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iot终端模组是什么意思

nb-iot终端模组是什么意思,第1张

首先说明什么是nb-iot终端,在nb-iot网络中,水表、电表就是终端,在水表、电表上安装通讯模块,使之有通讯功能,就成了nb-iot网络中的终端。
这个通讯模块,由一颗通讯芯片+一组外围电路组成,这就是nb-iot终端模组。

首先澄清一点,高通不生产任何通信设备,三大运营商选择高通主要是需要高通的基带芯片、射频模组等设备。至于为什么不选择华为,原因很简单。华为的基带芯片等5G测试设备还不如高通。
可正当华为5G技术被多个西方国家联合抵制时,有消息传出国内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先后与诺基亚签订共约240亿的订单。
该消息的一经传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这个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时刻,连国内的运营商也抛弃华为去投奔美国,实在令人行不通。不过这笔者看来,三大运营商之所以选择诺基亚,是因为诺基亚能带来更多的利益。毕竟诺基亚一直是通讯行业的老大,技术实力是肯定过关的。
其实早在央视点名批评运营商“为了赚钱而赚钱”开始,很多人就对三大运营商失望了。笔者用的是移动号码,几年以来的账单和套餐几乎都没看懂过。什么明明没有开通流量,用完之后10元1M等新闻层出不穷。做为数一数二的国企,三大运营商显然没有尽到自己应该尽的责任。
不过我们并不需要为之担心,5G网络是一个很大的系统,运营商肯定不会傻到只和诺基亚合作。并且,国家肯定不会置之不理。最核心的部分敢不支持华为国家分分钟让你倒闭!
高通这是哪里冒出来的,高通虽然5G方面很厉害,但是没有具体的生产设备,哪里来的供货商,如果说是关于5G芯片和射频模组之间的测试倒是很有可能。因为关于通信,目前来说的有能力接受5G订单的应该只有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
之前人们对于三大运营商选择诺基亚记忆犹新,中国三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与诺基亚、爱立信等国际通讯设备供应商签署了总额超过20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协议,其中包括5G网络规划和建设的相关内容。其中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没有和华为合作。
虽然和华为、中兴具有几乎相同实力,但诺基亚、爱立信其实在某些5G技术上更优于华为,例如,5G网络的整体规划、网络的智能化管理等,所以中国移动早就和诺基亚签署了5G网络的合作协议,这个协议更像是一份咨询服务合同,中国移动也有自己的5G规划和技术团队,其实这个协议的目的应该就是博采众长,形成比较优化的规划方案。毕竟中国的运营商建立的5G网络采用独立组网模式,属于风险较大的一类,不像美国、韩国等已经开启商用的是非独立组网的“无线宽带”模式,投资少、风险小。所以中国三大运营商和诺基亚、爱立信的合作除了一些软硬件采购外,更多的是规划方面的。而这个方面谁又能说华为和中兴没有参与呢?只是它们没有披露而已。
世界上任何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都需要进行招标,我们的国企管理更加如此,招标是一个必经的过程,招标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能够获得多家供应商参与,避免被一家供应商垄断,在中国三大运营商的招标中通常是多家供应商中标的,国际上的大项目也是如此。当前,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项目建设还处于试验阶段,明年将进入试商用建设阶段,所以说中国的5G项目顶多处于竞标前期阶段,因而谈不上中国三大运营商5G网络用了诺基亚,没有用华为的说法。届时招标过后就会看到多家供应商会进入供应商清单,可以想象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都将是清单的成员,至于具体设备的额度分配就没有那么公开透明了
很多人奇怪三大运营商为什么没有和华为合作,其实只是华为虽没有宣称在国内获得了哪个具体5G项目(当然试验项目有很多),但是它已经获得了中国移动香港公司的5G建设项目,这是确定的。另外,2018年11月20日华为于伦敦宣布:已经获得了全世界22个5G商业合同(集中于欧洲、中东、中国),并已有超过一万个5G基站的出货,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也是华为被禁后的一次爆发。同时华为说还与全球154家运营商中的50多家进行着5G试商用(5G试验),如果将22加上50正好是154的50%,虽然不能说华为能够全部拿下这后面50个项目,但至少会有希望拿到很高的市场份额,而且这是全世界的。

