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达到6平方公里,羊马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区规划建设用地规模超过2平方公里。元通工业集中发展点要形成一定规模。
工业集中发展区、羊马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和元通工业集中发展点要形成合理分工、错位发展的工业发展空间布局。工业集中发展区是崇州工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主要发展建材、皮革制品、中药材等产业。羊马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区是崇州工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发展家具、皮革制品、食品加工业。元通工业集中发展点以发展铸造业为主。
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集中财力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的承载能力。工业集中发展区重点加快110千伏变电站和污水处理厂的建设。羊马中小企业集中发展片区重点加强现有道路的改造和水、电、气管网的建设。按照发展循环经济的要求,针对皮革制品等污染较大的产业,加强园区内工业废料、废水和废气处理能力和循环使用能力建设,保护园区生态环境。
3、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鼓励发展有助于满足社会多种需要,增加就业和为龙头企业生产服务配套的中小企业。逐步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的协作发展道路,支持龙头企业、大企业集团与中小企业建立协作关系,带动和促进中小企业做大做强。积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鼓励中小企业与研究机构、大专院校开展技术合作、开发与交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
(三)优化服务业行业结构,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
“十一五”期间,继续优化服务业结构,不断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利用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以“一城一镇” 、“一山一路”为重点,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突出发展旅游业、巩固发展传统商贸流通业、积极发展新型服务业,全面提升服务业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把我市建设成为大都市后方服务型的生态旅游、居家城市。“十一五”期间,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力争达14%。
1、大力发展房地产业
积极发展安居房产。在崇阳、羊马等产业、人口集聚程度较高的城镇大力发展面向广大市民的中档商品房和经济适用房,修建一批居民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工业集中发展区配套住宅区,改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和城市建设拆迁户的居住条件。在三江、元通、街子等发展基础较好、农民集中度较高的区域中心镇,大力建设农民新居工程,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服务配套设施,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条件,促进农民逐步向城镇集中,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大力发展中、高档住宅地产和适当发展旅游房产。加快滨水新城的商品房建设,在文锦江沿岸打造特色房产发展片区,开发高品质住宅。以土地开发项目为载体,利用湿地示范区良好的自然条件和“二通道”与光华大道连通的便利的交通条件,承接温江的房地产品牌效应,大力打造针对都市居民的高档商品房发展片区。依托历史文化和生态优势,在街子古镇控制性开发面向成都大都市的休闲旅游房产,打造“山水崇州”的房产品牌。
积极发展商业地产。引进知名房地产企业开发规模较大的商业地产,以适应我市商贸流通业提档升级的要求。在崇阳主要开发以大型中高档购物中心为主的商业地产,在三江、元通、桤泉等镇主要开发以生产资料市场和特色农产品市场为主的商业地产。
2、积极发展旅游业
提升旅游业发展档次,打造旅游精品景点,完善旅游精品线路。积极开发主题旅游,推进旅游业从纯观光旅游升级到休闲度假旅游和体验式旅游。在白塔湖、无根山区等景区发展以农业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建设农业休闲旅游区。在街子、文锦江沿岸发展以温泉休闲度假为主题的旅游,建设都市游憩带。在罨画池(含陆游祠、文庙)、元通、怀远等等景点发展以历史文化为主题的旅游,争创省级和国家级旅游景区(点)。在鸡冠山和九龙沟等景区发展以生态观光主题的旅游,打造“中国西部生态旅游胜地”。“十一五”期间,旅游业总收入力争达13亿元以上。
加大旅游资源整合,完善旅游精品线路。引进国内外知名旅游开发企业,鼓励组建大型旅游集团,以集团化模式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对旅游发展区域进行整体开发和整体促销。按照休闲度假旅游、历史文化旅游、古镇旅游、生态观光探险旅游等不同旅游主题,整合我市境内旅游资源,完善以成都—街子—九龙沟—鸡冠山—罨画池(含州文庙、陆游祠)精品旅游线路为主体的1—2日游。同时依托川西旅游环线,加强与都江堰、大邑、温江等周边旅游资源的整合,推出以2—4日游为主的精品旅游线路,形成优势互补、联动发展的良好格局,把成都—街子—九龙沟—鸡冠山—罨画池(含州文庙、陆游祠)旅游线路打造成国内知名的旅游精品线路。

无锡。
根据百度百科查询,中国的第一个提出建设物联网的城市是无锡。2023年底,在国内主要城市初步建成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社会现代化治理、产业数字化转型和民生消费升级的基础更加稳固。
物联网是一个基于互联网,让所有能够被独立寻址的普通物理对象实现互联互通,从而提供智能服务的网络。

1如果题主问的是这个专业的话,那我想我还是能说几句的;我是湖南应用技术学院物联网工程专业的大一学生,在此发表一下我对这个专业的拙见。(以下附上学生证)