而且最近又有和葡萄牙合作,所以目前已经有23个5G的合同啦!
关于很多人说的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不和华为合作,其实并不是这样的,而是采用了多元化的发展方向,而且之后中兴和华为必然会参入到其中的,毕竟关于5G不是一家就够了,反观国外的5G建设也是如此,很多国家,包括现在华为合作的对象,也有很多现在也在和诺基亚合作,所以总体来说的话,事情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
而关于和高通的合作,这其实也是必然的,毕竟华为是做处理器的,关于基带方面方面以及万物互联方面,最后其实还是要和三大运行商合作的,但是供货这个词用在这里不是很恰当。
回答完毕
这完全不是楼主写的那样,国内三大运营商不可能只选诺基亚一家,当然也不可能只选华为一家,是有比例的,理由主要有三点,

一、国家不允许,三大运营商是国企,采购是必须招标的,不可能只选一家,只招一家还招什么标。

二、三大运营商都只能选华为,意味着华为垄断,三大运营商都要看华为的脸吃饭,怎么可能,一般供货商靠甲方吃饭的,现在反过来。

三、互惠互利,这个互惠互利是国际性的,大家相互做生意,换取国内华为,中兴等通信供货商的国际市场,你都不让人家进来,人家也可以不让你进去,当然美国等几个国家除外。
在这顺便说一下,华为以前并不强,为什么能做大,这儿指的是通信设备供货这块,售后服务确实不错,随叫随到,没有推辞,加班加点,不用怎么 *** 心。华为拼的是售后服务这块。

为什么?因为这是一个彻头彻尾的伪命题问题,就是想通过不存在的虚假事实来捧高通5G技术先进。事实呢?高通今年在中国的5G一败涂地:
众所周知,高通是一家 科技 公司,主要以通信专利、基带、移动处理器为业务,其主要产品就是手机处理器,业内俗称买处理器送基带。而电信运营商主要是以建设通信网络与服务通信用户为主,其上游需要的合作伙伴主要是能为其搭建通信网络的,主要有华为、中兴、大唐、诺基亚、爱立信等企业,4G如此,5G也是如此。一句话总结,高通主要合作伙伴是手机企业,而三大运营商合作伙伴主要是建设基站的公司。因此,中国移动、联通、电信不可能选择高通作为5G供应商,高通没这个业务也没这个技术。

根据中国移动公布的2019年年初5G组网建设文件,可以发现移动的5G设备主要是来源华为、中兴、爱立信、诺基亚与大唐,其中华为有250个,大约占了总数40左右,是5G建设的大户。

除了5G基站,在5G测试设备上,华为也是最大的受益者。9月的中国移动招标显示,移动采购了25万台的华为5G终端,一个是5个CPE Pro,一个是华为Mate20 X 5G版。此前,移动也采购了一些OPPO、vivo、小米的5G手机,主要也是用于测试,这些机型中是真有高通的X50基带,但并不是与高通直接合作。
什么叫端到端,简单说就是能建设5G信号的发出机器,也能建设5G信号的接受机器。在5G从基站到手机方面,华为是目前唯一一个能提供完整方案的。如5G基站方面,华为自研了天罡5G基站芯片,手机方面华为自研了巴龙5000 5G芯片,以及最近的麒麟990 5G芯片,其中巴龙5000 5G芯片就是那款用在Mate20X 5G版上面的芯片,不仅是第一款支持NSA+SA双模的芯片,还是唯一一款支持毫米波的芯片。至于麒麟990 5G,刚刚发布的Mate30系列5G版也会使用,是全球首款SOC集成5G基带。

所以可以简单总结下,题主的这个问题就是一个“假问题",国内三大运营商的5G建设跟高通没啥关系,有关系的则是高通的5G基带在手机上的运用,可惜X55基带还在PPT中。至于运营商5G供应商,这几年全球都是华为、爱立信、诺基亚前三,其他的也不用多说了。

这个问题就尼玛找骂的,你觉得哪个皇帝会一直把大权放在某一个丞相或者某位阁老身上?平衡不要了吗?还有,运营商5g配件供应的名单你知道吗?不知道别尼玛瞎比比!!!思科爱立信诺基亚倒是有,高通真没听过中标。也许我孤陋寡闻了。你不就是想说运营商太辣鸡,不支持国产,或者华为太垃圾,运营商都不要?这两个目的达到其中之一,你都算成功了!前段时间的那份网友学历水平我觉得差不多,大多数本科都达不到,不要说本科,我现在觉得初中都够呛。毕竟鱼龙混杂,内部势力交错黑,完了还有美狗掺杂其中。

应邀回答本行业问题。

高通不生产任何通信设备,三大运营商的5G供货商不可能包含高通。

可以给国内的三大运营商提供基站、核心网等设备的基本也就是上边的五家通信制造业的设备生产商有可能,而高通绝对没有通信设备生产,不知道这个5G供货商从何而来?
高通的5G基带芯片将会被国内很多手机厂家采购,而高通的射频模组也将同时推出,必然需要和国内三大运营商之间进行合作测试,以便于后期的入网。这些合作主要是集中于未来的5G手机之中。
由于目前5GNR标准还没有制定完成,后续的涉及到物联网的URLLC(超高可靠低时延)以及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的标准要在2020年才能出台。不过以高通目前在物联网领域的地位,预计在未来的5G时代,高通依然很大概率可能成为三大运营商的物联网模组的提供商。
按照惯例,中国三大运营商的5G相关基站、核心网等设备依然会集中于华为、中兴、信科、诺基亚、爱立信这五家之中,并且由于信科重新回到基站核心网的提供商队伍,预计中国国内提供份额将会占比在70%左右。也就是说主要的三大运营商的5G设备提供商将会是国内厂家为主。

如果三大营运商都选择高通,没有华为的份,那美国为什么要动用国家力量,一家打压华为不够,还要拉帮结伙打压华为?

如果高通好,为什么华为设备在全球卖的这么火,市场占有率这么高,难道别人都是傻子?

你说的三大营运商都选择高通,意思是没有华为的份,是伪命题,是胡说八道。

只有一种解释,你是汉奸,你是走狗,你是高通,你是苹果,你是美国代言人。
这个问题有些高深,我的言论也就是自己的想法,勿喷!

首先纠正一下,这里的5G供货商是指高通的X50芯片,而大家所认为的供货商是指设备商(华为、中兴、诺基亚、爱立信等)

为什么三大运营商会选择X50芯片呢,我认为:
不能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我相信华为、中兴等还是有机会的,让我们拭目以待!

毕竟目前三大运营商和华为还是有合作的!
“网络极客”,全新视角、全新思路,伴你遨游神奇的网络世界。

具体的事由还得从5G芯片的专利投票事件说起,华为因为一票之差落选。
当时也正因为投票门事件,导致国内某家企业千夫所指;

好吧,看看三家运营商和高通合作的是那些方面,高通每年能从中国赚取多少好处?

目前,全球5G专利共计5124项。

简单点说,以后每制造一部5G手机,将要给高通公司提供5%份额的专利费;

初步推算,高通公司每年从中国拿走的专利费在500亿左右。
本次华为在5G专利投票中的失利,您怎么看?
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喜欢的点点关注。
因为高通最牛逼

芯片巨头高通公司是全球3G、4G与5G技术研发的领先企业

创始人艾文·雅各布斯博士(Dr Irwin Mark Jacobs)麻省任教13年,搞卫星通信技术咨询17年,然后1985年创立了高通。

从1989年高通(高质量通信)开始推广CDMA,CDMA在1993年成为行业标准 到 2016年世界移动通信大会宣布推出5G,展示了高效实现每秒数千兆比特数据速率和低时延的创新5G设计,一直被追赶,从未被超越。