2物联网工程专业在互联网上的定义是研究物联网系统的规划、设计、实施、管理与维护的工程科学;要求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既定的目标,依照国家、行业或企业规范,制定物联网建设的方案,协助工程招投标,开展设计、实施、管理与维护等工程活动。属于工学类计算机专业,主要涉及软件和硬件两个方面,学这个专业我目前主要是在学代码,以及做关于硬件的实验,如智能etc停车收费系统沙盒模拟,智能家居演示等,了解了一些智能产品的原理。和其它专业,比如数字媒体技术相比,我们学的更多也更杂,需要的精力也更多,但在我看来趣味性也更强。

3作为一名对电子产品网络产品比较有兴趣的人来说,这个专业在我看来还是不错了,满足了我以前想做小游戏玩的幻想,但是这个专业真的很需要努力,而且如果是学代码的话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硬件的话需要一定的动手能力;如果你逻辑思维好,又不怕吃苦,对软件或者那些智能产品感兴趣的话我建议你来试试;然后如果问选那个学校的话,可以自己上网去查询,选一个在你分数范围内你能接受的学校。

4对于这个专业学什么,其实每个学校定义不一样,开的课程自然也不尽相同,专业课程据说主要有传感器技术、视频识别及应用、算法设计与分析、嵌入式系统设计、物联网安全、计算机网络、无线传感器网络、传感器与控制实验、无线网络组网技术、物联网概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计算机系统结构、人工智能基础、地理信息系统、智能信息处理技术、云计算技术、人机交互技术、传感网流数据处理技术、多传感器信息融合等。由于大部分还未学习,在此不多做介绍。除去这些专业课程,还有一些也很重要的课程,我以我本学期的课程安排为例,我主要用心学的几门是英语,高数和线性代数,数据结构,物理。前四门都是考研必备的科目,而物理是学硬件方面的学生要会的,它和高数和英语和大家高中学的英语数学物理相差不大,只是难度变大了,在此就不过多介绍。而线性代数是一门关于线性关系的数学类学科,主要用于处理两者关系可以用一次形式来表示的数学对象的相关问题,具体我也说不清,但是需要一定的抽象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我看来是一门较难的学科。而数据结构是一门关于代码的很重要的学科,对于软件方面的学生来说,也是很重要的专业课程,它主要讲了代码的各种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各种存储结构及存储方式,无论是学软件学代码还是考研都很重要的一门学科,同时它也需要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逻辑思维好的人学的就会轻松很多。下面附上我这学期的课程表。

5学这个专业将来从事的工作据我了解主要也是两个方面,软件工程师或硬件工程师,软件方面主要是软件的开发维护及更新,硬件主要是负责智能硬件的设计开发或调试测试,相比其他专业,我们这个专业还是不愁就业的,但前提是你好好学,要是你不怎么认真,计算机专业的强大竞争力可能也会让你的状况比其他专业的惨一点。
6最后我还是想说一下,无论什么专业,还是要努力才能学好的,并没有选好专业就一定好就业的说法,不要有"我学的是好专业我随便学学就能有好工作的想法",努力才是你找到好工作的唯一途径,加油!
以上回答不当之处请大家指正。