行业标杆不仅仅是3G 4G 5G调制解调器通信技术

高通的CPU基本都是自主或半自主架构(华为海思CPU是arm架构),从Scorpion到Krait再到Kyro内核(骁龙835/845)接近3g的主频,和10纳米的工艺引领业内(骁龙855将到达7纳米工艺)。

高通的GPU Adreno GPU 从骁龙820/821的Adreno 530到845的Adreno 630 已经是业内最高性能 。

高通的AI第三代 Qualcomm® Hexagon™ 685 DSP 支持成熟的终端人工智能处理,打造更丰富的摄像头、语音、扩展现实和 游戏 体验。

高通还可实现一系列前瞻功能,如AR、VR、MR(混合现实)、XR(沉浸式扩展现实)。
参考我的文章>

物联网软件开发推荐:华盛恒辉科技有限公司。

物联网软件开发是指利用传感器、通信网络模组、软件、控制系统等将设备和网络云端进行连接和互动的模式。

在借助互联网和通信网络的基础上,能够把日常用品、设施、设备、车辆和其他智能设备互相连通。物联网是通过某个物件连接网络,通过信息化,能够将实际性物品进行有效性的转换。

作用

1、降低硬件成本

众所周知,硬件成本是每个工业行业多年存在的问题。物联网开发技术的出现简便了企业对传感器和各种硬件设备的需求,从而缓解硬件成本,人工成本,间接促成工业实施成本整体降低,甚至完全替代人工。

2、高性价比分析工具

分析工具对于工厂很重要,目前多数的企业选择传感器制造商提供软件分析工具,无论收费形式,还是免费试用,都可以通过这些工具看到。

物联网就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照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通俗地讲,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它包含两层含义:
第一,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
第二,物联网的用户端不仅包括人,还包括物品,物联网实现了人与物品及物品之间信息的交换和通信。
物联网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度集成和综合运用,具有渗透性强、带动作用大、综合效益好的特点,是继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网之后信息产业发展的又一推动者。

工业物联网越来越火 看看通用电气在做啥

所谓智慧制造、智慧机器,在硬体技术上如感测器等领域,其实都已经发展相当完备,目前最核心的关键,正如通用所关注的,是“软”的整合与服务方面,以 ServiceMax 来说,其物联网云端平台可接收物联网上各装置内建感测器的资讯,让使用单位或是维修公司了解哪个零件何时将要故障,据此排定检修更换时间,可大量提升维修效率,节省时间与成本,并且提高装置的可靠率。

现在物联网应用越来越普遍,在生活中很多见,电子标签应该也属于物联网技术应用吧。

RFID射频识别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讯号自动识别目标物件并获取相关资料,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
目前RFID技术在广州服装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收到服装企业主的重视,通过RFID技术提供供应链管理的透明度,提高库存转转率,减少缺货损失,提升门店的消费体验 通过RFID技术基本上为服装行业带来四大类的利益:
快--物流效率快,货品交接点数快。
准--在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对服装的流通资料采集准确。
防--通过嵌入理德RFID晶片到服装内部,实现防窜货和防伪功效。
服务--通过理德服装RFID智慧商店,提高消费者体验,通过互动,更多商品的展示,快速响应消费者需求来提高服务水平。

头不动 眼不眨 看看小猫在做啥 左看看 右看看

歌名:《小花猫》小花猫喵喵喵,饿著肚子咕咕叫,左瞧瞧右看看,地上小鱼快吃掉。小花猫,跳跳跳,磨磨爪子喵喵叫。左扑扑右跳跳,发现老鼠别放掉。

谁来守卫工业物联网安全

根据物联网自身的特点,物联网除了面对行动通讯网路的传统网路安全问题之外,还存在着一些与已有行动网路安全不同的特殊安全问题。这是由于物联网是由大量的机器构成,缺少人对装置的有效监控,并且数量庞大,装置丛集等相关特点造成的,这些特殊的安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物联网机器/感知节点的本地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的应用可以取代人来完成一些复杂、危险和机械的工作。所以物联网机器/感知节点多数部署在无人监控的场景中。那么攻击者就可以轻易地接触到这些装置,从而对他们造成破坏,甚至通过本地 *** 作更换机器的软硬体。
感知网路的传输与资讯保安问题。感知节点通常情况下功能简单(如自动温度计)、携带能量少(使用电池),使得它们无法拥有复杂的安全保护能力,而感知网路多种多样,从温度测量到水文监控,从道路导航到自动控制,它们的资料传输和讯息也没有特定的标准,所以没法提供统一的安全保护体系。
核心网路的传输与资讯保安问题。核心网路具有相对完整的安全保护能力,但是由于物联网中节点数量庞大,且以丛集方式存在,因此会导致在资料传播时,由于大量机器的资料传送使网路拥塞,产生拒绝服务攻击。此外,现有通讯网路的安全架构都是从人通讯的角度设计的,并不适用于机器的通讯。使用现有安全机制会割裂物联网机器间的逻辑关系。

看看物联网(IoT)如何让电网更加智慧

智慧电网与能源参考设计
用于塑壳断路器 (MCCB) 的低功耗、低噪声模拟前端设计
高压 12V-400VDC 电流感测参考设计
用于 G3-PLC 电力线通讯的模组上系统(CENELEC 频段)
我这周在浏览物联网 (IoT) 时,想仔细看看IoT将如何使电网更加智慧(反之亦然),在整个基础设施和住宅内提供更多的资讯,实现更佳的互联互通。通过IoT,使用者、制造商和公共事业服务供应方将揭示一种全新的方法来管理装置,并最终节省资源和开销。让我们看一看世界上的智慧电表将智慧电网与你的住宅连线在一起的实现方式。
在全球都在关注能源管理和节能的当下,IoT将把智慧电网的连线优势扩充套件到公共事业供应方所完成的配电、自动化和监视之外。住宅和楼宇内,管理系统的使用将帮助使用者监视他们自己的用量并调整使用习惯。这些系统将最终通过在非高峰用电时间执行来自动调节,并且连线至感测器来监视使用者数、光照条件以及更多引数。但是,这一切都源自一个更加智慧和互连程度更高的电网。
智慧电网使IoT成为现实的第一个关键步骤是大量采用智慧仪表。目前已经连线了数百万个仪表,并且互连电网的势头仍在增长。然而,要发挥其最大潜能,智慧电网的第一步是从机械电表向智慧电子仪表的转变,其目的是建立仪表和公共事业供应方的双向通讯。
美国的智慧电子仪表的采用率接近50%,目前现场已经安装了数百万个电表,与电网互连并定期通讯。从本质上说,电表正在将它们的功能从电能计量装置扩充套件成为双向通讯系统。
现代的电子仪表必须符合特定的标准才能在智慧电网和IoT中发挥如此关键的作用。首先,仪表需要在住所和楼宇中将能耗资讯报告给公共事业单位。在美国,合适的解决方案是低功耗RF (LPRF) 通讯,使用的是Sub-1 GHz网状网路。然而,根据国别和电网属性的不同,无线解决方案也许不是最佳选择,比如说在西班牙或法国等使用有线窄带正交频分复用 (OFDM) 电力线通讯 (PLC) 的国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互联互通解决方案。使IoT成为现实需要更大量的产品组合,能够支援从有线到无线,而有时需要将二者结合起来。
第二,仪表需要通过住宅内显示器或闸道器将有用的能耗资讯传送到屋内。这些资讯使得使用者相应地调整用电习惯并降低这方面的开销。在美国,ZigBee标准与智慧能源应用系统组合使用。其他像英国或日本等国,正在评估Sub-1 GHz RF或PLC解决方案,以实现更大的覆盖范围,或者混合RF和PLC的组合实现。所以,本质上说,电表正在成为智慧感测器,用于在住宅和楼宇内外进行双向通讯的IoT,以网状网路的方式互连,同时将基本能量资料报告给公共事业单位。
此外,智慧仪表需要支援诸如动态定价、需求响应、远端连线和断开、网路安全、无线下载和安装后升级等高阶功能,这样的话,公共事业供应方也就没有必要为每个仪表都派遣一名技师了。
如你所见,智慧电网在支援IoT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但这只是开始。将楼宇和住宅中的装置连线在一起是发挥智慧电网全部优势的下一件要做的事,而很多创新型解决方案和便利化应用已经向用户提供。专用家庭能源闸道器、智慧应用中心或能量管理系统将使使用者更快地感受到互连电网和IoT所带来的益处。
如需了解更多资讯,立即检视智慧电源与电网解决方案
智慧电网与能源参考设计
用于塑壳断路器 (MCCB) 的低功耗、低噪声模拟前端设计
高压 12V-400VDC 电流感测参考设计
用于 G3-PLC 电力线通讯的模组上系统(CENELEC 频段)
以上由物联传媒转载,如有侵权联络删除