2009年,崇州市力争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4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25%,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3%,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城镇化率提高2个百分点,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年翻开了新的一页。对于经受了“5·12”汶川大地震灾害、全球金融危机影响的崇州市来说,今年肩负的任务重大而又艰巨。
“特殊时期、特殊危机总是孕育着特别的机遇。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促进增长,将是崇州2009年高唱的主旋律”,面对挑战,崇州市委书记范毅却显示出十足的信心。紧紧围绕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两大机遇,崇州市2009年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加快重建、扩大内需、调整结构、改善民生四大主线,努力实现“重建任务全面完成、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城乡发展整体提升”的目标,不断开创崇州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实现跨越式发展新局面。
2009年,是落实中央、省、市促进增长、扩大内需战略举措的关键一年,更是力争实现灾后“两年全面恢复”的攻坚之年。据悉,崇州市委已经将2009年确定为“项目加快建设年”,将按照“一点突破、两翼齐飞、统筹推进”(以工业集中发展区为产业发展突破点,以开发羊马打造“崇阳—羊马生态新城城市发展走廊”和开发龙门山脉崇州段打造“街子—鸡冠山旅游产业发展走廊”为两翼,统筹推进全市快速协调发展)的思路积极行动起来,紧紧围绕项目建设为中心,发扬抗震救灾伟大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变困难为机遇,化压力为动力,可以预见,今年的崇州依然不会平凡,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局面一定会实现。
以灾后重建为契机
推进城乡统筹
“让群众生产条件更好、生存环境更优、生活质量更高、就业增收门路更广、社会保障服务更全,把重灾区和崇州市打造成为成都龙门山旅游经济的核心区、推进农村改革的前沿区、引领统筹城乡发展的样板区……”在崇州市灾后重建指挥部,崇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灾后重建目标高挂墙上,历历在目。
“灾后重建不仅仅是恢复原貌,我们要将灾后重建和整个崇州市的城乡统筹工作结合起来,开创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崇州市委书记范毅的话铿锵有力。按照这个思路,该市将充分利用国家、省、成都市及对口援建单位对灾区灾后重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综合运用财政、金融、土地、产业等政策手段,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多元投入”的灾后重建机制,在确保“两年全面恢复”目标高质量实现的同时,全面提升城乡整体水平。
关键词:永久安置房建设
今年年底前崇州所有受灾群众全部将住进新居,率先在成都市4个重灾县市完成受灾群众安置任务的目标,这是崇州市对全体市民的承诺。据悉,今年该市将扎实推进文井江镇大同村安置点等7个示范项目,全力抓好30个安置点建设,并主动配合重庆援建,优先抓好群众基本生活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快交通、电力、通信等重点基础设施恢复重建。同时,每一个永久安置点的建设都将按照城乡一体统筹推进的要求,把城镇重建与旅游景区重建结合起来,把产业发展与受灾群众安置点建设结合起来,加快启动街子镇、鸡冠山乡、文井江镇、三郎镇的场镇重建,加快元通镇、怀远镇、公议乡、道明镇等沿山乡镇的升级打造。
关键词:灾区基础设施建设
40公里沿山抗灾应急快速通道、川西旅游环线、华怀路综合改造、鸡冠山和九龙沟旅游公路……2009年,崇州市将加快灾后基础设施建设,灾区群众今后的生产生活条件将大大改善。按照崇州市的灾后重建规划,今年该市还将整治崇平桥、梓潼桥2座病险桥梁,重建7个重灾乡镇机耕道、耕作道等农村基础设施;完成西河、羊马河等河段灌溉渠道、堰头、堤防等病害整治,启动防洪仓库建设;加快羊马110千伏变电站项目的推进,年内完成市广播电视大楼的维修加固、信号传输设施的配套以及农村无线广播系统的恢复重建;实施城镇体系重建工程,抓好7个重灾乡镇场镇道路、排水等基础设施重建,建好街子、怀远等乡镇供水体系。
关键词:民生工程
一切发展,归根结底是为了群众能过上更好的生活。在灾后重建中,崇州市将与成都市兴蓉公司密切配合,加快文井江小学、街子九年制学校、三郎小学、蜀城中学等44所因震灾损毁学校的改、扩、迁建工作,抓好乡镇公立标准化幼儿园建设;进一步做好怀远等14个乡镇卫生院的恢复和标准化建设,抓好崇州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院的改扩建;按时完成文化馆改扩建,加快崇州市图书馆新建和25个乡镇文化站新、改建步伐,抓好罨画池、陆游祠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修缮和维护;修建社会救助福利中心、救助站和救灾仓库,新建全市社保、就业、医保综合服务中心。
以工业强市为核心
夯实经济支撑
新型工业化是促进“三化联动”的强大动力,也是推动崇州经济增长的“引擎”。在2009年扩大内需和促进增长的新形势下,崇州市将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紧紧抓住结构调整的主线,招大引强,并围绕“三大产业集群”着力推进传统产业新型化、新兴产业规模化、优势产业集群化,努力推动工业经济由外延式、粗放型增长向内涵式、集约化发展转变,强力带动三次产业统筹推进,促进全市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关键词:大招商