通用电气6q管理

通用电气(GE)的电子商务战略
1GE概述
通用电气公司(GE)是一家多元化经营的全球性企业集团,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78年托马斯 A爱迪生建立的爱迪生电气照明公司。1892年,爱迪生通用电气公司和汤姆森-休斯顿电气公司合并,创立通用电气公司。一百多年来,通用电气公司秉承以科技带来美好生活的理念,始终保持科技创新,保持全球领先的技术优势。目前,通用电气公司拥有24414项专利,累计居全球第一。
GE集技术、制造和服务业为一体,致力于在其所经营的每个行业取得全球领先地位。GE在2004年1月,将原有下属的13个工业集团重组为目前的11个业务集团:能源集团、高新材料集团、消费者金融服务集团、商务融资集团、医疗健康集团、消费与工业产品集团、基础设施集团、全国广播公司、运输集团、装置服务集团、保险集团。若单独排名,至少有9个业务集团可名列全球500家最大公司。GE在世界各地160个国家开展业务,其中包括在26个国家运作的270家生产厂,全球拥有员工30多万人。GE的境外收入逐年上升,1999年该公司在美国以外地区取得的收入占其1070多亿美元总收入的41%,达439亿美元。2003年销售收入达到了1342亿美元。GE在中国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它的11个业务集团都己在中国开展业务,建立了20家办事处和近30家合资或独资企业,总投资超过15亿美元。GE仍是世界上仅有的七家3-A级工业公司之一。连续六年被《金融时报》获得“全球最受尊敬的公司”称号。
2GE的电子商务战略
从一个传统型的产业公司转变为新的电子商务企业已经被GE列为公司发展的重点。1999年,GE在其原先的六个西格玛质量、全球化和服务三个战略的基础上,又将电子商务正式列为公司业务增长的又一个发展战略。电子商务实施的头一年就为公司获得了10亿美元的网上营业收入。这使得GE这家百年辉煌的公司在新世纪保持持续高速发展的动力。这一变化在整个西方企业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GE希望通过推广电子商务,为这家一个世纪以来一直处于领导地位的公司找到并建立未来的业务发展模式。在2000年,GE公司的电子商务战略方向有三方面的内容:保证每一家GE企业集团有一个客户网路中心,以提供最高质量的线上服务、销售和支援;将内部采购和供应商资源转移到网上,以充分发挥高效率和低成本的优势;不断开发新技术和服务,以增加线上销售。
实际上,一向以科技领先的GE并不是电子商务的后来者,其下属的资讯服务集团在电子资料交换(EDI)、网际网路基础上的虚拟贸易环境等领域,一直处于全球领先的地位。近年来,GE的金融、塑料、医疗器械、飞机发动机、动力系统等部门都根据自己的业务,通过网际网路进行了网上销售、客户服务、资讯释出、远端装置监控与维护以及员工招聘、内部管理等活动,其中GE集团的一个销售网站Polymerland,在2000年一周的交易量就达到500万美元,2001年实现了15至20亿美元。
GE之所以将电子商务战略提高到决定企业发展的重要高度,其原因是GE的高层充分预见到网际网路络的发展将给所有经济实体带来的影响。网际网路的发展使企业与客户、企业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等一切关系变得透明,知识就是力量成为过去。因为所有的人都可以轻易地同时获得大量的资讯,企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将必然受到冲击,包括中间商解体、集合竞争、虚拟商业社群、对客户的完全渗透、动态价格、针对性产品、协同市场、伙伴服务等已经初步显现的企业经营模式的变化。
GE推崇电子商务,正是为了及时把握和参与这些变化,通过在销售方(客户)、购买方(供应商)、投资业务以及内部程式等方面的变化,继续在“更快、更好地使客户满意”方面保持领先,从而保持企业发展的活力,巩固其领先地位,这也是GE视变革为机遇的企业精神的又一个切实的体现。
GE迄今为止仍是全球最优秀的公司,它正以最大的热情推动电子商务的革命。这不仅决定了这个百年巨人未来的命运,也必将产生全球性的深远影响。
美国最著名的网际网路和资讯科技杂志《因特网周刊》,首次对美国各大公司做了主题为“因特网周刊100强”的调查,选出了在10个主要工业领域里最领先的电子商务企业,GE被评为2000年“本年度电子商务企业”。
3GE的电子采购系统
GE积极推进向电子商务企业的战略转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效益。下面仅以GE下属的照明工程集团(注:该集团业务在2004年1月后合并入GE能源集团)采用了基于网际网路的电子采购系统后的情况为例:
GE的原材料成本在1982-1992年间增长了16%,而同期的价格却保持了不变甚至开始下降。为了抵消由于成本上涨带来的不利因素,GE全力以赴改进其采购方式,经过对采购过程的分析发现采购方式缺乏效率,中间交易过程过多。因为订单、收据和发货单上的资料不符,1/4以上的发货单需要重新填写。
GE照明工程集团过去每天需对许多低价机械零件向公司采购部发出询价申请。采购部每天都要向合作伙伴传送成百上千的询价单以获得最低的原材料价格。以往的手工采购程式是:对于每一笔询价申请,采购部都要对每一份询价申请附上设计图;设计图要从公司技术资料档案中检索出来,拿到影印室影印,摺叠后与询价申请一同装入信封寄出。该过程需要7天才能够完成并且非常复杂和浪费时间。由于程式繁琐、时间紧迫,公司采购部每次通常只将招标档案寄给两三家供货商。
自1996年GE启动了第一个网上线上采购系统(TPN Post)后,采购过程变得简单快捷了。如今GE照明工程集团电子采购的做法是: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向采购部发出电子询价申请,采购部通过网际网路向全球供货商发出招标档案。该系统可自动检索出准确的设计图纸,并自动将正确的图表和附件附在电子询价单上。在采购部开始处理该采购过程的两个小时内,全球的供货商们就能以电子邮件、传真或EDI方式收到了询价单,有7天时间进行竞标准备并将标书通过网际网路传回,GE收到标书的当天就可完成评标工作,并最终选定中标人。
照明工程集团实施线上采购系统(TPN)后,获得了一系列的好处:线上采购系统使公司中60%负责采购的人员获得了解放并被重新安排了工作。采购部从大量的纸面、影印和邮寄工作中解脱出来,每月至少能够腾出6至8天的额外时间集中研究发展战略问题。由于能够线上与范围更广的供应商联络,采购中人工成本节省了30%,原材料成本也下降了5%至20%。过去通常需要18至23天来确认供货商、准备投标请求、与供货商谈判价格并签署合同等事宜,现在只需要9至11天。交易过程自始至终通过电子方式进行 *** 作,收据与采购定单自动相一致,反映出整个过程发生的全部变动情况。世界各地的采购部门就最好的供货商的情况互相交流资讯。1997年2月,GE照明工程集团通过网际网路发现了7个新的供货商,其中一家的报价甚至比另一家的报价低20%。GE估计,仅全面转变采购方式一项每年就可以为公司节省5至7亿美元。