“机遇是流动的资源,开放是发展的动力。面对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两个机遇,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开展‘大招商’,争取‘大主动’,在政策调整中抢占先机”,崇州市委书记范毅表示。据悉,按照“招大引强”思路,该市将深化和扩大已建立的市外、省外合作平台,大力开展招商选资,积极引入低能耗、无污染、长链条、实力强的大项目,继续搞好与武侯区的经济技术交流,积极开展与对口援建单位重庆市及其9个区(县)的经济合作。2009年力争引进项目100个以上,其中亿元以上重大项目8个(4—10亿元项目4个,10亿元以上项目1个),到位资金35亿元,实际利用外资1700万美元。
关键词:优化布局
强化集约节约用地观念,优化工业集中发展区产业布局,这将是今后一段时期崇州工业发展的重要工作之一。据悉,今年该市将把羊马工业集中发展片工业企业逐步引导转移到崇阳工业集中发展区,积极引导企业集中聚集发展。同时,按照“一区多园”的布局,加快“中国女鞋之都·崇州生产基地”和“中国板式家具生产基地”建设发展,加大“成都循环经济集聚区”争取力度,全方位筛选招引企业入园发展,提高工业集中发展的整体水平。2009年力争实现工业集中发展区企业新开工建设60家,新建成投产80家,协议总投资40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5亿元,工业集中度达到46%。
关键词:重点项目建设
工业发展,项目是支撑。下一步崇州市将继续加大家具工业园和制鞋产业园建设力度,尽快启动全友家私三期项目,加快实施羊马厂区搬迁工作;加快康奈鞋业、路尚鞋业、吉尔达鞋业等制鞋项目施工进度,确保年内建成投产;快速推进15亿元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建设,促进矿区、厂区和项目安置点建设齐头并进,力争年内有1条生产线竣工投产;下大力气抓好隆腾鞋材市场、制鞋产业孵化园和阿克太生产线、聚力建材等项目的投产达效,积极支持广东工业园、温州工业园和重庆民企产业园的建设。
关键词:超百亿产业集群
崇州市的主导产业结构清晰,家具、制鞋制革、新型建材、食品等产业基础雄厚。2009年该市将继续把土地、运输、融资、环境容量等优质生产要素向这些支柱产业和传统优势企业倾斜,尤其要引导家具和制鞋企业瞄准高端市场和世界知名品牌,积极使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强与外部优势企业、知名企业的强强联合,力争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8亿元,工业集中度达到55%,尽快形成“超百亿产业集群”。
关键词:工业拓展区
为了进一步提升崇州工业的承载能力,崇州市今年将继续完善工业集中发展区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设施,超前实施工业拓展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园区道路,配套完善各种管网,保证水、电、气、通讯正常运转;建设成都科技应用创新服务平台崇州工作站,搭建园区企业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同时通过加强银政企合作,规范园区管理,促进投资创业等搞好园区软环境建设,努力建设环境优美的园林式工业园区。
以旅游振兴为依托
促进三产发展
千年古镇街子、“人间龙宫”九龙沟、文锦江温泉、大熊猫栖息地鸡冠山……在成都人心目中,崇州市一直是个极佳的休闲度假胜地。充分利用灾后旅游产业调整优化的战略机遇期,结合灾后重建,2009年该市将重新组合、重新定位、重新聚焦崇州旅游产业,按照先山外后山内的开发思路,启动实施“两区一带一高地”(两区:街子唐诗韵文化体验博览区和白塔湖休闲运动旅游度假区;一带:街子——王场6镇1乡山坝结合部乡村旅游黄金走廊带;一高地:以琉璃坝“蜀山论坛”为核心,以鸡冠山山地休闲旅游区、高端会议会展区和大同温泉城项目为配套的山地运动休闲度假胜地。)建设,高起点、高品质编制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特色旅游专项规划,加快崇州旅游业升级式恢复发展。相信不久的将来,一个更生态、更美丽、旅游资源更丰富、更适合度假的新崇州将出现在市民面前。
关键词:北部崇州
崇州北部汇聚了该市绝大部分生态旅游资源,也是崇州市旅游振兴计划的重中之重。2009年,崇州市将加强引入成都传媒集团等社会资金,依托街子镇的山水自然资源和在市民们心中的传统影响力,加快推进“街子新城”、“成都美村”、“凤栖山公园”和五星级酒店建设,拓展街子新区,争创4A景区,促进街子古镇全面升级;按照“先山外后山内”的恢复发展思路,依托文井江城区段水域,深度开发都市亲水旅游;依托白塔湖环湖资源,加快推动度假区体育公园休闲运动旅游;加快实施九龙沟景区景点重建,力争早日恢复接待能力;精心打造1—2个特色旅游小村,尽快形成旅游业新亮点。同时积极推进街子唐诗韵文化体验博览区、鸡冠山山地休旅特区、大同温泉城开发建设,抓好星级“乡村酒店”、“农家乐”规范经营。
关键词:生态新城
与北部崇州的自然生态旅游遥相呼应,崇州市还着力突出城市的宜居特色,制定了“崇阳—羊马生态新城城市发展走廊”的规划,将加快同中信集团、嘉裕集团的合作步伐,全面启动羊马湿地核心区及新城基础设施、五星级度假会议酒店、大型购物中心及体育公园建设;大力实施崇阳镇文井江水上公园和滨河绿色生态长廊综合开发打造,促进房地产和旅游、餐饮、娱乐等服务业恢复繁荣;作为旅游服务的配套,推进现代商贸业加快发展,积极推进广东嘉裕集团、中信控股有限公司、长坤置业、成都百货大楼等5家企业酒店建设及商业设施项目建设,重点将实施城区蔡家碾商业一条街、新生资市场、农产品批发交易中心建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915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