通用电气在上海所有的公司及其地址

GEHC江娱德通用电气医疗系统贸易发展(上海)有限公司(TD)地址:
上海市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1101室
邮政编码:200336
电话:(8621)52574640-64000
传真:(8621)52080002
GEHC通用电气亚洲超声部地址:
上海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1105--1108室
邮政编码: 200336
电话:(8621)52574640-64136
传真:(8621)52080582
GEHC通用电气上海外高桥物流部及仓库地址:
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冰克路777号上外四号库二楼
邮政编码:200131
电话:(8621)58692900
传真:(8621)58692911
GEHC通用电气上海国贸办事处地址:
上海市延安西路2200号 上海国际贸易中心2701室
邮政编码:200336
电话:(8621)52574530
传真:(8621)62191584
GEHC通用电气上海万都办事处地址:
上海兴义路8号万都中心24层
邮政编码: 200137
电话:(021)52574650
传真:(021)52082008 52082012
通用电气(中国)研究开发中心有限公司
地址:张江高科技园区蔡伦路1800号
电话:50504666
通用电气工业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 冰克路777号
电话: 58692900
通用电气照明有限公司
地址: 嘉定区南翔镇真南路4727号
电话: 59127777
通用电气(中国)照明技术中心
地址: 嘉定区南翔镇大桥头西
电话: 69179474
通用电气有机矽(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 松江区松江镇工业区松胜路218号
电话: 57747366
GE-东芝有机矽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 上海市外高桥保税区爱都路56号
电话: 021-50460460
通用电气药业(上海)有限公司
地址:中国上海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牛顿路1 号
电话:+86 21 38954500
还有一些GE只列了电话号码的,就只能列电话给你了:
GE中国
(021) 6288-1088
GE中国 新闻中心
(021) 6288-1088
中国技术中心
(021) 5050-4666
GE基础设施集团
水处理
(021) 3222-4747
GE工业集团
Fanuc自动化
(021) 3222-4555
GE工业集团
(021) 2401-3333
感测与测量
(021) 3222-4555
家电
(021) 2401-3333
检测科技
(021) 3414-4620
照明
(021) 2401-3333
NBC环球
CNBC
(021) 6288-1088

物联网可以应用在什么方面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

在物联网时代,车载装置会及时提醒司机减速换道行驶;老人如遇意外跌倒、生病或异常状态都可以通过远端网路,传递给社群或子女;智慧化楼宇中的感测器检测到主人离开后,能自动通知控制器关闭水电气和门窗,并对住宅内的安全情况进行监控,实时向主人的手机发送异常情况报告。
你也可以去物联商业网上看下相关内容

现在通用电气总裁是谁

杰夫·伊梅尔特(Jeffrey R Immelt)是通用电气(GE)公司现任董事长兼执行长。

如何用物联网资料来构建工业智慧

得益于物联网和工业40的兴起,最近几年,不少企业已经通过物联网的手段,建立起了资料采集,监控和展示的平台。对于资料的深层次应用,例如利用最新的机器学习演算法,对资料进行智慧化提升,则是目前工业使用者进行数字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从现在的趋势来看,人工智慧的热点领域都集中在语言、影象互动类, 或者商业应用类。对于工业领域,基于物联网获取的流式资料,如何通过人工智慧来实现效率提升?在使用这些资料的过程中,如何避免踩坑,顺利进行方案的部署?这是工业界需要解决的问题。为此,本期硬创公开课,雷锋网邀请了觉云科技CEO常伟来为大家讲解如何用物联网资料来构建工业智慧。详情可以咨询统一通讯官网网站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dianzi/1039709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08
下一篇 2023-05-0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